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
技术介绍
在众多可选择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硅是最有可能取代商业化石墨负极的材料之一,其原因如下:(1)硅在许多的可选负极中有最高的理论质量比容量(4200mAh/g);(2)硅负极的放电平台在0.4V左右,这在保持正常的开路电压和避免不良镀锂上找到了平衡;(3)硅的储量充足(地壳含量位列第二),经济成本低,环保无毒。但是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合金相Li4.4Si等合金嵌合物在形成过程中会产生极为明显的体积膨胀(360%以上),并在锂的嵌入/脱除时形成巨大的应力,会造成以下后果:(1)在脱锂/嵌锂的循环中电极结构会随应力的作用逐渐粉碎,这也是合金化负极都会存在的问题;(2)在界面应力的作用下,活性材料从集流体上分裂而不再有效;(3)由于体积膨胀和内应力使得电机结构不断被破坏,不断有新的界面暴露在电解液总,这会使得固态电解质膜(SEI)重复经理生成-破坏-再形成的循环,电池当中的锂离子被不断地消耗。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n将明胶和水按质量比为1:10混合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6h,再用搅拌器以300r/min速率搅拌溶解10min,随后再依次加入明胶质量1%的细菌纤维素,明胶质量4%的壳聚糖,明胶质量0.3%的戊二醛,以及明胶质量10%的正硅酸乙酯,再于温度为55℃,搅拌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反应4h,得纺丝液,再将所得纺丝液纺成平均直径为0.4mm的纤维,得复合纤维;再将所得复合纤维于氮气气氛下,以0.8℃/min速率加热升温至1480℃,保温反应4h后,趁热取出,并用干冰以20℃/min速率降至室温,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将明胶和水按质量比为1:10混合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6h,再用搅拌器以300r/min速率搅拌溶解10min,随后再依次加入明胶质量1%的细菌纤维素,明胶质量4%的壳聚糖,明胶质量0.3%的戊二醛,以及明胶质量10%的正硅酸乙酯,再于温度为55℃,搅拌转速为400r/min条件下,加热搅拌反应4h,得纺丝液,再将所得纺丝液纺成平均直径为0.4mm的纤维,得复合纤维;再将所得复合纤维于氮气气氛下,以0.8℃/min速率加热升温至1480℃,保温反应4h后,趁热取出,并用干冰以20℃/min速率降至室温,出料,并于压力为0.3MPa条件下压制后,切成厚度为1mm的薄片;
按质量比为1:3将液态锂合金和步骤(1)所得物质混合加入反应器中,并向步骤(1)所得物质和液态锂合的混合物中加入液态锂合金质量0.1倍的快离子导体和液态锂合金质量0.1倍的改性四钛酸,于惰性气体保护状态下混合后,抽真空至600Pa,保压浸渍30min;
采用铜箔为集流体,先将PVDF溶液涂覆于集流体表面,控制涂覆量为5mg...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