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29720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隔音棉层烘温压制成型,备用;将重涂层烘温吸附成型,与脚踏垫块粘贴,之后进行发泡,接着与压制成型的隔音棉层粘贴,最后切割得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上采用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PU发泡层来解决结构单一问题,整体吸音隔音性能得到提高,同时脚踏垫块在发泡时进行预埋,起到支撑的同时隔音性能进一步提高,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内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高NV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不仅仅是造型优美的外观,而且对内部装饰的舒适度、功能性和抗噪性也有很高的要求。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会有各种噪音传到车厢内,给驾乘人员造成噪音污染,因此,在汽车驾舱的车身钣金上一般会安装前围内隔音垫来进行吸隔音。在现有技术中,前围内的结构单一、吸隔音性能低等缺点成为瓶颈,制约着车内前围隔音垫的发展,且不能满足某些汽车对前围内隔音垫的性能要求。CN104908393A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围板隔音垫制备工艺,其中主要步骤为;(1)毛毡层热压成型;(2)EVA层吸塑成型;(3)毛毡层与EVA层粘接;(4)PU发泡成型;(5)PVC海绵层热压成型;(6)超声波焊接;(7)水刀切割。该现有技术优化了隔音垫制备工艺,使得隔音垫的制备过程速度快、效率高、精度好,由该现有技术制备出的隔音垫结合了各原材料的优点,吸音性能、隔音性能、隔热性能、耐老化性能等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采用超声波焊接方式,导致成本高。CN105034972A公开了一种注塑成型汽车隔音垫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隔音垫上分别设有不同密度的重质层,隔音垫的中央设有孔,位于孔的左侧设有重质层一,重质层一的密度为5.4kg/m2;位于孔的右侧及下方设有重质层二,重质层二的密度为6.3kg/m2;位于孔的上方、重质层一的下方、重质层二的下方右侧分别设有重质层三,重质层三的密度为4.5kg/m2;位于重质层二的下方设有重质层四,重质层四的密度为3.6kg/m2;位于重质层一、重质层二、重质层三、重质层四的外围设有重质层五,重质层五的密度为2.7kg/m2。同现有技术相比,相比吸塑工艺,边角废料减少,零件的尺寸准确性和一致性都得到提升。但是其组成单一,吸音效果差。CN110216950A公开了一种汽车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汽车隔音垫包括依次相叠的EPDM层、PE膜层和热塑性回纺棉层。该现有技术所涉及的汽车隔音垫采用EPDM,PE膜和热塑性回纺棉三种材料的组合方式,其中PE膜起到类似粘合剂的作用,但比传统粘合剂更加绿色环保以及更加牢固;EPDM与热塑性回纺棉的组合方式能保证隔音垫在满足低重量、高强度的前提下,其隔音性能也十分优良。且该汽车隔音垫的生产工序相对于现有技术简单易操作,产品一步成型,无需再利用冲断装置或水刀设备进行产品的切割,也大幅度地减少了生产成本;且整个生产过程没有有害物质产生,安全环保。但采用PE膜作为粘贴剂,或导致粘贴不牢、脱胶等问题。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驾驶体验,而目前的汽车前围隔音垫结构单一,隔音效果差,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隔音效果好、结构多元化的汽车前围隔音垫,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提供一种高NV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产品结构丰富,具有隔音性能好,吸音效果强的特点。其中NV指噪音与振动。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本专利技术中的隔音棉层、重涂层与PU发泡层能起到隔音效果,脚踏垫块能起到吸音效果,采用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PU发泡层的结构,不仅可以解决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结构单一的问题,也能提高隔音性能。优选地,所述隔音棉层的材料包括棉毡和/或回纺棉。优选地,所述回纺棉包括热塑性回纺棉。上述棉毡和回纺棉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能显著提高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隔音能力。优选地,所述重涂层的材料包括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上述EPDM和EVA具有隔音减震、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能显著提高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隔音能力。优选地,所述脚踏垫块包括聚丙烯塑料(EPP)脚踏垫块。上述EPP脚踏垫块具有吸音抗震的效果,并且能起到支撑的效果,驾舱脚踏位置更加牢固。脚踏垫块在重涂层发泡前预埋进去,能节约工时和人工成本。优选地,所述隔音棉层的厚度为10~15mm。优选地,所述重涂层的厚度为1~1.5mm。优选地,所述脚踏垫块的厚度为10~15cm。优选地,所述脚踏垫块的密度为25~30kg/m3。优选地,所述PU发泡层的厚度为15~20cm。其中隔音棉层的厚度可以是10mm、10.5mm、11mm、11.5mm、12mm、12.5mm、13mm、13.5mm、14mm、14.5mm或15mm等,重涂层的厚度可以是1mm、1.05mm、1.1mm、1.15mm、1.2mm、1.25mm、1.3mm、1.35mm、1.4mm、1.45mm或1.5mm等,脚踏垫块的厚度可以是10cm、10.5cm、11cm、11.5cm、12cm、12.5cm、13cm、13.5cm、14cm、14.5cm或15cm等,密度可以是25kg/m3、25.5kg/m3、26kg/m3、26.5kg/m3、27kg/m3、27.5kg/m3、28kg/m3、28.5kg/m3、29kg/m3、29.5kg/m3或30kg/m3等,PU发泡层的厚度可以是15cm、15.5cm、16cm、16.5cm、17cm、17.5cm、18cm、18.5cm、19cm、19.5cm或20c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依照上述特定数值范围的组合制备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具有更显著的隔音吸音效果以及舒适度。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制备方法,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重涂层材料进行烘温,得到加热后的重涂层材料;(2)将步骤(1)中所述加热后的重涂层材料放置在吸附模具中,进行吸附成型,得到吸附半成品;(3)将脚踏垫块与步骤(2)中吸附半成品粘贴在一起,得到附合半成品;(4)将步骤(3)中所述附合半成品放入发泡模具中,然后进行PU发泡得到发泡半成品;(5)将步骤(4)中所述发泡半成品与成型半成品进行粘贴,得到前围内半成品;所述成型半成品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隔音棉层材料进行烘温,得到加热后的隔音棉层材料;(2’)将步骤(1’)中所述加热后的隔音棉层材料放入冲切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成型半成品;(6)将步骤(5)中所述前围内半成品切割,得到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烘温包括预加热步骤和主加热步骤。优选地,所述烘温采用烘箱进行。优选地,所述预加热步骤中上烘箱温度为300~310℃,边沿温度为3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隔音棉层、重涂层、脚踏垫块和PU发泡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棉层的材料包括棉毡和/或回纺棉;
优选地,所述回纺棉包括热塑性回纺棉;
优选地,所述重涂层的材料包括EPDM和/或EVA;
优选地,所述脚踏垫块包括EPP脚踏垫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棉层的厚度为10~15mm;
优选地,所述重涂层的厚度为1~1.5mm;
优选地,所述脚踏垫块的厚度为10~15cm;
优选地,所述脚踏垫块的密度为25~30kg/m3;
优选地,所述PU发泡层的厚度为15~20cm。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重涂层材料进行烘温,得到加热后的重涂层材料;
(2)将步骤(1)中所述加热后的重涂层材料放置在吸附模具中,进行吸附成型,得到吸附半成品;
(3)将脚踏垫块与步骤(2)中吸附半成品粘贴在一起,得到附合半成品;
(4)将步骤(3)中所述附合半成品放入发泡模具中,然后进行PU发泡得到发泡半成品;
(5)将步骤(4)中所述发泡半成品与成型半成品进行粘贴,得到前围内半成品;所述成型半成品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隔音棉层材料进行烘温,得到加热后的隔音棉层材料;(2’)将步骤(1’)中所述加热后的隔音棉层材料放入冲切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成型半成品;
(6)将步骤(5)中所述前围内半成品切割,得到所述汽车前围内隔音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烘温包括预加热步骤和主加热步骤;
优选地,所述烘温采用烘箱进行;
优选地,所述预加热步骤中上烘箱温度为300~310℃,边沿温度为315~325℃,下烘箱关闭,烘温时间为45~50s;
优选地,所述主加热步骤中上烘箱温度为310~330℃,边沿温度为335~345℃,下烘箱关闭,烘温时间为45~50s。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吸附模具的真空吸附力为-1.5~-0.5mbar,吸附时间为35~45s;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粘贴的粘贴剂为胶水;
优选地,所述胶水用量为40~50g;
优选地,所述胶水的加热温度为210~230℃;
优选地,所述胶水保存在胶管中;
优选地,所述胶管的保温温度为190~210℃。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前围内隔音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发泡模具的温度为50~55℃;
优选地,所述发泡的时间为150~170s;
优选地,所述发泡模具包括物料桶和灌注枪,所述物料桶与灌注枪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物料桶内装有物料,所述物料通过灌注枪灌注至所述附合半成品脚踏垫块侧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过海龙朱可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吉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