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河道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874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河道水处理设备,其包括:设备间,其内部设有加药装置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加药装置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以控制所述加药装置的加药量;水质净化间,与所述设备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水质净化间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水质净化间内部设有步进式生物接触反应池和接触式吸附澄清池,所述步进式生物接触反应池与所述设备间连通,对所述设备间的出水进行生物降解处理,所述接触式吸附澄清池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对水体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所述设备间和所述水质净化间一体化设置在集装箱式结构内,便于设备的整体移动。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移动式河道水处理设备,能够实现智能化、旁路处理方式,同时又方便设备调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河道水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水质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河道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居民生活和企业用水量直线上升。城市污水量增多,部分城市的污水排放管理不严,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工业污水被直接排入城市河道,而这些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总量远远超出河道自身的环境容量,致使河道的纳污能力骤降,随之带来的河道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呈现出脏、乱、差的黑臭水体。这些污水沿着河道被排放到下游地区,污水所经过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常用的河道净化技术主要有引水冲污、原位化学修复、原位微生物强化、人工增氧等技术。这些技术都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净化设施都在定点安装,无法根据水体的污染情况对设备进行调用;此外原位微生物强化中,高效微生物的选育需要较长的时间、净化效果持续时间短,需要定期投加处理药剂、运行成本较高,对磷的去除效果较差,无法有效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原位化学修复对河水进行处理往往会产生较多的沉淀,这些沉淀会积累在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河道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河道水处理设备包括:/n设备间,其内部设有加药装置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加药装置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以控制所述加药装置的加药量;/n水质净化间,与所述设备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水质净化间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水质净化间内部设有步进式生物接触反应池和接触式吸附澄清池,所述步进式生物接触反应池与所述设备间连通,对所述设备间的出水进行生物降解处理,所述接触式吸附澄清池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对水体进行混凝、沉淀处理;/n其中,所述步进式生物接触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并通过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曝气管的曝气量,所述加药装置与所述接触式吸附澄清池连通,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河道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河道水处理设备包括:
设备间,其内部设有加药装置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加药装置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以控制所述加药装置的加药量;
水质净化间,与所述设备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水质净化间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水质净化间内部设有步进式生物接触反应池和接触式吸附澄清池,所述步进式生物接触反应池与所述设备间连通,对所述设备间的出水进行生物降解处理,所述接触式吸附澄清池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对水体进行混凝、沉淀处理;
其中,所述步进式生物接触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并通过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曝气管的曝气量,所述加药装置与所述接触式吸附澄清池连通,用于对水体除磷;
所述设备间和所述水质净化间一体化设置在集装箱式结构内,便于设备的整体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河道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模式包括:手动控制模式、自动控制模式以及远程控制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河道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式生物接触反应池设有多个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内部整体填充生物填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河道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河道水处理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水质净化间的以下装置:
中间沉淀池,与所述步进式生物接触反应池连通,并对所述步进式生物接触反应池的出水进行初步沉淀处理;
中间污泥池,与所述中间沉淀池和所述接触式吸附澄清池连通,对所述中间沉淀池和所述接触式吸附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捷陈兆根黄劲冯中华张泽鹏尹文利乔亚斌施晓鹏夏添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科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