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俊专利>正文

一种易冲泡圆珠团茶及其制备、泡制方法以及泡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9054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冲泡圆珠团茶及其制备、泡制方法以及泡制装置。该易冲泡圆珠团茶,包括一体成形的圆球形茶叶叶头及起支撑叶头作用的茶叶叶柄;本圆珠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采摘鲜叶—摊凉—杀青—揉捻—理条—晒干—蒸制—干燥工序;该泡制装置,包括杯体及可拆卸的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自动旋转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定向固梗技术生产的团状型茶叶,松紧度适中,茶叶不打结,冲泡过程中容易散开,嫩叶不会被高温焖坏,茶叶内含物更易渗出;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泡制装置,使得冲泡后茶渣碎片较少,易清理;本泡制装置结构新颖,其固定座可以带动逐步泡开的团茶在水中缓慢转动,使得对团茶的泡制具有赏心悦目的效果,从而提升泡茶、喝茶的品质。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asy brewing round bead tea and its preparation, brewing method and brew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冲泡圆珠团茶及其制备、泡制方法以及泡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易冲泡圆珠团茶及其制备、泡制方法以及泡制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具有本身的喝茶文化,且历史悠久。目前,饮茶和品茶已成为人们日常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在唐宋时期,江南地区茶叶已进入团饼茶的兴盛期,而“普洱茶”加工尚处于“散收无采造法”阶段。明初,江南茶区形成团改散的巨大变革,而普洱茶的生产加工却因边销而继续沿着紧压茶的方向发展。满清入关,随着普洱茶入贡宫廷(以“八色贡茶”为代表)而进入发展鼎盛阶段。近代则逐渐演化成以饼、沱、砖茶为主要形态的普洱紧压茶和普洱散茶。目前市场上的普洱散茶形态不漂亮,饼、沱、砖茶品饮不方便而且其生茶自然后发酵(成品后自然干发酵)陈熟时间长。小沱茶、小茶果虽方便但需将原条茶切碎后成型,而如今,圆珠的形状则是普洱沱茶形状的一种复兴。以前的圆珠团茶都是需要撬过后才开泡的,而现在圆珠团茶的规格则是5-8克,刚好一泡,不需要撬茶。而随着圆珠团茶在保证茶口感不变的情况下,便捷性以及消费特性,被市场消费者迅速认同。但在茶叶冲泡过程中,圆珠不易散开,高温易把外部的嫩叶闷坏,且茶叶散开后缠绕在一起,内质不易充分的渗出,不具美观性。另外,此种圆珠团茶用紫砂壶冲泡后,茶渣较散,易挂于茶壶壁上,不好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易冲泡圆珠团茶,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易冲泡圆珠团茶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易冲泡圆珠团茶的泡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是提供易冲泡圆珠团茶的泡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易冲泡圆珠团茶,包括一体成形的圆球形茶叶叶头及起支撑茶叶叶头作用的茶叶叶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易冲泡圆珠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采摘鲜叶—摊凉—杀青—揉捻—理条—晒干—蒸制—干燥工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鲜叶:采摘茶树上新梢的芽尖及1至2片嫩叶;2)摊凉:将采摘的茶叶在阴凉处摊薄,至原重量的30%-50%;3)杀青:将茶叶投入180-230℃热锅内,采用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的方法杀青5-30min;4)揉捻:将茶叶轻轻冷揉成团,确保茶叶条索的完整度,揉时30-40min;5)理条:把所述成团茶叶打散,再把每根茶叶整理成直条;6)晒干:将所述直条置于阳光下晒干,晒至青毛茶含水量为8-12%;7)蒸制:S1、蒸茶:将茶叶按照茶梗长度进行筛分,相差在2-4mm的茶叶一堆,将茶叶按冲泡的规格称重后,再使用蒸汽将茶叶蒸软后并冷却;S2、理条固定茶梗:将冷却后的茶叶茶梗朝同一方向并理齐后扎紧;S3、定型揉捻:将叶头部分用纱布包裹并搓成圆球,露出茶梗部分把参差不齐的茶梗切齐,得到定型茶叶,所述定型茶叶上部为叶头,下部茶梗部分为叶柄;8)干燥:将所述定型茶叶干燥至其完全失去水分得到目标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圆珠团茶的冲泡方法,将所述圆珠团茶固定于茶壶/茶杯内,用开水冲泡即得。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圆珠团茶的泡制装置,包括杯体,设置在杯体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与杯体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自动旋转组件,自动旋转组件中的转动杆顶部设置有团茶固定座,所述杯体下方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杯体的高度方向设置,自动旋转组件中的升降板侧壁靠近滑槽的位置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置于滑槽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定向固梗技术生产的团状型茶叶,松紧度适中,茶叶不打结,冲泡过程中容易散开,嫩叶不会被高温焖坏,茶叶内含物更易渗出;另外,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圆珠团茶在冲泡时使茶叶全部展开的冲泡时间不大于65s,而传统的冲泡时间为80s,因此,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圆珠团茶较传统方法制备的圆珠团茶更易散开、冲泡,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泡制装置使得茶叶在冲泡过程中茶叶呈现出花瓣绽放状,冲泡后茶渣碎片较少,易清理;2、本专利技术针对不同体质的人配置不同的功能性茶叶,通过在圆珠团茶内部或外部掺入或包裹功能性食品或药品,掺夹的其他茶叶或药品也同时泡开,不仅泡开形态新颖美观,且泡制快捷方便,饮用效果佳;3、本专利技术中易冲泡圆珠团茶的冲泡方法简单,将圆珠团茶的柄固定于茶杯中即可,冲泡时,圆珠缓缓绽放,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圆珠团茶的泡制装置结构新颖,可以将团茶固定在茶杯中逐步冲泡并泡开,并采用独有的自动旋转组件实现团茶在冲泡过程中的便捷的拆卸、固定和自动旋转,使得对团茶的泡制更加的方便,其泡制过程中具有赏心悦目的效果,从而提升泡茶、喝茶的品质;另外,其团茶固定座的转动,使得团茶固定座上的团茶在浸泡过程中自动旋转的效果,通过纯机械结构实现转动,并通过弹簧的储能再释放能量的原理,无需采用电动控制就能实现团茶的转动,使得茶杯的使用安全且节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茶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茶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升降板与转动杆的连接关系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动杆底部与底座的连接关系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按压头自然转态时卡紧组件夹紧的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按压头按动转态时卡紧组件松开的状态图;其中,1-杯体,2-底座,4-自动旋转组件,5-转动杆,6-团茶固定座,7-滑槽,8-升降板,9-滑块,10-动力弹簧,11-螺纹槽,12-圆孔,13-限位块,14-回转筒,15-回转槽,16-回转块,17-卡紧腔,18-卡紧组件,19-杯盖,20-密封橡胶圈,21-第一夹紧臂,22-第二夹紧臂,23-夹板,24-连接杆,25-主杆,26-按压头,27-滑头,28-滑槽,29-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的实施例仅是以例句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解释性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不局限于此,所有本领域的工作人员以本专利技术为精神,对本专利技术做的等效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一种易冲泡圆珠团茶,包括一体成形的圆球形茶叶叶头及起支撑茶叶叶头作用的茶叶叶柄。所述圆球形茶叶叶头内部或外部夹放或包裹有功能性食品或药食同源食品。所述功能性食品为其他类型茶叶、枸杞或罗汉果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其他类型茶叶为花茶。所述花茶为菊花或玫瑰或金银花。本专利技术易冲泡圆珠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采摘鲜叶—摊凉—杀青—揉捻—理条—晒干—蒸制—干燥工序,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鲜叶:采摘茶树上新梢的芽尖及1至2片嫩叶;2)摊凉:将采摘的茶叶在阴凉处摊薄,至原重量的30%-50%;3)杀青:将茶叶投入180-230℃热锅内,采用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的方法杀青5-30min,使水分减少至原重量的15-25%;通过控制制作过程中的温湿度条件等关键加工参数,加工制作后的茶叶毛料可以形成丰富的无添加剂天然的香型;4)揉捻:将茶叶轻轻冷揉成团,加压不宜过重,确保茶叶条索的完整度,揉时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冲泡圆珠团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形的圆球形茶叶叶头及起支撑茶叶叶头作用的茶叶叶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冲泡圆珠团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形的圆球形茶叶叶头及起支撑茶叶叶头作用的茶叶叶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易冲泡圆珠团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球形茶叶叶头内部或外部夹放或包裹有功能性食品或药品。


3.权利要求1所述易冲泡圆珠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采摘鲜叶—摊凉—杀青—揉捻—理条—晒干—蒸制—干燥工序,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鲜叶:采摘茶树上新梢的芽尖及1至2片嫩叶;
2)摊凉:将采摘的茶叶在阴凉处摊薄,至原重量的30%-50%;
3)杀青:将茶叶投入热锅内,采用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的方法杀青5-30min;
4)揉捻:将茶叶轻轻冷揉成团,确保茶叶条索的完整度,揉时30-40min;
5)理条:把所述成团茶叶打散,再把每根茶叶整理成直条;
6)晒干:将所述直条置于阳光下晒干,晒至青毛茶含水量为8-12%;
7)蒸制:
S1、蒸茶:将茶叶按照茶梗长度进行筛分,相差在2-4mm的茶叶一堆,再将茶叶按冲泡的规格称重后,使用蒸汽将茶叶蒸软后并冷却;
S2、理条固定茶梗:将冷却后的茶叶茶梗朝同一方向并理齐后扎紧;
S3、定型揉捻:将茶叶叶头部分用纱布包裹并搓成圆球,露出茶梗部分把参差不齐的茶梗切齐,得到定型茶叶,所述定型茶叶上部为叶头,下部茶梗部分为叶柄;
8)干燥:将所述定型茶叶干燥至其完全失去水分得到目标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冲泡圆珠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热锅的温度为180-2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冲泡圆珠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品种为云南大叶种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李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