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279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包括主线束,主线束上设置有若干分支线束,分支线束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插接件,主线束上且位于分支线束之间设置有若干固定组件;其中,主线束和分支线束均包括护套层,护套层的内侧设置有散热层,散热层的内侧设置有阻燃层,阻燃层的内侧设置有包带层,包带层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屏蔽层,屏蔽层的内侧均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内侧设置有线芯,包带层的内侧且位于屏蔽层之间设置有填充层。有益效果:不仅可以在实现对主线束的安装与固定,而且还可以根据固定需求来实现对固定组件的调节,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于发动机线束的安装固定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
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
技术介绍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其作用是传输汽车上的信号和电能,按照控制单元的不同,可以分为汽车门线束、仪表台板线束、驾驶室线束、发动机线束等。其中,发动机线束主要为发动机供电并连接控制电路,如果发动机线束出现问题,将导致发动机运转不良,带来安全行车隐患。专利号CN203103707U公开了一种抗干扰高灵敏度汽车发动机线束,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发动机线束因信号传递易受干扰、控制不稳定而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但是,该线束通过塑料卡扣的方式对主线束进行固定,且该卡扣固定设置于主线束上,从而使得卡扣的位置不能根据固定需求来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其不能很好地满足于主线束的固定需求。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包括主线束,主线束上设置有若干分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线束(1),所述主线束(1)上设置有若干分支线束(2),且所述分支线束(2)的一端均与所述主线束(1)连接,所述分支线束(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插接件(3),所述主线束(1)上且位于所述分支线束(2)之间设置有若干固定组件(4);/n其中,所述主线束(1)和所述分支线束(2)均包括护套层(5),所述护套层(5)的内侧设置有散热层(6),所述散热层(6)的内侧设置有阻燃层(7),所述阻燃层(7)的内侧设置有包带层(8),所述包带层(8)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屏蔽层(9),所述屏蔽层(9)的内侧均设置有绝缘层(10),所述绝缘层(10)的内侧设置有线芯(1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线束(1),所述主线束(1)上设置有若干分支线束(2),且所述分支线束(2)的一端均与所述主线束(1)连接,所述分支线束(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插接件(3),所述主线束(1)上且位于所述分支线束(2)之间设置有若干固定组件(4);
其中,所述主线束(1)和所述分支线束(2)均包括护套层(5),所述护套层(5)的内侧设置有散热层(6),所述散热层(6)的内侧设置有阻燃层(7),所述阻燃层(7)的内侧设置有包带层(8),所述包带层(8)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屏蔽层(9),所述屏蔽层(9)的内侧均设置有绝缘层(10),所述绝缘层(10)的内侧设置有线芯(11),所述包带层(8)的内侧且位于所述屏蔽层(9)之间设置有填充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层(5)的表面交错设置有若干防滑纹(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秦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