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刷自动埋线多工位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23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刷自动埋线多工位一体机,涉及碳刷加工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碳刷自动埋线装置在对碳刷进行埋线的过程中,铜粉会散落在输送轨道上,吹气装置将输送轨道上多余的铜粉吹走使得铜粉散落在工作台上,导致铜粉浪费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顺次设置有上料机构、输送轨道、钻孔装置和埋线切线装置;工作台位于埋线切线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吹气装置;工作台位于埋线切线装置远离吹气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吸风管,吸风管连接有收集管,收集管连通有提供负压吸附力的负压源,收集管中设置有过滤布袋。达到了能够对散落在输送轨道上的铜粉进行收集以便于再次利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刷自动埋线多工位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碳刷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碳刷自动埋线多工位一体机。
技术介绍
碳刷也叫电刷,应用材质主要有石墨,浸脂石墨,金属(含铜,银)石墨,其作为一种滑动接触件,在许多电气设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碳刷是电动机或发电机或其他旋转机械的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之间传递能量或信号的装置,它一般是纯碳加凝固剂制成,外型一般是方块,卡在金属支架上,里面有弹簧把它紧压在转轴上,电机转动的时候,将电能通过换相器输送给线圈,由于其主要成分是碳,称为碳刷,它是易磨损的,需要定期维护更换,并清理积碳。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45384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碳刷自动埋线机,包括机架,机架一侧设有振动盘,机架上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上安装有输送轨道,输送轨道的一侧安装有打孔装置、埋线切线装置和磨削装置,输送轨道在打孔装置的正下方处设有凸起的阶梯块;磨削装置安装在输送轨道的末端,磨削装置由电机、磨削头和夹持头组成,电机水平安装在机架上,电机上固定有磨削头,电机的一侧安装有可夹持碳刷的夹持头,夹持头上设有限位块。在输送轨道上设有的阶梯块,可以使输送到打孔装置下方的碳刷半成品沿着阶梯块向上抬起高出输送轨道上的其他产品,在夹持头上设置限位块,则能够更好得夹持碳刷,使其在进行磨削时能够精确磨削、不偏移。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碳刷自动埋线装置在对碳刷进行埋线的过程中,多余的铜粉会散落在输送轨道上,吹气装置将输送轨道上多余的铜粉吹走使得铜粉散落在工作台上,导致铜粉的浪费,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刷自动埋线多工位一体机,其具有能够对散落在输送轨道上的铜粉进行收集以便于再次利用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碳刷自动埋线多工位一体机,包括工作台、上料机构、输送轨道、钻孔装置和埋线切线装置;所述上料机构、输送轨道、钻孔装置和埋线切线装置均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位于埋线切线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吹气装置;所述工作台位于埋线切线装置远离吹气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连接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连通有提供负压吸附力的负压源,所述收集管中设置有过滤布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压源提供一个负压的吸附力,将吹气装置吹气的铜粉吹送至吸风管和收集管;由于收集管中固定的过滤布袋能够对吸附的铜粉进行过滤和收集,从而便于铜粉的回收利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布袋位于开口的一端设置有与收集管相适配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外侧壁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固定簧片,所述收集管内侧壁设置有可与固定簧片卡接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簧片卡接入卡槽中,能够将过滤布袋快速固定在收集管中,从而便于对吸附的铜粉进行收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远离负压源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压缩固定簧片的导向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的设置便于在固定框进行拆卸时对固定簧片进行抵接,从而使得固定簧片能够被挤压,在转动之后能够从卡槽中脱出,便于固定框的快速拆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管位于卡槽靠近负压源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直径大于收集管的直径,所述安装管底部螺纹连接有封闭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管的设置便于将固定框和过滤布袋从收集管靠近负压源的一端安装进收集管中而无需拆卸整个收集管;而封闭盖的设置便于对安装管进行封闭,从而保证负压的吸附力都施加在收集管和吸风管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盖朝向收集管的一端内侧壁上设置有磁性件,所述过滤布袋远离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可与磁性件磁性相吸的吸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布袋上的吸附件与封闭盖上的磁性件相吸附,从而能够将过滤布袋远离固定框的一端固定在封闭盖上,一方面防止过滤布袋随风摆动,另一方面对铜粉起到引导的作用,便于铜粉落入安装管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框内侧壁沿其径向设置有握持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杆的设置便于对固定框进行操作,便于推拉固定框或者转动固定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位于输送轨道远离上料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磨削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将工件从输送轨道夹持至磨削装置磨削的夹持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装置的设置便于将输送轨道上安装好的碳刷夹持至磨削装置处磨削,并在磨削之后将碳刷取下实现自动下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位于磨削装置与输送轨道端部之间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工作台位于导料板远离输送轨道的一端设置有收集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料板的设置便于碳刷在重力的作用下滚落至收集框中收集,从而能够对安装好的碳刷进行合理收集规整,无需后期操作人员逐个捡拾。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了吸风管、收集管、负压源和过滤布袋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产生便于对铜粉进行收集利用的效果;2、采用了固定框、固定簧片、卡槽、导向面、安装管、封闭盖、磁性件、吸附件和握持杆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产生便于固定框的快速固定和快速拆卸的效果;3、采用了磨削装置、夹持装置、导料板和收集框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产生便于对碳刷进行磨削和收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碳刷自动埋线多工位一体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现埋线切线装置处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现收集管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11、上料机构;111、振动盘;112、上料推杆;12、输送轨道;13、钻孔装置;14、埋线切线装置;15、吹气装置;2、吸风管;21、收集管;211、卡槽;212、导向面;22、负压源;3、过滤布袋;31、固定框;311、固定簧片;312、握持杆;32、吸附件;4、安装管;41、封闭盖;410、橡胶环垫;411、磁性件;5、磨削装置;51、夹持装置;511、电动推杆;512、气动手指;6、导料板;61、收集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碳刷自动埋线多工位一体机,参照图1,其包括工作台1、上料机构11、输送轨道12、钻孔装置13和埋线切线装置14;上料机构11、钻孔装置13和埋线切线装置14顺次固定在工作台1沿输送轨道12的长度方向上,上料机构11包括振动盘111和固定在输送轨道12一端的上料推杆112,上料推杆112为气动推杆。参照图1和图2,工作台1位于埋线切线装置14的一侧固定有吹气装置15,吹气装置15固定在埋线切线装置14一侧的气缸上。工作台1位于埋线切线装置14远离吹气装置15的一侧固定有吸风管2,吸风管2朝向埋线切线装置14的一端正对埋线处,吸风管2连接有收集管21,吸风管2为圆型金属定型软管,收集管21为圆型金属管,收集管21连通有提供负压吸附力的负压源22,负压源22为负压气泵,负压气泵提供一个负压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刷自动埋线多工位一体机,包括工作台(1)、上料机构(11)、输送轨道(12)、钻孔装置(13)和埋线切线装置(14);所述上料机构(11)、输送轨道(12)、钻孔装置(13)和埋线切线装置(14)均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工作台(1)位于埋线切线装置(14)的一侧设置有吹气装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位于埋线切线装置(14)远离吹气装置(15)的一侧设置有吸风管(2),所述吸风管(2)连接有收集管(21),所述收集管(21)连通有提供负压吸附力的负压源(22),所述收集管(21)中设置有过滤布袋(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刷自动埋线多工位一体机,包括工作台(1)、上料机构(11)、输送轨道(12)、钻孔装置(13)和埋线切线装置(14);所述上料机构(11)、输送轨道(12)、钻孔装置(13)和埋线切线装置(14)均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工作台(1)位于埋线切线装置(14)的一侧设置有吹气装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位于埋线切线装置(14)远离吹气装置(15)的一侧设置有吸风管(2),所述吸风管(2)连接有收集管(21),所述收集管(21)连通有提供负压吸附力的负压源(22),所述收集管(21)中设置有过滤布袋(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自动埋线多工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布袋(3)位于开口的一端设置有与收集管(21)相适配的固定框(31),所述固定框(31)外侧壁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固定簧片(311),所述收集管(21)内侧壁设置有可与固定簧片(311)卡接的卡槽(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刷自动埋线多工位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11)远离负压源(2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压缩固定簧片(311)的导向面(2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刷自动埋线多工位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强王小清
申请(专利权)人:海门市恒昌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