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138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缆,包括由多个第一线芯和多个第二线芯构成的缆芯,第一线芯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导体、绝缘层和分屏蔽,第二线芯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二导体和内衬层,多个第一线芯绞合设置,多个第二线芯绞合在第一线芯的外侧,内防护层外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缆芯轴线相互平行的第一滑块,外防护层内测设置有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提高电缆的抗扭性,在电缆受到扭转、弯曲,电缆在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槽与第二滑块相互作用,便于有效降低电缆中存在的扭劲,从而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缆。
技术介绍
由于近年来,污染日益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日益增多的今天,新能源、绿色出行渐渐成为一种新生活方式,电动汽车这一新兴产品逐步进入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来,而与之相匹配的充电桩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身边,相应的充电桩电缆也开始出现在电缆人的视野中,所以标准直流(交流)充电桩电缆成为了充电桩的"心脏"。但是充电桩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电缆进行缠绕、拖动,这样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电缆往往容易受到扭转、弯曲而发生形变后,会由于弯曲形变导致电缆内部挤压严重,从而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缆,以致力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全部问题或者之一。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缆,包括由多个第一线芯和多个第二线芯构成的缆芯,所述第一线芯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导体、绝缘层和分屏蔽,所述第二线芯由内至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第一线芯和多个第二线芯构成的缆芯,所述第一线芯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导体(1)、绝缘层(2)和分屏蔽(3),所述第二线芯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二导体(4)和内衬层(5),多个所述第一线芯绞合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线芯绞合在所述第一线芯的外侧,所述缆芯外侧依次包裹有填充层(6)、内防护层(7)、外防护层(8)、总屏蔽(9)、防水层(10)和外护套(11),所述内防护层(7)外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缆芯轴线相互平行的第一滑块(13),所述外防护层(8)内测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块(13)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2)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第一线芯和多个第二线芯构成的缆芯,所述第一线芯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导体(1)、绝缘层(2)和分屏蔽(3),所述第二线芯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二导体(4)和内衬层(5),多个所述第一线芯绞合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线芯绞合在所述第一线芯的外侧,所述缆芯外侧依次包裹有填充层(6)、内防护层(7)、外防护层(8)、总屏蔽(9)、防水层(10)和外护套(11),所述内防护层(7)外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缆芯轴线相互平行的第一滑块(13),所述外防护层(8)内测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块(13)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2)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4),所述第二滑槽(14)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滑块(13)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1)采用多股束绞的镀锡铜导体,多股所述镀锡铜导体内设置有芳纶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天宝陈国林李业胜王敏鲁男子何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通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