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水体净化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85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养殖废水净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养殖水体净化方法及其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修建尾水池;S2、搭建光催化单元;S3、将光催化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尾水池内;S4、尾水池引水;S5、尾水池自净化生态系统构建;S6、养殖废水处理:打开进水阀门,调节每天引入尾水池的养殖废水量;S7、净化后养殖废水排出:在尾水池的对侧下端开设出水口,测定尾水池内的COD数值,当COD值与引入养殖废水前差值在2mg/L内后,将等量的净化后的养殖废水经出水口、管道及出水流量阀引出至尾水池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养殖废水处理方法性价比低下的缺陷,提高整个装置的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水体净化方法及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废水净化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养殖水体净化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水产质量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水产来源规范性的持续关注,水产养殖中的一些问题逐渐开始暴露出来,如养殖品种退化、养殖密度过高、任意排放污水与废水等问题对养殖水域水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也破坏了区域生态平衡。因此,对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物理技术操作量太大,且清理不同的污染物也要使用不同的设备,不能在保证废水处理效率的同时保证经济效益;化学技术对操作要求过高,会很有可能会对养殖环境及水产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生物技术兼并了物理与化学技术的优势,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保持生态系统稳定、促进生态自动调节,但生物技术的操作条件复杂、运营维护成本较高等,难以广泛应用于处理水产养殖废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养殖水体净化方法及其装置,用于解决现有养殖废水处理方法性价比低下的缺陷。一种养殖水体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修建尾水池;S2、搭建光催化单元:先量取尾水池的尺寸并测定养殖废水的COD含量;然后依据池网对接公式确定光催化网的尺寸并拼接;然后将PVC浮球固定在光催化网上;最后将负重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光催化网上以形成光催化单元;S3、将光催化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尾水池内;S4、尾水池引水:在尾水池的上端开设进水口,并将养殖废水经管道、进水流量阀及进水口引入至尾水池内,而后关闭进水阀门;S5、尾水池自净化生态系统构建:每天定期清理水面漂浮污染物并监测尾水池中水体的COD指标,直至COD含量连续三次测量值变化不大于5mg/L;S6、养殖废水处理:打开进水阀门,调节每天引入尾水池的养殖废水量;S7、净化后养殖废水排出:在尾水池的对侧下端开设出水口,测定尾水池内的COD数值,当COD值与引入养殖废水前差值在2mg/L内后,将等量的净化后的养殖废水经出水口、管道及出水流量阀引出至尾水池外。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步骤S1的具体流程为:S11、先测定需要处理的养殖废水量Q1;S12、根据养殖废水量Q1,确定尾水池的容量Q2=5*Q1/4至Q2=5*Q1/3。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池网对接公式具体为公式1所示:其中,F(S)为光催化网的面积,Q2为当前尾水池的容量,HCOD为当前养殖废水的COD含量。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在步骤S2中,需要先选取若干个直径为6-10cm的PVC浮球,然后再将若干个直径为6-10cm的PVC浮球对称固定在光催化网的四周边角上。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在步骤S2中,需要先选取重量为100g-500g的负重块,然后再将负重块固定在光催化网的中心处上。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在步骤S2中,所述光催化网完全浸泡于废水内,且所述光催化网距离水面的高度为2cm至20cm。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在步骤S2中,所述光催化网具体为将光催化材料负载于纺织纤维上所得。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在步骤S2中,所述光催化材料包括有二氧化钛;所述纺织纤维包括有丙纶、腈纶或涤纶。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步骤S6的具体流程为:步骤S6中每天引入尾水池的养殖废水量以尾水池自净化的上限为准,具体判断方法测定尾水池在引入养殖废水后的COD测量值,并保证在引入养殖废水24小时后COD含量测量值变化不大于5mg/L。一种养殖废水净化装置,使用所述的一种养殖水体净化方法;其中,该养殖废水净化装置内包括有尾水池;所述尾水池内固定设置有光催化单元;所述光催化单元包括有光催化网、固定设置在光催化网上的PVC浮球以及固定设置在光催化网上的负重块;所述尾水池的上端开设进水口,用于将养殖废水经管道、进水流量阀及进水口引入至尾水池内;所述尾水池的对侧下端开设出水口,用于将净化后的养殖废水经出水口、管道及出水流量阀引出至尾水池外。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养殖水体净化方法,利用光催化单元和尾水池组合形成净化系统,利用在自然光照射下,光催化单元中的光催化网能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增加水中溶解氧,缩短生态修复的启动时间;同时其能量来源于自然光,无需额外拉线进行人工曝气等操作,基本无功耗;在治理过程中,光催化网中的二氧化钛等有效成分不消耗,运营维护简单,成本低廉;通过建立尾水池的方式,构建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动态平衡,可进行连续处理达到循环流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养殖水体净化方法的流程框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养殖废水净化装置的结构简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尾水池的内部结构简图;图中:1-养殖池;2-尾水池;3-进水流量阀;4-出水流量阀;5-负重块;6-光催化单元;7-PVC浮球。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述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的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是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的具体说明,特别指出,在基于本专利技术原理之下,还可以作出若干的调整和改进,这些调整和改进也视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养殖水体净化方法及其装置,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以下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水体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修建尾水池;步骤S1的具体流程为:S11、先测定需要处理的养殖废水量Q1;S12、根据养殖废水量Q1,确定尾水池的容量Q2=5*Q1/4至Q2=5*Q1/3。在本步骤S1中,利用实际要处理的养殖废水量Q1来确定尾水池的容量,有利于快速划定尾水池的容量,避免尾水池的容量影响到后续养殖废水的处理;经试验证明,尾水池的容量Q2大于5*Q1/3,一方面会造成光催化单元的尺寸增加,增大整体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会造成光催化单元需要埋藏至尾水池更深处,会影响到光催化单元的催化净化效率,延长养殖废水的处理时间。若尾水池的容量Q2小于5*Q1/4,一方面光催化单元的尺寸务必会随之减小,从而使得光催化单元的催化净化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同样会造成光催化单元需要埋藏至尾水池更深处,会影响到光催化单元的催化净化效率,延长养殖废水的处理时间;因此,将尾水池的容量Q2=5*Q1/4至Q2=5*Q1/3控制在这个范围是可以进一步解决现有养殖废水处理方法性价比低下的缺陷,提高整个装置的净化效率。S2、搭建光催化单元:先量取尾水池的尺寸并测定养殖废水的COD含量;然后依据池网对接公式确定光催化网的尺寸并裁剪;然后将PVC浮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水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修建尾水池;/nS2、搭建光催化单元:先量取尾水池的尺寸并测定养殖废水的COD含量;然后依据池网对接公式确定光催化网的尺寸并拼接;然后将PVC浮球固定在光催化网上;最后将负重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光催化网上以形成光催化单元;/nS3、将光催化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尾水池内;/nS4、尾水池引水:在尾水池的上端开设进水口,并将养殖废水经管道、进水流量阀及进水口引入至尾水池内,而后关闭进水阀门;/nS5、尾水池自净化生态系统构建:每天定期清理水面漂浮污染物并监测尾水池中水体的COD指标,直至COD含量连续三次测量值变化不大于5mg/L;/nS6、养殖废水处理:打开进水阀门,调节每天引入尾水池的养殖废水量;/nS7、净化后养殖废水排出:在尾水池的对侧下端开设出水口,测定尾水池内的COD数值,当COD值与引入养殖废水前差值在2mg/L内后,将等量的净化后的养殖废水经出水口、管道及出水流量阀引出至尾水池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水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修建尾水池;
S2、搭建光催化单元:先量取尾水池的尺寸并测定养殖废水的COD含量;然后依据池网对接公式确定光催化网的尺寸并拼接;然后将PVC浮球固定在光催化网上;最后将负重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光催化网上以形成光催化单元;
S3、将光催化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尾水池内;
S4、尾水池引水:在尾水池的上端开设进水口,并将养殖废水经管道、进水流量阀及进水口引入至尾水池内,而后关闭进水阀门;
S5、尾水池自净化生态系统构建:每天定期清理水面漂浮污染物并监测尾水池中水体的COD指标,直至COD含量连续三次测量值变化不大于5mg/L;
S6、养殖废水处理:打开进水阀门,调节每天引入尾水池的养殖废水量;
S7、净化后养殖废水排出:在尾水池的对侧下端开设出水口,测定尾水池内的COD数值,当COD值与引入养殖废水前差值在2mg/L内后,将等量的净化后的养殖废水经出水口、管道及出水流量阀引出至尾水池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水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流程为:
S11、先测定需要处理的养殖废水量Q1/日;
S12、根据养殖废水量Q1,确定尾水池的容量Q2=5*Q1/4至Q2=5*Q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水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池网对接公式具体为公式1所示:



其中,F(S)为光催化网的面积,Q2为当前尾水池的容量,HCOD为当前养殖废水的COD含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水体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需要先选取若干个直径为6-1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埃米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