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巷道吸能释能综合防冲支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0124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击地压巷道吸能释能综合防冲支护方法,快速完成巷道顶板及帮部的基础锚网支护;根据不同的巷道冲击地压危险等级,按照不同的排距在顶板和两帮打锚索孔,且锚索孔与锚杆孔确保不在同一巷道断面上;在巷道两底角施工方形浅孔,巷道底角方形浅孔施工的排距与锚索孔排距相同,且与锚索孔处于同一断面上;以巷道底角方形浅孔为基点安装固定吸能释能防冲支架,并将锚索穿过防冲支架上预留的圆孔安装在锚索孔中,安装锚索托盘和锁具,施加锚索预紧力,固定吸能释能防冲支架并使其紧贴巷道围岩;随着巷道掘进,循环完成上述步骤,完成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地压巷道吸能释能综合防冲支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巷道锚网索棚联合支护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冲击地压巷道吸能释能综合防冲支护方法,属于煤矿巷道支护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强度的增加,浅部煤炭资源已经逐渐枯竭,深部煤炭资源的开采已成为满足我国能源需求的重要途径与必然趋势。但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和开采强度的加大,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的频次、强度及破坏程度呈上升趋势,冲击地压已成为我国深部煤矿开采所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统计规律显示绝大多数冲击地压灾害发生于巷道区域,往往造成严重的巷道损毁和重大人员伤亡,严重影响矿井生产和巷道的正常使用。目前国内煤矿常用的巷道支护形式有锚杆支护、锚网索联合支护、U型钢棚支护等,对于常用的锚杆支护和锚网索联合支护,由于锚杆和锚索的延伸率均较低,在冲击地压发生时锚杆和锚索往往先发生破断,进而导致围岩整体支护系统的失效。U型钢棚支护能够提高较高的支撑力,但是U型钢支架可缩性较小,且容易受力不均匀,冲击地压发生时U型钢支架容易发生局部的变形和扭曲破坏。基于此,冲击地压巷道的有效支护控制方法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者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地压巷道吸能释能综合防冲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步骤1)在巷道掘进后,随即在巷道顶板及帮部打锚杆孔,安装高预应力让压锚杆,巷道顶板及帮部挂设金属网,然后安装锚杆托盘,施加锚杆预紧力,快速完成巷道顶板及帮部的基础锚网支护;/n步骤2)在基础锚网支护完成后,根据不同的巷道冲击地压危险等级,按照不同的排距在顶板和两帮打锚索孔,且锚索孔与锚杆孔确保不在同一巷道断面上;/n步骤3)以一定排距在巷道两底角施工方形浅孔,巷道底角方形浅孔施工的排距与锚索孔排距相同,且与锚索孔处于同一断面上;/n步骤4)以巷道底角方形浅孔为基点安装固定吸能释能防冲支架,并将锚索穿过防冲支架上预留的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地压巷道吸能释能综合防冲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在巷道掘进后,随即在巷道顶板及帮部打锚杆孔,安装高预应力让压锚杆,巷道顶板及帮部挂设金属网,然后安装锚杆托盘,施加锚杆预紧力,快速完成巷道顶板及帮部的基础锚网支护;
步骤2)在基础锚网支护完成后,根据不同的巷道冲击地压危险等级,按照不同的排距在顶板和两帮打锚索孔,且锚索孔与锚杆孔确保不在同一巷道断面上;
步骤3)以一定排距在巷道两底角施工方形浅孔,巷道底角方形浅孔施工的排距与锚索孔排距相同,且与锚索孔处于同一断面上;
步骤4)以巷道底角方形浅孔为基点安装固定吸能释能防冲支架,并将锚索穿过防冲支架上预留的圆孔安装在锚索孔中,安装锚索托盘和锁具,施加锚索预紧力,固定吸能释能防冲支架并使其紧贴巷道围岩;
步骤5)随着巷道掘进,循环完成步骤1)至步骤4),完成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地压巷道吸能释能综合防冲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高预应力让压锚杆的长度不小于2400mm,有效让压距离不小于80mm,预紧力不小于60k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地压巷道吸能释能综合防冲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锚索孔的施工排距为弱冲击危险区域1000mm,中等冲击危险区域800mm,强冲击危险区域600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邦友纪洪广陈长鹏丁希阳公为梅孟伟峰韩传磊顾士坦郑利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