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及具有该电缆线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0629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05
一种电缆线,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缆线包括从内向外排列的信号层、绝缘层、屏蔽层、绝缘外层及复数个导电弹性体,所述复数个导电弹性体以间隔方式套设于所述绝缘外层,所述复数个导电弹性体由加入金属粉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用于将所述电缆线卡持至电子装置内,并为电缆线接触于电子装置的金属接地。还提供一种具有所述电缆线的电子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线及具有该电缆线的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线及具有该电缆线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装置通常使用电缆线连接两个区域,如主电路板与副电路板,以进行信号传输。通常将电缆线组装到电子装置上时,都需考虑固定及杂讯抑制的问题,也即需同时考虑固定及接地的问题。传统的组装方式为在电缆线的外层套设金属件,并在电子装置壳体上设置固定结构加以固定,同时所述金属件为电缆线提供接地。但是,传统方式的金属件及固定结构需在电子装置的壳体上设置额外的空间,增加了额外的成本及不够简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缆线。一种电缆线,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缆线包括从内向外排列的信号层、绝缘层、屏蔽层、绝缘外层及复数个导电弹性体,所述复数个导电弹性体以间隔方式套设于所述绝缘外层,所述复数个导电弹性体由加入金属粉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用于将所述电缆线卡持至电子装置内,并为电缆线接触于电子装置的金属接地。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及上述的电缆线,所述壳体上开设一凹槽,所述电缆线通过所述导电弹性体固持于所述凹槽中。所述电缆线通过多个导电弹性体卡持至壳体的凹槽中,既实现方便固定所述电缆线的作用,还同时为电缆线提供接地,以抑制杂讯。所述多个导电弹性体的结构简单,无需在壳体中设置额外的固定装置,节约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电缆线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电缆线的另一角度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子装置100、200壳体10凹槽12电缆线20信号层21绝缘层22屏蔽层23绝缘外层24开孔242导电弹性体2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电性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电性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接触连接,例如,可以是导线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非接触式连接,例如,可以是非接触式耦合的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100,所述电子装置100可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等。所述电子装置100包括壳体10及电缆线20。所述电缆线20用于连接所述电子装置100的两个区域,如主电路板与副电路板,以进行信号传输。所述壳体10设置有一凹槽12,用于装设所述电缆线20。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可为金属材料。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所述电缆线20包括从内向外排列的信号层21、绝缘层22、屏蔽层23、绝缘外层24及导电弹性体25。所述信号层21用于传输信号。所述信号层21可为例如光纤等材料。所述绝缘层22包覆所述信号层21。所述屏蔽层23包覆所述绝缘层22,用于为所述信号层21提供屏蔽保护,可以为所述信号层21屏蔽外部杂讯。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23可为金属网。所述绝缘外层24包覆所述屏蔽层23。所述绝缘层22及所述绝缘外层24可为绝缘橡胶材料,所述绝缘层22用于隔离所述信号层21及屏蔽层23,所述绝缘外层24用于隔离所述屏蔽层23与外部环境。所述导电弹性体25套设于所述绝缘外层24。所述绝缘外层24上开设预定长度的开孔242,所述导电弹性体25填充至所述开孔242中,并且所述导电弹性体25的长度大于所述开孔242的纵向长度,以覆盖所述开孔242及开孔242周缘的绝缘外层24上。其中填充至所述开孔242中的导电弹性体25覆盖至所述屏蔽层2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弹性体25为加入金属粉的高分子材料,可为但不限于为导电橡胶,具有弹性及导电性。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弹性体25的长度可根据需要作不同的设计,所述电缆线2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导电弹性体25,根据电缆线20的长度及设计需要可分布不同数量及长度的导电弹性体2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所述电缆线20通过所述多个导电弹性体25卡入所述壳体10的凹槽12中,通过所述导电弹性体25的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抵持于所述凹槽12中,以将电缆线20固持于壳体10中。同时,所述多个导电弹性体25与壳体10的接触为所述电缆线20提供接地,可提供杂讯抑制的功效。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导电弹性体25以等距间隔方式套设于所述电缆线20的绝缘外层24。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导电弹性体25以不等距间隔方式套设于所述电缆线20的绝缘外层24。可以理解,所述多个导电弹性体25与壳体10的金属部分接触,或与金属材质的壳体10接触,从而为所述电缆线20提供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缆线20的绝缘外层24可由所述导电弹性体25取代,也即由所述导电弹性体25直接包覆所述屏蔽层23,并隔离所述屏蔽层23与外部环境。在制作所述电缆线20时,依次由内至外设置所述信号层21、绝缘层22、屏蔽层23及绝缘外层24。在所述电缆线20上制作所述导电弹性体25,可通过镭射剥皮制程在所述绝缘外层24上开设多个间隔的开孔242。然后,通过喷涂、灌胶、模内射出、UV固化、烘烤及冷却的制程在所述多个开孔242中及其周边加入所述含有金属粉的高分子材料,成型成所述多个导电弹性体25。所述电缆线20通过多个导电弹性体25卡持至壳体10的凹槽12中,既实现方便固定所述电缆线20的作用,还同时为电缆线20提供接地,以抑制杂讯。所述多个导电弹性体25的结构简单,无需在壳体10中设置额外的固定装置,节约生产成本。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内做其它变化等用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专利技术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线,应用于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包括从内向外排列的信号层、绝缘层、屏蔽层、绝缘外层及复数个导电弹性体,所述复数个导电弹性体以间隔方式套设于所述绝缘外层,所述复数个导电弹性体由加入金属粉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用于将所述电缆线卡持至电子装置内,并为电缆线接触于电子装置的金属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线,应用于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包括从内向外排列的信号层、绝缘层、屏蔽层、绝缘外层及复数个导电弹性体,所述复数个导电弹性体以间隔方式套设于所述绝缘外层,所述复数个导电弹性体由加入金属粉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用于将所述电缆线卡持至电子装置内,并为电缆线接触于电子装置的金属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导电弹性体以等距间隔方式套设于所述绝缘外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导电弹性体为导电橡胶材料,具有弹性及导电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层用于传输信号,所述信号层为光纤材料;所述绝缘层包覆所述信号层;所述屏蔽层包覆所述绝缘层,用于为所述信号层提供屏蔽保护,所述屏蔽层为金属网;所述绝缘外层包覆所述屏蔽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及所述绝缘外层为绝缘橡胶材料,所述绝缘层用于隔离所述信号层及屏蔽层,所述绝缘外层用于隔离所述屏蔽层与外部环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思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群迈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