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搅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56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伸缩搅拌器,包括电机、伸缩杆和搅拌头,所述伸缩杆包括上杆体、紧固套和下杆体,所述上杆体的顶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端部相连接而下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上杆体的底面设有盲孔且盲孔的开口处外沿均匀设有若干片金属片,所述紧固套的中央设有通孔,所述紧固套的下端设有缩口且缩口之上的通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下杆体的底端与搅拌头相连接而顶端在穿过通孔后伸入盲孔内,所述紧固套螺纹固定在上杆体上并压迫若干片金属片沿着缩口移动而逐渐紧贴在下杆体的外壁上,无需拧动大段的螺纹,长度调节方便,搅拌叶拆装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搅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搅拌器的
,特别是一种可伸缩搅拌器的

技术介绍
堆积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其根本目的在于研究如何在体积有限的空间内尽量多地放置物体。影响堆积密度的因素很多,例如颗粒的形状、粒径和分布,颗粒间的摩擦系数以及颗粒表面的湿度等。研究显示,颗粒粒径比越大,堆积密度越大,大颗粒质量分数越多,堆积密度越大,当大颗粒的质量分数为73.4%,颗粒的堆积密度可达到最大为0.86。搅拌器在结晶釜内的搅拌情况,如搅拌深度、速度、范围和桨叶形状等等,会影响结晶的颗粒大小。通过改变结晶釜内搅拌器的搅拌情况,可以有效控制产物的结晶状态。在现有的搅拌器中,搅拌桨通常是螺纹固定在支撑块底端的,因此搅拌桨的拆装和长度调整均是通过控制搅拌桨旋入固定块内螺纹孔的深度而实现的,常常需要扭动搅拌桨很长一段距离,较为麻烦。并且,由于搅拌叶固定在搅拌杆的底端,因此每更换一次搅拌叶的叶型,均需要更换一次搅拌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伸缩搅拌器,无需拧动大段的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伸缩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伸缩杆(2)和搅拌头(3),所述伸缩杆(2)包括上杆体(21)、紧固套(22)和下杆体(23),所述上杆体(21)的顶端与电机(1)的输出轴端部相连接而下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211),所述上杆体(21)的底面设有盲孔(213)且盲孔(213)的开口处外沿均匀设有若干片金属片(212),所述紧固套(22)的中央设有通孔(223),所述紧固套(22)的下端设有缩口(222)且缩口(222)之上的通孔(223)内壁上设有内螺纹(221),所述下杆体(23)的底端与搅拌头(3)相连接而顶端在穿过通孔(223)后伸入盲孔(213)内,所述紧固套(22)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伸缩杆(2)和搅拌头(3),所述伸缩杆(2)包括上杆体(21)、紧固套(22)和下杆体(23),所述上杆体(21)的顶端与电机(1)的输出轴端部相连接而下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211),所述上杆体(21)的底面设有盲孔(213)且盲孔(213)的开口处外沿均匀设有若干片金属片(212),所述紧固套(22)的中央设有通孔(223),所述紧固套(22)的下端设有缩口(222)且缩口(222)之上的通孔(223)内壁上设有内螺纹(221),所述下杆体(23)的底端与搅拌头(3)相连接而顶端在穿过通孔(223)后伸入盲孔(213)内,所述紧固套(22)螺纹固定在上杆体(21)上并压迫若干片金属片(212)沿着缩口(222)移动而逐渐紧贴在下杆体(23)的外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212)靠近盲孔(213)中轴线的一侧设有粗糙纹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杆体(23)的外径与盲孔(213)的内径相适应,所述缩口(222)开口处的内径与下杆体(23)的外径相适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头(3)包括支撑盘(31)和搅拌叶(32),所述支撑盘(3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付俊董工兵殷建根魏现飞胡文俊曾静叶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化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