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71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贴箔机,包括:机体、数控系统、铝箔上料系统、第一铝箔输送系统、气刀、第二铝箔输送系统、压料系统、铝箔粘贴系统、筒体上料系统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铝箔上料系统的输出端与第一铝箔输送系统的输入端相连,第一铝箔输送系统的输出端与第二铝箔输送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气刀设置在第一铝箔输送系统和第二铝箔输送系统之间;压料系统设置在第二铝箔输送系统的末端;筒体上料系统的末端与筒体定向滚轮系统连接;铝箔粘贴系统与压料系统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贴箔机,实现了铝箔的上料、剥离、输送、吸附以及粘贴的全自动控制,提高了汽车安全气囊筒体内表面铝箔的贴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箔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贴箔机。
技术介绍
汽车安全气囊筒体是汽车安全气囊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安全气囊筒体内表面需要贴合一层铝箔,以保证汽车安全气囊组件的正常工作。现有的贴箔机自动化程度低、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安全气囊筒体内表面贴铝箔的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贴箔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贴箔机,包括:机体、数控系统、铝箔上料系统、第一铝箔输送系统、气刀、第二铝箔输送系统、压料系统、铝箔粘贴系统、筒体上料系统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所述铝箔上料系统、第一铝箔输送系统、第二铝箔输送系统、压料系统、铝箔粘贴系统、筒体上料系统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固定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数控系统分别与铝箔上料系统、第一铝箔输送系统、气刀、第二铝箔输送系统、铝箔粘贴系统、筒体上料系统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连接;所述铝箔上料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铝箔输送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铝箔输送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铝箔输送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气刀设置在所述第一铝箔输送系统和第二铝箔输送系统之间;所述压料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二铝箔输送系统的末端;所述筒体上料系统的末端与所述筒体定向滚轮系统连接;所述铝箔粘贴系统与所述压料系统及所述筒体定向滚轮系统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铝箔上料系统包括:料盒、导向槽、压块及伸缩机构;所述导向槽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导向槽和右导向槽,所述左导向槽和右导向槽固定在所述料盒内侧;所述压块设置在所述左导向槽和右导向槽之间,所述压块的下端与所述料盒的底板相对设置,所述压块的上端通过所述伸缩机构与所述料盒的上端连接;所述料盒的底板开设有出料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铝箔输送系统包括:第一电机、送料凸轮及第一真空输送辊;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送料凸轮连接,所述送料凸轮设置在所述料盒底板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一真空输送辊设置在所述凸轮的一侧,所述第一真空输送辊的上端面与所述料盒底部的开口平齐。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铝箔输送系统为第二真空输送辊;所述第二真空输送辊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输送辊的后侧,所述第二真空输送辊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真空输送辊的上端面平齐。进一步的,所述压料系统包括:安装座、气缸、机械臂、辅助压料滚轮及定位辊组件;所述定位辊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输送辊末端,所述铝箔粘贴系统的粘贴部与所述定位辊组件平齐;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气缸的底座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通过所述机械臂与所述辅助压料滚轮连接,所述辅助压料滚轮与所述铝箔粘贴系统的粘贴部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铝箔粘贴系统包括:运动机构及真空轴;所述运动机构固定在所述机体上;所述真空轴的后端固定在所述运动机构上,所述真空轴的前端设置有多个抽真空孔,所述真空轴的前端朝向所述压料系统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料系统包括:上料滑道;所述上料滑道两侧固定有挡板;所述上料滑道的末端与所述筒体定向滚轮系统相接。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定向滚轮系统包括:定位滚轮组件、光电检测装置及第二电机;所述定位滚轮组件与所述上料滑道末端相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定位滚轮组件的一侧;所述光电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定位滚轮组件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铝箔输送系统还包括:定料针;所述定料针固定在所述料盒下端的出料口处;所述定料针与铝箔的摩擦力小于所述送料凸轮与铝箔的摩擦力且大于两张铝箔之间离型纸和铝箔光面的摩擦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贴箔机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贴箔机,数控系统分别与铝箔上料系统、第一铝箔输送系统、气刀、第二铝箔输送系统、铝箔粘贴系统、筒体上料系统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连接,可通过数控系统对各单元进行自动控制。铝箔上料系统的输出端与第一铝箔输送系统的输入端相连第一铝箔输送系统的输出端与第二铝箔输送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气刀设置在第一铝箔输送系统和第二铝箔输送系统之间;压料系统设置在第二铝箔输送系统的末端;筒体上料系统的末端与筒体定向滚轮系统连接;铝箔粘贴系统与压料系统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相配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贴箔机,可通过数控系统自动控制铝箔上料系统、第一铝箔输送系统、气刀、第二铝箔输送系统、铝箔粘贴系统、筒体上料系统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动作,实现铝箔的上料、剥离、输送、吸附以及粘贴的全自动控制,提高了汽车安全气囊筒体内表面铝箔的贴合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箔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箔机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机体,2-数控系统,3-铝箔上料系统,31-料盒,32-左导向槽,33-右导向槽,34-压块,35-伸缩机构,4-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1-送料凸轮,42-第一真空输送辊,5-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1-第二真空输送辊,6-压料系统,61-气缸,62-机械臂,63-辅助压料滚轮,64-定位辊组件,7-铝箔粘贴系统,71-运动机构,72-真空轴,8-筒体上料系统,81-上料滑道,9-筒体定向滚轮系统,91-定位滚轮组件。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安全气囊筒体内表面贴铝箔的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贴箔机。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箔机,参见图1,其主要包括:机体1、数控系统2、铝箔上料系统3、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气刀【图中未示出】、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压料系统6、铝箔粘贴系统7、筒体上料系统8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9。机体1是整套设备的支撑及安装平台,铝箔上料系统3、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压料系统6、铝箔粘贴系统7、筒体上料系统8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9固定在机体1上。数控系统2分别与铝箔上料系统3、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气刀、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铝箔粘贴系统7、筒体上料系统8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9电性连接;数控系统2用于控制与之相连的各单元的动作。铝箔上料系统3的输出端与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的输入端相连,铝箔上料系统3用于层叠放置待贴合的铝箔。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的输出端与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的输入端相连,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用于从铝箔上料系统3取用铝箔,且每次取用一张铝箔,并将取用的铝箔输送至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的一侧。气刀设置在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和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之间,当铝箔输送至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的末端时,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的末端设有光电传感器,铝箔到达分离位置时,光电传感器发出信号,气刀通气,强力气流吹开离型纸,被分离的离型纸由离型纸分离板吸附并移除,剥除离型纸后的铝箔输送至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数控系统(2)、铝箔上料系统(3)、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气刀、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压料系统(6)、铝箔粘贴系统(7)、筒体上料系统(8)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9);/n所述铝箔上料系统(3)、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压料系统(6)、铝箔粘贴系统(7)、筒体上料系统(8)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9)固定在所述机体(1)上;/n所述数控系统(2)分别与铝箔上料系统(3)、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气刀、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铝箔粘贴系统(7)、筒体上料系统(8)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9)连接;/n所述铝箔上料系统(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气刀设置在所述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和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之间;所述压料系统(6)设置在所述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的末端;所述筒体上料系统(8)的末端与所述筒体定向滚轮系统(9)连接;所述铝箔粘贴系统(7)与所述压料系统(6)及所述筒体定向滚轮系统(9)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数控系统(2)、铝箔上料系统(3)、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气刀、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压料系统(6)、铝箔粘贴系统(7)、筒体上料系统(8)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9);
所述铝箔上料系统(3)、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压料系统(6)、铝箔粘贴系统(7)、筒体上料系统(8)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9)固定在所述机体(1)上;
所述数控系统(2)分别与铝箔上料系统(3)、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气刀、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铝箔粘贴系统(7)、筒体上料系统(8)及筒体定向滚轮系统(9)连接;
所述铝箔上料系统(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气刀设置在所述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和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之间;所述压料系统(6)设置在所述第二铝箔输送系统(5)的末端;所述筒体上料系统(8)的末端与所述筒体定向滚轮系统(9)连接;所述铝箔粘贴系统(7)与所述压料系统(6)及所述筒体定向滚轮系统(9)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上料系统(3)包括:料盒(31)、导向槽、压块(34)及伸缩机构(35);
所述导向槽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导向槽(32)和右导向槽(33),所述左导向槽(32)和右导向槽(33)固定在所述料盒(31)内侧;所述压块(34)设置在所述左导向槽(32)和右导向槽(33)之间,所述压块(34)的下端与所述料盒(31)的底板相对设置,所述压块(34)的上端通过所述伸缩机构(35)与所述料盒(31)的上端连接;所述料盒(31)的底板开设有出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箔输送系统(4)包括:第一电机、送料凸轮(41)及第一真空输送辊(42);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送料凸轮(41)连接,所述送料凸轮(41)设置在所述料盒(31)底板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一真空输送辊(42)设置在所述凸轮的一侧,所述第一真空输送辊(42)的上端面与所述料盒(31)底部的开口平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琦李习金刘襄桥桂全胜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海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