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簧管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174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簧管继电器,包括绝缘外壳、常开干簧管及线圈,所述常开干簧管与漏试高压侧电连接,所述线圈与控制侧电连接,所述线圈构成所述常开干簧管的驱动线圈;所述常开干簧管及线圈环氧胶封在所述绝缘外壳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常开干簧管及线圈整体胶封在绝缘外壳,二者之间隔离效果好,特别适于煤矿井下漏电试验场合,操作人员无需直接操作接触开关外壳,消除了漏电试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簧管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
,具体涉及到一种干簧管继电器。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漏电试验一直采用的是打开开关,即用一只试验电阻(1140V/20KΩ,660V/11KΩ,127V/2KΩ)跨接于任一火线与地线之间,然后送电看上一级馈电开关是否漏电跳闸保护。这样的漏电实验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操作不方便,打开开关接入试验电阻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对人身安全没有明显的隔离点,人员必须直接操作接触开关外壳,对人身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干簧管作为一种常用的控制组件,可以用较小的电流来控制较大的电流,用低电压来控制高电压,用直流电来控制交流电,并可实现控制电路与被控制电路的隔离,在自动控制、遥控、保护电路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干簧管在矿用设备漏电试验应用较少,缺少相应的产品,需要对现有的干簧管作适应性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试验电阻在矿用设备漏电试验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簧管继电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干簧管继电器,包括绝缘外壳、常开干簧管及线圈,所述常开干簧管与漏试高压侧电连接,所述线圈与控制侧电连接,所述线圈构成所述常开干簧管的驱动线圈;所述常开干簧管及线圈环氧胶封在所述绝缘外壳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常开干簧管及线圈整体胶封在绝缘外壳,二者之间隔离效果好,特别适于煤矿井下漏电试验场合,操作人员无需直接操作接触开关外壳,消除了漏电试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优选的:所述线圈并接有二极管,所述二极管也胶封在所述绝缘外壳内。优选的:所述常开干簧管与多个漏试高压侧并接。优选的:所述绝缘外壳内设有多个独立的所述常开干簧管,分别与漏试高压侧一一对应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常开干簧管与线圈的接线端子均胶封在绝缘外壳上。优选的:所述常开干簧管采用螺钉式接线端子。优选的:所述线圈采用插头端子。优选的:所述常开干簧管为耐高压干簧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或四的外形图。绝缘外壳1、常开干簧管2、线圈3、二极管4、螺钉式接线端子5、插头端子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干簧管继电器,包括绝缘外壳1、常开干簧管2及线圈3,所述常开干簧管2与漏试高压侧电连接,所述线圈3与控制侧电连接,所述线圈3构成所述常开干簧管2的驱动线圈;所述常开干簧管2及线圈3环氧胶封在所述绝缘外壳1内部。实施例一,将常开干簧管2及线圈3整体胶封在绝缘外壳1,二者之间隔离效果好,特别适于煤矿井下漏电试验场合,操作人员无需直接操作接触开关外壳,消除了漏电试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另外,常开干簧管2为耐高压干簧管,以满足煤矿井下漏电试验的要求。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所述线圈3并接有二极管4,所述二极管4也胶封在所述绝缘外壳1内。实施例二的线圈3并连二极管4,是为了在断电瞬间给线圈3电感产生的感生电动势提供一个泄放通道,以免瞬间高压损坏控制侧上的其他元器件。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所述常开干簧管2与多个漏试高压侧并接。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所述绝缘外壳1内设有多个独立的所述常开干簧管2,分别与漏试高压侧一一对应电连接。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都能通过一个干簧管继电器对多台设备进行漏电试验,简化了漏电试验的装置和电路。实施例三中,如图5所示:所述常开干簧管2与线圈3的接线端子均胶封在绝缘外壳1上;所述常开干簧管2采用螺钉式接线端子5;所述线圈3采用插头端子6。实施例三根据漏试高压侧、控制侧的情况选择不同方式的接线端子,以满足需求,而且线圈3采用插头端子6也能确保与常开干簧管2的相互隔离。另外,相邻的螺钉式接线端子5之间也设置有绝缘隔板,以保证相互间漏电试验的独立性。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簧管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外壳(1)、常开干簧管(2)及线圈(3),所述常开干簧管(2)与漏试高压侧电连接,所述线圈(3)与控制侧电连接,所述线圈(3)构成所述常开干簧管(2)的驱动线圈;所述常开干簧管(2)及线圈(3)环氧胶封在所述绝缘外壳(1)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簧管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外壳(1)、常开干簧管(2)及线圈(3),所述常开干簧管(2)与漏试高压侧电连接,所述线圈(3)与控制侧电连接,所述线圈(3)构成所述常开干簧管(2)的驱动线圈;所述常开干簧管(2)及线圈(3)环氧胶封在所述绝缘外壳(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簧管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3)并接有二极管(4),所述二极管(4)也胶封在所述绝缘外壳(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簧管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开干簧管(2)与多个漏试高压侧并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陈国辉卞立槽陈佳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双京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