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三维场景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电线路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架空输电线路三维场景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架空输电线路多位于人员稀少、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地方,容易受风雪、雷电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给输电线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在提高输电线路规划、施工、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国内,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系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各项研究工作又面临着新的挑战,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为输电线路的保障提供非常重要的支撑。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在提高电网运行的自动化水平、信息化水平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系统数据越来越丰富,对数据的表现方式和表现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为输电线路的设计、规划、项目决策、优化和分析等方面提供非常直观的参考,可为完善系统的技术方案提供非常有用的技术手段。由于虚拟现实技术把多种数据进行整合,可将复杂、专业的数据信息通过非常立体、直观和可交互的方式体现出来,有利于在输电线路的设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架空输电线路三维场景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获取架空输电线路三维建模所需数据;/n步骤2,进行数据预处理;/n步骤3,进行架空输电线路虚拟场景三维建模;/n步骤4,架空输电线路虚拟场景三维模型优化;/n步骤5,基于虚拟现实的架空输电线路三维场景集成;/n其中,所述步骤1,获取架空输电线路三维建模所需数据,具体包括:/n三维空间数据:通过空间数据资源获取建模对象的空间位置、形状轮廓、尺寸大小、比例等三维空间数据,所述空间数据资源包括架空输电线路CAD平面及立体规划图、建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的CAD平面图及立面图、航拍影像图、遥感影像图;/n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空输电线路三维场景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架空输电线路三维建模所需数据;
步骤2,进行数据预处理;
步骤3,进行架空输电线路虚拟场景三维建模;
步骤4,架空输电线路虚拟场景三维模型优化;
步骤5,基于虚拟现实的架空输电线路三维场景集成;
其中,所述步骤1,获取架空输电线路三维建模所需数据,具体包括:
三维空间数据:通过空间数据资源获取建模对象的空间位置、形状轮廓、尺寸大小、比例等三维空间数据,所述空间数据资源包括架空输电线路CAD平面及立体规划图、建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的CAD平面图及立面图、航拍影像图、遥感影像图;
地形数据:通过地形数据资源获取建模对象的等高线、DEM数据,所述地形数据资源包括地形数字测量图像;
纹理数据:通过纹理数据资源获取建模对象的纹理数据,所述纹理数据资源包括建模对象不同角度、不同立面的数码照片、以及园林景观、道路的实景照片;
属性数据:通过属性数据资源获取建模对象的属性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数据,所述属性数据资源包括文字介绍、语音介绍、图片展示、视频展示等与空间位置交互相关的多媒体类型的属性数据;
形态特征数据:通过形态特征数据资源获取建模对象的动态对象数据,所述形态特征数据资源包括实时采集的视频数据。
其中,所述步骤2,进行数据预处理,具体包括:
对三维空间数据使用地理信息软件进行数字化,分成不同的地理图层,便于场景图形的有效管理,所述地理图层包括道路、绿地、水系、水域、建筑、架空输电线路组件;
对地形数据需以数字化的方式录入地理信息软件,处理后生成DEM数字高程模型或等高线数据,便于三维地形建模;
对纹理数据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使纹理符合模型要求;
将属性数据分成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这四种多媒体种类,对每一种类文件中的不同后缀类型进行统一;
对形态特征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提取对象轮廓信息,识别对象形状,得到所述形态特征数据中的动态对象。
其中,所述步骤3,进行架空输电线路虚拟场景三维建模,具体包括:
步骤3-1,以三维空间数据作为建模基础,以建模对象照片作为外观参照,勾画建模对象的外部轮廓,形成建模对象外部轮廓线模型;
步骤3-2,构造三维模型,具体包括:
步骤3-2-1,基于所述建模对象外部轮廓线模型,根据所述轮廓线依序创建三维曲面,在保证建筑物外形的情况下建立优化的三维模型;
步骤3-2-2,对架空输电线路组件进行建模;
步骤3-3,在所述三维模型表面贴图,贴上对应的纹理,真实地再现物体的质地细节;
步骤3-4,对所述三维模型注入属性。
其中,所述步骤4,架空输电线路虚拟场景三维模型优化,具体包括:
步骤4-1,虚拟三维模型优化;
步骤4-1-1,去除冗余的几何面,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1-1,平面模型精简:默认初始化的平面模型,其段数属性为长度分段和宽度分段均为4;新建平面模型时,对其属性中截面段数进行设置,长、宽边上段数均设为1,将平面模型默认的4×4×2的32个三角面减少到2个面,从而去除冗余的30个三角面;
步骤4-1-1-2,圆柱体模型精简:默认初始化的圆柱体模型,其段数属性为高度分段为5、端面分段为1、边数为18;新建圆柱体模型时,对模型的属性中高度分段、截面分段、边数进行设置,高度分段设为1、端面分段设为1、边数设为12,总面数为48,从而去除冗余的16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宪,李茂华,王轶,金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