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调节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173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电动调节阀结构,包括壳体、调节轴、旋转驱动组件、底座、插装阀及限位顶杆,调节轴与壳体之间构成第一腔室,底座内设有第二腔室,第二腔室的侧壁设有第一进油孔,壳体内设有串通油路,串通油路连通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限位顶杆与调节轴之间构成第三腔室,第三腔室的侧壁设有第二进油孔,第二进油孔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限位顶杆的下端穿过第二腔室并插设于插装阀内,限位顶杆控制插装阀的阀门的最大开度,第一形状与第二形状配合能限制限位顶杆只能作直线移动而不能进行转动。通过串通油路外部循环实现插装阀控制腔的上下结构液压平衡,防止造成部分零部件干磨损坏,从而达到减少调节阻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动调节阀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阀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动调节阀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压铸机、注塑机行业中,插装阀开度限位调节结构包括手动调节和电动调节,手动调节的主要结构为:手轮与调节顶杆连接,调节顶杆与插装阀盖螺纹连接,调节顶杆一端插入阀芯控制腔,通过手动转动手轮带动调节顶杆前进或后退,来限制阀芯开度。手动调节结构简单,其限位顶杆只有一部分浸没在与插装阀芯控制腔连通的液压容腔中,所受的液压力没有完全平衡,因此当插装阀控制腔中油液压力较高时,顶杆上承受较大的轴向力,该轴向力直接作用在传动用的螺纹副上,导致限位顶杆的转动阻力增大,螺纹传动副容易磨损和锁死;而且控制精度低,插装阀不能实现自动调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3644365B公开了一种电动调节阀,具体公开了一种插装阀开度限位调节装置,其主要包括驱动结构与主轴一端固定连接,主轴另一端通过螺纹传动副与限位顶杆一端连接,限位顶杆另一端插入阀芯控制腔。通过驱动结构带动限位顶杆前后移动,来限制阀芯开度。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动调节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壳体;/n调节轴,所述调节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调节轴与所述壳体之间构成第一腔室;/n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调节轴转动;/n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进油孔,所述壳体内开设有串通油路,所述串通油路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n插装阀,所述插装阀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及/n限位顶杆,所述限位顶杆的上端与所述调节轴螺纹连接,且,所述限位顶杆与所述调节轴之间构成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进油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动调节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
调节轴,所述调节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调节轴与所述壳体之间构成第一腔室;
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调节轴转动;
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进油孔,所述壳体内开设有串通油路,所述串通油路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
插装阀,所述插装阀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及
限位顶杆,所述限位顶杆的上端与所述调节轴螺纹连接,且,所述限位顶杆与所述调节轴之间构成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进油孔,所述第二进油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限位顶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腔室,并插设于所述插装阀内,且,所述限位顶杆用于控制所述插装阀的阀门的最大开度,所述限位顶杆的横截面为第一形状,所述第二腔室的横截面为第二形状,且,所述第二形状与所述第一形状配合能限制所述限位顶杆只能作直线移动而不能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电动调节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
减震支架,所述减震支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减震支架上;及
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将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调节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电动调节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具有绝对值编码器的伺服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电动调节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为多角形橡胶联轴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电动调节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轴的上端的外圆周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金海彪叶国良张学文周益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保税区海天智胜金属成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