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水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性高分子材料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水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抗菌材料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纳米无机抗菌材料,但在研究有机抗菌剂和具有天然抗菌高分子的抗菌机理后,人们根据有机抗菌剂和具有天然抗菌高分子的抗菌机理进行分子设计,将有机抗菌剂和具有天然抗菌高分子特点结合起来合成具有抗菌性能的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抗菌剂可以克服天然抗菌剂的耐热性差,无机抗菌的加工和使用的困难以及有机抗菌的分解产物有毒易析出的缺点,又可以通过合成具有不同力学性能和生物性能的新型抗菌复合功能材料。水性聚氨酯材料作为一种环保型材料,具有干燥速率快、出色的柔软性和抗冲击性、出色的耐磨性、不易燃、易于水洗、低VOC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木地板涂料与抛光剂、乙烯基装饰面漆、汽车底漆、塑料表面用涂料、印刷油墨、玻璃纤维涂料、皮革涂饰剂、粘合剂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由于水性聚氨酯由于的生物相容性,其在医疗器械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聚氨酯安全套、手套等。水性聚氨酯,水与聚氨酯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预聚体制备:将10~40质量份的聚醚/聚酯二元醇投入反应釜,搅拌加热至100~110℃,在-0.1MPa压力条件下真空脱水至聚醚/聚酯二元醇的含水量在0.03wt%以下,降温至30~60℃,加入3~10质量份的二异氰酸酯,搅拌升温至80~90℃,保温反应2~3小时后,再降温至40~60℃,投入0.5~1.5质量份的亲水扩链剂、0.1~0.8质量份的三嗪类化合物、0.2~1.2质量份的小分子扩链剂和1~5质量份的丙酮,搅拌升温至70~75℃后反应4~8小时,然后降温至10~20℃,加入0.2~1.1质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预聚体制备:将10~40质量份的聚醚/聚酯二元醇投入反应釜,搅拌加热至100~110℃,在-0.1MPa压力条件下真空脱水至聚醚/聚酯二元醇的含水量在0.03wt%以下,降温至30~60℃,加入3~10质量份的二异氰酸酯,搅拌升温至80~90℃,保温反应2~3小时后,再降温至40~60℃,投入0.5~1.5质量份的亲水扩链剂、0.1~0.8质量份的三嗪类化合物、0.2~1.2质量份的小分子扩链剂和1~5质量份的丙酮,搅拌升温至70~75℃后反应4~8小时,然后降温至10~20℃,加入0.2~1.1质量份的成盐剂和10~20质量份的丙酮,搅拌5~60min,获得预聚体;
S2、乳化过程:将预聚体转移至乳化器中,在1000~1400r/min的高速搅拌下将40~50质量份的冰水混合物加入预聚体中,乳化后继续搅拌5min,然后将转速调整至200~800r/min,加入1~3质量份的后扩链剂水溶液,继续搅拌3~5小时;
S3、脱溶过程:将上述步骤S2制得的乳液升温至40~45℃,在-0.09MPa压力条件下脱去乳液中的丙酮,制得灭菌型水性聚氨酯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聚酯/聚醚二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4000g/mo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聚酯/聚醚二元醇为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醇、聚己内酯、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聚碳酸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虎,郭文鹤,汪飞,赵曦,朱保凌,戴家兵,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