【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结构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未来大规模电动汽车应用需求,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技术需要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电池电极材料由于中间相固体电解质SEI的膜形成导致首次循环过程中大量的活性锂的损失,正是源于正极材料中活性锂的不可逆损失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首次效率,同时也永久地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可用能量。因此,如果能额外在负极材料中补偿正极材料首次充电过程中损耗的活性锂,就能大幅度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迄今为止,负极补锂技术是现有补锂工艺中产业化速度最快、技术成熟度最高,主要是在负极材料中添加金属锂粉和压锂带的方式补锂。例如申请号为CN201210237240的专利采用特殊处理的金属锂粉吸附在极片上,然后进过冷压等后续工艺使金属锂直接与电极材料反应的方式补锂。但金属锂粉补锂工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高精度的设备、补锂量监测困难、悬浮在空气中锂粉可能会引起爆炸等风险。CN201610015441专利公开了一种负极极片补锂方法及系统,该专利技术将昂贵的超薄金属锂带在正负极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和富含锂离子的电解液;所述电芯由隔膜(4)、负极极片(5)和正极极片(6)按照隔膜(4)、负极极片(5)、隔膜(4)、正极极片(6)的顺序卷绕形成;所述富含锂离子的电解液注入到电芯中;/n所述负极极片(5)由集流体、集流体上涂覆有活性物质的涂覆区(1)、未涂覆活性物质的集流体留白区(2)和尾部补锂区(3)构成;/n所述正极极片(6)由集流体和涂覆于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组成;/n所述尾部补锂区(3)为负极极片(5)中集流体留白区(2)与含锂材料的结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和富含锂离子的电解液;所述电芯由隔膜(4)、负极极片(5)和正极极片(6)按照隔膜(4)、负极极片(5)、隔膜(4)、正极极片(6)的顺序卷绕形成;所述富含锂离子的电解液注入到电芯中;
所述负极极片(5)由集流体、集流体上涂覆有活性物质的涂覆区(1)、未涂覆活性物质的集流体留白区(2)和尾部补锂区(3)构成;
所述正极极片(6)由集流体和涂覆于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组成;
所述尾部补锂区(3)为负极极片(5)中集流体留白区(2)与含锂材料的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5)在集流体尾部的正面设有集流体留白区(2),反面不含集流体留白区(2);所述负极极片(5)中集流体留白区(2)、尾部补锂区(3)和涂覆区(1)在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田,马福元,赵宇,成城,熊兴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