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白炭黑改性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57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白炭黑改性的设备,属于白炭黑改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釜体、釜体顶端的进料口、釜体底端的出料口、机架和位于机架上的电机,还包括位于釜体内部与电机输出轴端连接的搅拌轴和垂直分布在搅拌轴上的第一至第N组搅拌杆;搅拌轴包括连接电机输出轴端的内主轴和与内主轴上下端一体连接的外从轴,内主轴和外从轴之间设有空腔,内主轴与搅拌杆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搅拌杆长度的折叠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反应釜内搅拌轴结构进行改进,使得搅拌轴在白炭黑改性过程中能起到搅拌作用,在反应过后又能起到清理反应釜内壁的作用,同时对出料口进行搅拌,防止沉淀物料在出料口堆积成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白炭黑改性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白炭黑改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白炭黑改性的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白炭黑内部的聚硅氧、表面的活性硅醇基及其吸附水,使其呈亲水性,而且白炭黑表面存在羟基,表面能较大易凝聚,因而在橡胶硫化系统中,未改性的白炭黑不能很好地在聚合物中分散,聚合物之间很难形成偶联键,从而降低硫化效率和补强性能。白炭黑的表面改性是利用一定的化学物质通过一定的工艺方法使白炭黑的表面羟基与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消除或减少其表面活性硅醇基的量,增大其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采用湿法对白炭黑进行表面改性,一般需要有机溶剂作为介质,将白炭黑粉体与有机溶剂置于反应釜中,使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反应。现有的反应釜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反应釜的内壁上由于技术问题抛光程度受限,在白炭黑改性过程中,反应釜内壁上容易沾上反应物,难以去除,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白炭黑改性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白炭黑改性的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白炭黑改性的设备,包括釜体(1)、釜体(1)顶端的进料口(2)、釜体(1)底端的出料口(3)、机架(5)和位于机架(5)上的电机(4),其特征在于:/n所述设备还包括位于釜体(1)内部与电机(4)输出轴端连接的搅拌轴(6)和垂直分布在搅拌轴(6)上的第一至第N组搅拌杆(7);/n其中,所述搅拌轴(6)包括连接电机(4)输出轴端的内主轴(61)和与内主轴(61)上下端一体连接的外从轴(62),所述内主轴(61)和外从轴(62)之间设有空腔,所述内主轴(61)与搅拌杆(7)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搅拌杆(7)长度的折叠机构,所述搅拌杆(7)穿过外从轴(62)的内壁通过折叠机构与内主轴(61)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白炭黑改性的设备,包括釜体(1)、釜体(1)顶端的进料口(2)、釜体(1)底端的出料口(3)、机架(5)和位于机架(5)上的电机(4),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包括位于釜体(1)内部与电机(4)输出轴端连接的搅拌轴(6)和垂直分布在搅拌轴(6)上的第一至第N组搅拌杆(7);
其中,所述搅拌轴(6)包括连接电机(4)输出轴端的内主轴(61)和与内主轴(61)上下端一体连接的外从轴(62),所述内主轴(61)和外从轴(62)之间设有空腔,所述内主轴(61)与搅拌杆(7)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搅拌杆(7)长度的折叠机构,所述搅拌杆(7)穿过外从轴(62)的内壁通过折叠机构与内主轴(61)连接,且所述折叠机构的顶端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5)内部;
所述搅拌杆(7)的末端设有搅拌板(8),搅拌板(8)包括增大搅拌漩涡的板部(81)和用于清理釜体(1)内壁的刀部(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白炭黑改性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套在内主轴(61)上的第一至第N组活动圈(91)和活动圈(91)下端的套筒(92)以及斜杆(93),所述斜杆(9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活动圈(91)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搅拌杆(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白炭黑改性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除第N组搅拌杆(7)连接的第N组活动圈(91)下端的套筒(92)外,每组搅拌杆(7)连接的活动圈(91)下端的套筒(92)底端位于垂直下一组搅拌杆(7)连接的活动圈(91)的上端,第N组搅拌杆(7)连接的第N组活动圈(91)下端的套筒(92)底端通过弹簧连接有限位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白炭黑改性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从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幼强吴君苏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凤阳赛吉元无机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