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的生产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9936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的生产制备方法,涉及聚羧酸减水剂技术领域,包括30.2%~41%的水、30%~34%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1.8%~2.1%过氧化氢溶液、4.2%~4.7%的丙烯酸溶液、10%~13%的第三混合液、13%~16%的氢氧化钠溶液,以工艺将上述材料制成块状聚羧酸减水剂,然后在低温环境下将块状聚羧酸减水剂制成聚羧酸减水剂粉体。该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的生产制备方法,通过配方及聚合工艺的设计,提供了一种与用于混凝土并使混凝土坍落度值符合泵送混凝土要求的聚羧酸减水剂粉体,制作工艺简单,可以广泛应用于泵送混凝土及砂浆领域,施工方便,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的生产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羧酸减水剂
,具体为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的生产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减水剂是指在混凝土和易性及水泥用量不变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在和易性及强度不变条件下,节约水泥用量的外加剂,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高性能减水剂,是水泥混凝土运用中的一种水泥分散剂,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大坝、隧道、高层建筑等工程,该品绿色环保,不易燃,不易爆,可以安全使用火车和汽车运输,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一般以液体或固体颗粒两种形态存放,固体颗粒形态即为聚羧酸减水剂粉体。聚羧酸减水剂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在混凝土矿物的表面,降低分散体系中两相间的界面自由能,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在相同条件下,混凝土中水泥矿物含量较大,则大量聚羧酸减水剂被其吸附,占水泥成分较多的,就显得吸附量不足,动电电位明显下降,会导致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影响工作人员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的生产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在相同条件下,混凝土中水泥矿物含量较大,则大量聚羧酸减水剂被其吸附,占水泥成分较多的,就显得吸附量不足,动电电位明显下降,会导致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影响工作人员施工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的生产制备方法,所述聚羧酸减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30.2%~41%、异戊烯醇聚氧乙30%~34%、过氧化氢溶液1.8%~2.1%、丙烯酸溶液4.2%~4.7%、第三混合液10%~13%、氢氧化钠溶液13%~16%;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的生产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30.2%~41%的水、30%~34%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1.8%~2.1%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开始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将反应釜升温至55℃~65℃,得到第一混合液,并使反应釜内部的温度保持在55℃~65℃;步骤2、将4.2%~4.7%的丙烯酸溶液均速滴入第一混合液中,得到第二混合液,并使反应釜内部的温度保持在55℃~65℃;步骤3、将抗坏血酸、巯基乙酸、水倒入容器中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混合液,将10%~13%的第三混合液均速滴入第二混合液中,得到PH值为4的第四混合液,使反应釜内部在55℃~65℃继续保温一个小时,然后降为15℃~40℃;步骤4、将13%~16%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第四混合液中并充分搅拌,得到PH值为6~7的第五混合液;步骤5、将第五混合液烘干,即得到了块状聚羧酸减水剂;步骤6、在-20℃~5℃的低温环境中,用切片机将块状聚羧酸减水剂切成聚羧酸减水剂薄片;步骤7、在-20℃~5℃的低温环境中,用破碎机将聚羧酸减水剂薄片搅碎,即可得到聚羧酸减水剂粉体。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丙烯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70%,且所述丙烯酸溶液在滴入第一混合液前避光3h。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第三混合液中抗坏血酸、巯基乙酸、水的质量比为1:2:364,且所述第三混合液在滴入第二混合液前避光3h。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的烘干温度为150℃~180℃。(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的生产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的生产制备方法,通过配方及聚合工艺的设计,提供了一种与用于混凝土并使混凝土坍落度值符合泵送混凝土要求的聚羧酸减水剂粉体,制作工艺简单,可以广泛应用于泵送混凝土及砂浆领域,施工方便,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性能指标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每种材料占比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向混凝土中加入1.5%的聚羧酸减水剂粉体后混凝土的坍落度与扩展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的生产制备方法,所述聚羧酸减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30.2%~41%、异戊烯醇聚氧乙30%~34%、过氧化氢溶液1.8%~2.1%、丙烯酸溶液4.2%~4.7%、第三混合液10%~13%、氢氧化钠溶液13%~16%;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的生产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30.2%~41%的水、30%~34%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1.8%~2.1%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开始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将反应釜升温至55℃~65℃,得到第一混合液,并使反应釜内部的温度保持在55℃~65℃;步骤2、将4.2%~4.7%的丙烯酸溶液均速滴入第一混合液中,得到第二混合液,并使反应釜内部的温度保持在55℃~65℃;步骤3、将抗坏血酸、巯基乙酸、水倒入容器中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混合液,将10%~13%的第三混合液均速滴入第二混合液中,得到PH值为4的第四混合液,使反应釜内部在55℃~65℃继续保温一个小时,然后降为15℃~40℃;步骤4、将13%~16%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第四混合液中并充分搅拌,得到PH值为6~7的第五混合液;步骤5、将第五混合液烘干,即得到了块状聚羧酸减水剂;步骤6、在-20℃~5℃的低温环境中,用切片机将块状聚羧酸减水剂切成聚羧酸减水剂薄片;步骤7、在-20℃~5℃的低温环境中,用破碎机将聚羧酸减水剂薄片搅碎,即可得到聚羧酸减水剂粉体。其中,步骤1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其中,步骤2中的丙烯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70%,质量分数在此范围内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且丙烯酸溶液在滴入第一混合液前避光3h。其中,步骤3中的第三混合液中抗坏血酸、巯基乙酸、水的质量比为1:2:364,且第三混合液在滴入第二混合液前避光3h。其中,步骤4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其中,步骤5中的烘干温度为150℃~180℃。坍落度与扩展度的测量方法:(1)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2)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的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减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30.2%~41%、异戊烯醇聚氧乙30%~34%、过氧化氢溶液1.8%~2.1%、丙烯酸溶液4.2%~4.7%、第三混合液10%~13%、氢氧化钠溶液13%~16%;/n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的生产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30.2%~41%的水、30%~34%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1.8%~2.1%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开始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将反应釜升温至55℃~65℃,得到第一混合液,并使反应釜内部的温度保持在55℃~65℃;/n步骤2、将4.2%~4.7%的丙烯酸溶液均速滴入第一混合液中,得到第二混合液,并使反应釜内部的温度保持在55℃~65℃;/n步骤3、将抗坏血酸、巯基乙酸、水倒入容器中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混合液,将10%~13%的第三混合液均速滴入第二混合液中,得到PH值为4的第四混合液,使反应釜内部在55℃~65℃继续保温一个小时,然后降为15℃~40℃;/n步骤4、将13%~16%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第四混合液中并充分搅拌,得到PH值为6~7的第五混合液;/n步骤5、将第五混合液烘干,即得到了块状聚羧酸减水剂;/n步骤6、在-20℃~5℃的低温环境中,用切片机将块状聚羧酸减水剂切成聚羧酸减水剂薄片;/n步骤7、在-20℃~5℃的低温环境中,用破碎机将聚羧酸减水剂薄片搅碎,即可得到聚羧酸减水剂粉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的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减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30.2%~41%、异戊烯醇聚氧乙30%~34%、过氧化氢溶液1.8%~2.1%、丙烯酸溶液4.2%~4.7%、第三混合液10%~13%、氢氧化钠溶液13%~16%;
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粉体的生产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30.2%~41%的水、30%~34%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1.8%~2.1%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开始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将反应釜升温至55℃~65℃,得到第一混合液,并使反应釜内部的温度保持在55℃~65℃;
步骤2、将4.2%~4.7%的丙烯酸溶液均速滴入第一混合液中,得到第二混合液,并使反应釜内部的温度保持在55℃~65℃;
步骤3、将抗坏血酸、巯基乙酸、水倒入容器中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混合液,将10%~13%的第三混合液均速滴入第二混合液中,得到PH值为4的第四混合液,使反应釜内部在55℃~65℃继续保温一个小时,然后降为15℃~40℃;
步骤4、将13%~16%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第四混合液中并充分搅拌,得到PH值为6~7的第五混合液;
步骤5、将第五混合液烘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林刘俊杰田帅廖文文凌志邓凯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九州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