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淀硫酸钡连续化合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57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沉淀硫酸钡连续化合反应器,其包括硝水进料管、钡卤水进料管、排料管、罐体及搅拌机构,所述罐体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硝水进料管插设于第一通孔内且可相对于罐体上下移动,所述罐体下方开设有第二通孔,钡卤水进料管插设于第二通孔内,钡卤水进料管管口位于硝水进料管管口正下方且钡卤水进料管管口与硝水进料管管口相对,所述罐体底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排料管插设于第三通孔内,搅拌机构与罐体固定且对罐体内的液体进行搅拌,通过改变硝水进料管及钡卤水进料管管口之间的距离,进而控制硫酸钡颗粒尺寸及其粒径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淀硫酸钡连续化合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沉淀硫酸钡连续化合反应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制硫酸钡颗粒尺寸及其粒径分布的沉淀硫酸钡连续化合反应器。
技术介绍
芒硝法沉淀硫酸钡的化合过程极为重要,是控制粒径大小、粒径分布的关键步骤。不同的颗粒尺度及其分布形态的硫酸钡应用领域也大相径庭。因此能够精确控制硫酸钡生成颗粒尺寸及其分布形态,是芒硝法生成硫酸钡行业数十年来追逐的梦想。此前行业使用的反应器主要有间歇反应釜和溜槽式反应器两种。反应釜间歇生产硫酸钡,将硝水(25%硫酸钠水溶液)和钡卤水(13%硫化钡水溶液),分别用两个加料管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初期粒径小,随着反应釜内料浆增多,加入的原料浓度被料浆分散稀释,反应速度减慢,生成颗粒变大。最后获得的产品粒径分布宽泛,颗粒大小随机性大,难以获得稳定的产品。溜槽式反应器,采用一个溜槽,将硝水和钡卤水放入溜槽中,连续反应获得硫酸钡颗粒。粒径分布比反应釜要好些,但稳定性差,尤其小颗粒占比很大,产品分散性显著降低,粒径分布图重复性低,难以准确控制。其原因为溜槽中物料流动形态不稳定,靠近边缘的流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淀硫酸钡连续化合反应器,其包括硝水进料管(1)、钡卤水进料管(2)、排料管(3)、罐体(4)及搅拌机构(5),其特征在于:/n所述罐体(4)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硝水进料管(1)插设于第一通孔内且可相对于罐体(4)上下移动;/n所述罐体(4)下方开设有第二通孔,钡卤水进料管(2)插设于第二通孔内,钡卤水进料管(2)管口位于硝水进料管(1)管口正下方且钡卤水进料管(2)管口与硝水进料管(1)管口相对;/n所述罐体(4)底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排料管(3)插设于第三通孔内;/n搅拌机构(5)与罐体(4)固定且对罐体(4)内的液体进行搅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淀硫酸钡连续化合反应器,其包括硝水进料管(1)、钡卤水进料管(2)、排料管(3)、罐体(4)及搅拌机构(5),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4)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硝水进料管(1)插设于第一通孔内且可相对于罐体(4)上下移动;
所述罐体(4)下方开设有第二通孔,钡卤水进料管(2)插设于第二通孔内,钡卤水进料管(2)管口位于硝水进料管(1)管口正下方且钡卤水进料管(2)管口与硝水进料管(1)管口相对;
所述罐体(4)底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排料管(3)插设于第三通孔内;
搅拌机构(5)与罐体(4)固定且对罐体(4)内的液体进行搅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硫酸钡连续化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5)包括伺服电机(51)、转动杆(52)及多片扇叶(53),伺服电机(51)固定于罐体(4)顶部,伺服电机(51)输出端穿过罐体(4)与转动杆(52)固定,转动杆(52)与罐体(4)底部垂直,多片扇叶(53)均固定于转动杆(52)上,扇叶(5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45°,伺服电机(51)可改变多片扇叶(53)的转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硫酸钡连续化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硝水进料管(1)内硝水流速为0.7m/s,硝水进料管(1)流出段管口直径不小于10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盛龙赵国旗赵卓成付荣华彭斌陈瑶
申请(专利权)人:帕特克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