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187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锂电池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其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正极配方包括:三元正极材料、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负极配方包括:负极材料和负极导电剂;负极材料为无定形碳包覆石墨所形成的核壳结构颗粒,其制备方法为:将有机碳源溶于溶剂中,配置为有机碳溶液,向有机碳溶液中加入石墨细粉并分散均匀,得到石墨分散液,对石墨分散液进行低温焦化,得到预溶胶,向预溶胶中加入生物质载体,浸渍吸附至生物质载体饱和,随后过滤出生物质载体依次进行二次热焦化和烧结固化,即得到粉料状的负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池的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优异,且具备耐高低温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设计锂电池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电动汽车是主要方向之一。而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中,锂离子电池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市面上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负极,其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如申请号为201210092946.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将石墨碳材料置于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获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锂离子电池。所获得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电解液具有良好的浸润性。由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得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浸润性也得到相应的改善。从而保证在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压实密度更高的条件下负极对电解液的浸润程度,达到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碳材料的单位体积填充量,并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目的。现有技术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负极存在负极材料容量低、压实密度低、功率低的缺点,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n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n正极配方包括:/n三元正极材料、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n负极配方包括:/n负极材料和负极导电剂;/n负极材料为无定形碳包覆石墨所形成的核壳结构颗粒,其制备方法为:/n将有机碳源溶于溶剂中,配置为有机碳溶液,向有机碳溶液中加入石墨细粉并分散均匀,得到石墨分散液,对石墨分散液进行低温焦化,得到预溶胶,向预溶胶中加入生物质载体,浸渍吸附至生物质载体饱和,随后过滤出生物质载体依次进行二次热焦化和烧结固化,即得到粉料状的负极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
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
正极配方包括:
三元正极材料、碳纳米管和导电炭黑;
负极配方包括:
负极材料和负极导电剂;
负极材料为无定形碳包覆石墨所形成的核壳结构颗粒,其制备方法为:
将有机碳源溶于溶剂中,配置为有机碳溶液,向有机碳溶液中加入石墨细粉并分散均匀,得到石墨分散液,对石墨分散液进行低温焦化,得到预溶胶,向预溶胶中加入生物质载体,浸渍吸附至生物质载体饱和,随后过滤出生物质载体依次进行二次热焦化和烧结固化,即得到粉料状的负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
正极配方为:
90~98重量份的三元正极材料、0.1~4.0重量份的碳纳米管、1.0~3.0重量份的导电炭黑和1.0~3.0重量份的正极粘结剂;
负极配方为:
90~97重量份的负极材料、0.2~3.0重量份的负极导电剂和1.0~6.0重量份的负极粘结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
负极配方还包括:
硅碳复合溶胶3.0~5.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
硅碳复合溶胶的制备方法为:
a)将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甲苯按质量比(8~10):100:(0.1~0.2)混合,制得溶液A;将0.5~1.5mol/L的冰醋酸、无水乙醇与水按质量比(20~30):100:(6~8)进行混合,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华杜小红励铠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