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混合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146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混合电缆,包括线体、外护套、抗压层、抗静电层、轧纹、阻水带、撕裂绳、线芯、阻水砂、光纤、松套管、导体、绝缘层,所述线体包括外护套、抗压层、抗静电层、轧纹、阻水带、撕裂绳,所述线芯布置在线体的内部,所述松套管布置在线芯的外围,所述光纤布置在松套管的内部,所述阻水砂布置在线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适用在不同的通信系统,如3g、4g移动无线、有线电视网络,可以布置在室内、外、广播、不同基站、无线节点、RFOG节点等其他场所,可以提供宽带接入。避免二次接线,具有外径小、轻量级、低成本、良好的弯曲性能和横向压力,线体能够起到防水、抗压、绝缘、防静电的功能,延长了使用寿命,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混合电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电混合电缆。
技术介绍
光电混合电缆是指适用于宽带接入网系统中作传输线,是一种新型的接入方式,它集光纤、输电铜线于一体,可以解决宽带接入、设备用电、信号传输的问题,光电复合低压电缆(简称光电混合电缆)因其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电缆结构的复杂性,但只要有合理的结构设计就可以更好地实现和满足复合缆的功能,并在符合制造标准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混合电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电混合电缆,包括线体、外护套、抗压层、抗静电层、轧纹、阻水带、撕裂绳、线芯、阻水砂、光纤、松套管、导体、绝缘层,所述线体包括外护套、抗压层、抗静电层、轧纹、阻水带、撕裂绳,所述外护套包裹在线体的外侧,所述抗压层包裹在外护套的内侧,所述轧纹通过抗静电层粘接在抗压层的内侧,所述阻水带布置在轧纹的内侧,所述撕裂绳布置在阻水带的内部,所述线芯布置在线体的内部,所述松套管布置在线芯的外围,所述光纤布置在松套管的内部,所述导体布置在线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混合电缆,包括线体(1)、外护套(2)、抗压层(3)、抗静电层(4)、轧纹(5)、阻水带(6)、撕裂绳(7)、线芯(8)、阻水砂(9)、光纤(10)、松套管(11)、导体(12)、绝缘层(13),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1)包括外护套(2)、抗压层(3)、抗静电层(4)、轧纹(5)、阻水带(6)、撕裂绳(7),所述外护套(2)包裹在线体(1)的外侧,所述抗压层(3)包裹在外护套(2)的内侧,所述轧纹(5)通过抗静电层(4)粘接在抗压层(3)的内侧,所述阻水带(6)布置在轧纹(5)的内侧,所述撕裂绳(7)布置在阻水带(6)的内部,所述线芯(8)布置在线体(1)的内部,所述松套管(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混合电缆,包括线体(1)、外护套(2)、抗压层(3)、抗静电层(4)、轧纹(5)、阻水带(6)、撕裂绳(7)、线芯(8)、阻水砂(9)、光纤(10)、松套管(11)、导体(12)、绝缘层(13),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1)包括外护套(2)、抗压层(3)、抗静电层(4)、轧纹(5)、阻水带(6)、撕裂绳(7),所述外护套(2)包裹在线体(1)的外侧,所述抗压层(3)包裹在外护套(2)的内侧,所述轧纹(5)通过抗静电层(4)粘接在抗压层(3)的内侧,所述阻水带(6)布置在轧纹(5)的内侧,所述撕裂绳(7)布置在阻水带(6)的内部,所述线芯(8)布置在线体(1)的内部,所述松套管(11)布置在线芯(8)的外围,所述光纤(10)布置在松套管(11)的内部,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业平唐杰冯锦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讯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