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式同步检查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67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数字式同步检查继电器,包括壳体、抗振装置和继电器本体,所述壳体为双层结构且双层壳体间填充有干燥剂,抗振装置包括螺旋弹簧和硅胶壳,螺旋弹簧固定设于壳体内外侧之间,硅胶壳设于壳体内壁且继电器本体设于硅胶壳内;继电器本体连接有预稳电路且包括稳压电路、控制开关和检测比较器,控制开关两端分别连接稳压电路输出端和检测比较器输入端,继电器本体上设有出口继电器板且设有多个电源接口、常断接口和常闭接口,稳压电路输入端分别通过电源接口连接有系统侧电源和待并侧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抗振强度高,抗电磁干扰,避免振动和电压波动引起的继电器误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式同步检查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数字式同步检查继电器。
技术介绍
同步检查继电器是在系统侧和待并侧各取一相电压,把两个电压向量尾部相连,在这两个向量的头部接上一个电压继电器,反映出两个向量的差值。只有电压幅值、频率、相位都符合要求,两侧的电压向量几乎重回,同步检查继电器才能保持释放状态,接通合闸回路,此时只要手动或自动合闸,发出合闸脉冲,就可以完成同期并列。现有技术中,继电器由电压转换器将系统侧和待并侧输入交流电压转换为小信号电压,再结合实际电压采样值进行电压、相角整定计算,而输入电压初始接入时存在电压波动现象,尤其导致转换后的小信号电压差值不可靠,易导致常开接点和常断接点在导通和断开之间频繁来回切换,容易导致合闸误动作;且输入电压通过接口插拔或受到冲击发生振动时,同样易导致合闸误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字式同步检查继电器,增设抗振装置和预稳电路,避免振动和电压波动引起继电器误动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字式同步检查继电器,包括壳体、抗振装置和继电器本体,所述壳体为双层结构且双层壳体间填充有干燥剂,抗振装置包括螺旋弹簧和硅胶壳,螺旋弹簧固定设于壳体内外侧之间,硅胶壳设于壳体内壁且继电器本体设于硅胶壳内;继电器本体连接有预稳电路且包括稳压电路、控制开关和检测比较器,控制开关两端分别连接稳压电路输出端和检测比较器输入端,继电器本体上设有出口继电器板且设有多个电源接口、常断接口和常闭接口,稳压电路输入端分别通过电源接口连接有系统侧电源和待并侧电源。优先地,稳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调整管、续流二极管和滤波电路,调整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连接电源接口正极和续流二极管阴极。优先地,滤波电路包括电感线圈和电容且分别连接续流二极管的阴极和阳极,电感线圈和电容的连接点连接稳压电路输出端正极,电源接口负极、续流二极管阳极和电容另一端连接稳压电路输出端负极。优先地,检测比较器包括555定时器且一接口连接有电阻并连接有滑动变阻,多次检测电压值以便确定电源电压稳定性。优先地,继电器本体还包括电压转换器、滤波器和单片机控制芯片并依次连接,电压转换器连接检测比较器输出端。优先地,单片机控制芯片分别连接有计算整定模块和计时器并通过出口继电器板连接常断接口和常闭接口。优先地,计时器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优先地,多个螺旋弹簧长度和拉力均相同。优先地,壳体外层采用纳米复合材质。优先地,干燥剂采用天然纤维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系统侧电源和待并侧电源分别插入对应电源接口并连接稳压电路实现稳压,稳压电路连接控制开关后连接检测比较器,控制开关由单片机控制芯片控制计时器并定时从稳压电路输出端获取电压值并输入检测比较器进行比较,单片机控制芯片中设置预定比较次数,经多次比较且采样值相同达到预定次数后,闭合控制开关进行电源连接,避免电压波动造成常断接口和常闭接口频繁导通、闭合,造成误动作;2.抗振装置包括螺旋弹簧和硅胶层,大幅度减轻继电器冲击力量以免使继电器本体发生误动作,且外壳采用纳米复合材质抗电磁干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壳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继电器本体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预稳电路连接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壳体,11.干燥剂,2.抗振装置,21.螺旋弹簧,22.硅胶壳,3.继电器本体,31.出口继电器板,311.电源接口,312.常断接口,313.常闭接口,32.电压转换器,33.滤波器,34.单片机控制芯片,341.计算整定模块,342.计时器,4.预稳电路,41.稳压电路,42.控制开关,43.检测比较器,431.555定时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数字式同步检查继电器,包括壳体1、抗振装置2和继电器本体3,所述壳体1为双层结构且双层壳体1间填充有干燥剂11且采用天然纤维材质,增加继电器本体3的防潮能力,以免出现爬电现象,抗振装置2包括螺旋弹簧21和硅胶壳22,螺旋弹簧21固定设于壳体1内外侧之间且长度和拉力均相同,硅胶壳22设于壳体1内壁且继电器本体3设于硅胶壳22内,配合螺旋弹簧21共同提高继电器本体3的抗振能力,避免振动造成继电器误动作,壳体1外层采用纳米复合材质,以便抗电磁干扰。如图2所示,继电器本体3连接有预稳电路4且包括稳压电路41、控制开关42和检测比较器43,控制开关42两端分别连接稳压电路41输出端和检测比较器43输入端,继电器本体3上设有出口继电器板31且设有多个电源接口311、常断接口312和常闭接口313,稳压电路41输入端分别通过电源接口311连接有系统侧电源和待并侧电源;继电器本体3还包括电压转换器32、滤波器33和单片机控制芯片34并依次连接,电压转换器32连接检测比较器43输出端,单片机控制芯片34分别连接有计算整定模块341和计时器342并通过出口继电器板31连接常断接口312和常闭接口313,计时器342连接所述控制开关42。如图3所示,T为调整管,D为续流二极管,L为电感线圈,C1为电容一,U1分别连接电源接口311正负两极,稳压电路41包括依次连接的调整管T、续流二极管D和滤波电路,调整管T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连接电源接口311正极和续流二极D管阴极,滤波电路包括电感线圈L和电容C1且分别连接续流二极管D的阴极和阳极,电感线圈L和电容C1的连接点连接稳压电路41输出端正极,电源接口311负极、续流二极管D阳极和电容另一端连接稳压电路41输出端负极,检测比较器43包括555定时器431且一接口连接有电阻并连接有滑动变阻,多次检测电压值以便确定电源电压稳定性。如图2-3所示,系统侧电源和待并侧电源分别插入电源接口311后连接稳压电路41,稳压电路41为串联开关型稳压电路41,即降压型电路,分别通过调整管T和续流二极管D的导通和截止,使电感线圈L和电容C1进行充电、放电来实现稳压,单片机控制芯片34设定预定时间和预定次数,使控制开关42导通实现电压值采样并输入检测比较器43进行比较,经多次比较且采样值相同达到预定次数后,闭合控制开关42进行电源连接,避免电压波动造成常断接口312和常闭接口313频繁导通、闭合,造成误动作;之后通过电压转换器32将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小信号电压,并通过计算整定模块341进行电压幅值、相角的计算、整定,并根据计算结果操作常闭接口313和常断接口312。本技术的优点:结构紧凑,抗振强度高,抗电磁干扰,避免振动和电压波动引起的继电器误动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字式同步检查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抗振装置和继电器本体,所述壳体为双层结构且双层壳体间填充有干燥剂,抗振装置包括螺旋弹簧和硅胶壳,螺旋弹簧固定设于壳体内外侧之间,硅胶壳设于壳体内壁且继电器本体设于硅胶壳内;继电器本体连接有预稳电路且包括稳压电路、控制开关和检测比较器,控制开关两端分别连接稳压电路输出端和检测比较器输入端,继电器本体上设有出口继电器板且设有多个电源接口、常断接口和常闭接口,稳压电路输入端分别通过电源接口连接有系统侧电源和待并侧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式同步检查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抗振装置和继电器本体,所述壳体为双层结构且双层壳体间填充有干燥剂,抗振装置包括螺旋弹簧和硅胶壳,螺旋弹簧固定设于壳体内外侧之间,硅胶壳设于壳体内壁且继电器本体设于硅胶壳内;继电器本体连接有预稳电路且包括稳压电路、控制开关和检测比较器,控制开关两端分别连接稳压电路输出端和检测比较器输入端,继电器本体上设有出口继电器板且设有多个电源接口、常断接口和常闭接口,稳压电路输入端分别通过电源接口连接有系统侧电源和待并侧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式同步检查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稳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调整管、续流二极管和滤波电路,调整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连接电源接口正极和续流二极管阴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式同步检查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滤波电路包括电感线圈和电容且分别连接续流二极管的阴极和阳极,电感线圈和电容的连接点连接稳压电路输出端正极,电源接口负极、续流二极管阳极和电容另一端连接稳压电路输出端负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福明黄立军樊陶孙立平张唐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明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