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海绵钛过程中用来排放高温液态氯化镁的阀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海绵钛用的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生产海绵钛过程中用来排放高温液态氯化镁的阀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海绵钛均采用镁还原四氯化钛方法。即在反应器中加入液体镁,不断加入四氯化钛与其反应得到颗粒钛,慢慢形成海绵钛钛坨,陆续排放副产物氯化镁,在还原蒸馏工序中,炉型多数采用倒“U”型联合法生产,其特点是比小炉型单炉产量大,合格率高,能耗低的优势,人工成本低等优点。为提高海绵钛生产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各国都将设备大型化作为技术发展方向。但是,随着炉型的增大,钛坨的体积随之增加,即单炉质量增大,产生的MgCl2的量也随着增大。反应器上排放MgCl2横管口原是法兰、盲板,密封垫,用螺栓连接而成,在排放液体氯化镁前,必须拆卸盲板才能排放,增加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排放的氯化镁温度大约在850℃左右,排放完成后,必须把盲板安装后才能继续生产,但是排放氯化镁后的氯化镁管温度高,人工不易操作,必须让氯化镁管温度强降到安全温度才能操作。每次拆除、降温、组装最少需要0.5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海绵钛过程中用来排放高温液态氯化镁的阀门装置,主要由阀体(1)、塞头(2)、紧固螺钉(3)、阀杆(4)、大石墨垫片(5)、隔热圆环板(6)、支撑座A(7)、石墨垫片(8)、支撑座B(9)、充压管(10)、填料密封座(11)、氟橡胶密封垫(12)、真空橡胶密封垫(13)、压盖(14)及手轮(15)组成;所述阀体(1)为三通结构,每个通口处均设置有法兰,在与塞头(2)接触处为圆倒角;阀体(1)横向法兰处连接氯化镁进口管,竖向法兰出口处连接氯化镁出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4)底端通过螺纹与塞头(2)连接,阀体(1)竖向法兰通过螺栓与支撑座A(7)底部法兰连接,其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海绵钛过程中用来排放高温液态氯化镁的阀门装置,主要由阀体(1)、塞头(2)、紧固螺钉(3)、阀杆(4)、大石墨垫片(5)、隔热圆环板(6)、支撑座A(7)、石墨垫片(8)、支撑座B(9)、充压管(10)、填料密封座(11)、氟橡胶密封垫(12)、真空橡胶密封垫(13)、压盖(14)及手轮(15)组成;所述阀体(1)为三通结构,每个通口处均设置有法兰,在与塞头(2)接触处为圆倒角;阀体(1)横向法兰处连接氯化镁进口管,竖向法兰出口处连接氯化镁出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4)底端通过螺纹与塞头(2)连接,阀体(1)竖向法兰通过螺栓与支撑座A(7)底部法兰连接,其间设置有大石墨垫(5)和隔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履国,邓余红,丰雷,舒煜,李斗良,黄晓平,李金泽,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