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强电离辐射环境下的智慧化阀门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动力装置及化工石油等系统使用阀门
,尤其涉及适用于强电离辐射环境下的智慧化阀门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程与科研项目中,阀门是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与反应堆运行及安全息息相关。在反应堆工况调整、事故对策时,多型阀门需配合动作,以保证反应堆安全。现阶段阀门存在智能化程度不高,功能较为单一,为解决动作性能检测与密封性能检测,现阶段主要通过定期试验的方式开展,这导致两个新问题出现:1试验检测仅能在定性角度上进行检测,不能完成预测,试验检测结果是在故障发生后才能检出;2阀门智能探测系统智慧控制试验检测过程中试验参数远大于使用情况,对于阀门这类长寿期需求的设备,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出现原本没有问题,试验后出现问题的情况。关于智慧阀门有很多技术:申请号为201721524105.2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智能阀门,包括主控模块、阀门模块、输电端和设备端,所述输电端和设备端通过主控模块连接,所述阀门模块与设备端连接;所述输电端包括AC-DC电源转换模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强电离辐射环境下的智慧化阀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门本体(1)、阀门智能探测子系统(2)、阀门智慧控制子系统(3)、阀门信息通讯及防辐射损伤子系统(4),所述阀门智能探测子系统(2)、阀门智慧控制子系统(3)、阀门信息通讯及防辐射损伤子系统(4)均集成于所述阀门本体(1)上,且均与总控系统连接;/n所述阀门智能探测子系统(2)固定设于所述阀门本体(1)的侧部,所述阀门智慧控制子系统(3)固定设于所述阀门智能探测子系统(2)的侧部,且所述阀门智慧控制子系统(3)通信连接所述阀门智能探测子系统(2);所述阀门信息通讯及防辐射损伤子系统(4)是一个防护罩体,把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强电离辐射环境下的智慧化阀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阀门本体(1)、阀门智能探测子系统(2)、阀门智慧控制子系统(3)、阀门信息通讯及防辐射损伤子系统(4),所述阀门智能探测子系统(2)、阀门智慧控制子系统(3)、阀门信息通讯及防辐射损伤子系统(4)均集成于所述阀门本体(1)上,且均与总控系统连接;
所述阀门智能探测子系统(2)固定设于所述阀门本体(1)的侧部,所述阀门智慧控制子系统(3)固定设于所述阀门智能探测子系统(2)的侧部,且所述阀门智慧控制子系统(3)通信连接所述阀门智能探测子系统(2);所述阀门信息通讯及防辐射损伤子系统(4)是一个防护罩体,把所述阀门智能探测子系统(2)、阀门智慧控制子系统(3)套设于其内;所述阀门智能探测子系统(2)、阀门智慧控制子系统(3)、和所述阀门信息通讯及防辐射损伤子系统(4)的接线部位均浸泡于绝缘油中;
当总控系统通过所述阀门信息通讯及防辐射损伤子系统(4)向所述阀门智慧控制子系统(3)发送阀门监测命令或者阀门使用达到规定时间时,所述阀门智慧控制子系统(3)控制所述阀门智能探测子系统(2)智慧控制对阀门进行检测,并通过参数对比的方式,即可获得阀门是否正常的状态,自动决断采取相应动作策略,并通过所述阀门信息通讯及防辐射损伤子系统(4)自动反馈给总控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强电离辐射环境下的智慧化阀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智能探测子系统(2)包括探测数据集成模块(20)、应变片(21)、声波发射接收模块(22)、电信号发射接收模块(23),所述探测数据集成模块(20)固定设于所述阀门本体(1)的侧部;所述应变片(21)、声波发射接收模块(22)、电信号发射接收模块(23)设于所述阀门本体(1)下部的阀体上;
所述应变片(21)设于所述阀体的中部,所述声波发射接收模块(22)、电信号发射接收模块(23)设于所述阀体的下部;
所述应变片(21)、声波发射接收模块(22)的检测数据通过电信号发射接收模块(23)传送至探测数据集成模块(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强电离辐射环境下的智慧化阀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片(21)接收与声波发射接收模块(22)并行检测,并进行电信号发射接收模块(23)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强电离辐射环境下的智慧化阀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信息通讯及防辐射损伤子系统(4)包括信息通讯接口(40)、穿线孔及排气孔(41)和绝缘油箱(42),所述阀门智慧控制子系统(3)通过信息通讯接口(40)连接总控系统;
所述穿线孔及排气孔(41)设于所述阀门信息通讯及防辐射损伤子系统(4)的上部,包括穿线孔、排气孔,所述穿线孔用于设置所述阀门智慧控制子系统(3)的通信线,所述排气孔用于往绝缘油箱(42)中加入绝缘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强电离辐射环境下的智慧化阀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智慧控制子系统(3)包括依次连接的信息采集模块(30)、决断模块(31)及控制模块(32);
所述采集模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湛力,聂常华,吴小飞,邢立淼,吴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