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薄壁导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13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薄壁导线,涉及汽车电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导线、抗降解内绝缘层、辐照交联聚烯烃中间绝缘层和氟化聚烯烃外绝缘层,氟化聚烯烃外绝缘层的外侧固定有保护层,保护层的外侧均布安装有多个第一收纳连接机构,保护层的外侧且位于两个第一收纳连接机构之间均安装有第二收纳连接机构,第一收纳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套筒、连接块、螺纹杆、调节把手和装夹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收纳连接机构与第二收纳连接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能够方便收纳,且通过保护层与第一弯折保护套和第二弯折保护套的相互配合,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使得装置的弯折处不容易因磨损而对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薄壁导线
本技术属于汽车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薄壁导线。
技术介绍
在汽车上安装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也就需要更多的提供电力及控制信号的汽车电线,目前的汽车电缆大多是采用一层绝缘层结构,采用的绝缘材料为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辐照交联聚烯烃等,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695812U所公开的一种薄壁汽车电缆,其虽然实现了电缆线的导线外为三层绝缘层结构,内层的抗降解内绝缘层隔离了导线和辐照交联聚烯烃中间绝缘3层,因而导线可以不采用镀锡软铜线也不会发生高温铜催化使聚烯烃绝缘降解的问题,降低了电缆的成本,在辐照交联聚烯烃中间绝缘层外包覆氟化聚烯烃外绝缘层,可以保护辐照交联聚烯烃中间绝缘层以及防止其氧化,也可以提升电缆的其他性能,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但是并未解决现有汽车用薄壁导线往往不太方便收纳,使得使用时遇到导线过长的情况需要使用扎带进行捆绑收纳,且在存放或使用时容易散乱缠绕在一起,以及导线弯折处容易产生磨损,进而对使用寿命造成影响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用薄壁导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薄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薄壁导线,包括导线(1)、抗降解内绝缘层(2)、辐照交联聚烯烃中间绝缘层(3)和氟化聚烯烃外绝缘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聚烯烃外绝缘层(4)的外侧固定有保护层(5),所述保护层(5)的外侧均布安装有多个第一收纳连接机构(6),所述保护层(5)的外侧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收纳连接机构(6)之间均安装有第二收纳连接机构(7);/n所述第一收纳连接机构(6)包括第一连接套筒(8)、连接块(9)、螺纹杆(10)、调节把手(11)和装夹块(12),所述第一连接套筒(8)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的内部均安装有螺纹杆(10),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薄壁导线,包括导线(1)、抗降解内绝缘层(2)、辐照交联聚烯烃中间绝缘层(3)和氟化聚烯烃外绝缘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聚烯烃外绝缘层(4)的外侧固定有保护层(5),所述保护层(5)的外侧均布安装有多个第一收纳连接机构(6),所述保护层(5)的外侧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收纳连接机构(6)之间均安装有第二收纳连接机构(7);
所述第一收纳连接机构(6)包括第一连接套筒(8)、连接块(9)、螺纹杆(10)、调节把手(11)和装夹块(12),所述第一连接套筒(8)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的内部均安装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的顶部固定有调节把手(11),所述螺纹杆(10)的底部安装有装夹块(12),所述第二收纳连接机构(7)包括第二连接套筒(13)和连接片(14),所述第二连接套筒(13)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片(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薄壁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5)与第一连接套筒(8)、保护层(5)与第二连接套筒(13)均为过渡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源达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