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湖辉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显示设备用防蓝光反射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00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屏幕保护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智能显示设备用防蓝光反射膜结构,包括蓝光反射膜基体,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位于所述反射膜安装腔内部,所述固定框上端所述安装阶梯槽上方可拆卸连接有矩形卡框,所述弧形过渡面底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相配合的封闭缓冲层,所述拐角卡板外壁均通过连接拉带固定连接有外部卡板;通过矩形卡框对蓝光反射膜基体进行二次限位,通过封闭缓冲层将蓝光反射膜基体边缘压合,使灰尘难以进入蓝光反射膜基体的侧面,提高了蓝光反射膜基体的使用寿命与使用稳定性,通过连接拉带带动蓝光反射膜基体一角的拐角卡板移动,同时提高了蓝光反射膜基体拆卸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显示设备用防蓝光反射膜结构
本技术属于屏幕保护
,具体是一种智能显示设备用防蓝光反射膜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得到了提高,随处可见的智能化LED显示大屏,也为生活提供了一份色彩,由于屏幕在显示的时候,蓝光大量存在于电脑显示器、荧光灯、手机、数码产品、显示屏、LED等光线中,因此为了降低屏幕光对人产生的伤害,出现了蓝光反射膜,是针对蓝光辐射而研发的一种视力保护膜。防蓝光反射膜采用蓝光阻断技术来对蓝光进行吸收与转化,实现对蓝光的有效阻断,可以有效阻隔紫外光射线、短波蓝光射线、柔和炫目光源刺激。许多商场、车站以及工厂的LED大屏会选择悬挂在顶部,此时不但空间占用率降低,并且观察也方便,但是在这种悬挂式LED大屏上如果贴附防蓝光反射软膜,随着温度的提高,膜与屏幕的粘接发生软化,时间长了容易出现膜角翘边,此时灰尘会聚集在翘边处且被粘附在内部,对后期的清理维护起到了阻碍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显示设备用防蓝光反射膜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显示设备用防蓝光反射膜结构,包括蓝光反射膜基体,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外部具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的反射膜安装腔,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位于所述反射膜安装腔内部,所述固定框上端面开设有安装阶梯槽,所述安装阶梯槽上端面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的固定螺孔,所述安装阶梯槽与安装设备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阶梯槽上方可拆卸连接有矩形卡框,所述矩形卡框位于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的上方,所述矩形卡框上端面靠近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的一侧具有弧形过渡面,所述弧形过渡面底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相配合的封闭缓冲层,所述封闭缓冲层与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上端面接触,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四角均设有拐角卡板,所述拐角卡板位于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的内部,所述拐角卡板外壁均通过连接拉带固定连接有外部卡板,所述外部卡板位于所述固定框外壁的四角。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的尺寸大于设备显示屏尺寸,所述矩形卡框的内尺寸与设备显示屏尺寸一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框的上端面与所述矩形卡框的上端面平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闭缓冲层的材质为橡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上端面与所述安装阶梯槽的内壁底面平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矩形卡框与所述固定框通过卡接件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部卡板呈片状,所述外部卡板底面通过粘接面与所述固定框上端面拐角粘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反射膜安装腔对蓝光反射膜基体起到了粘贴限位的效果,同时通过矩形卡框对蓝光反射膜基体进行二次限位,通过封闭缓冲层将蓝光反射膜基体边缘压合,进而避免了蓝光反射膜基体翘边同时通过封闭缓冲层进行封闭,使灰尘难以进入蓝光反射膜基体的侧面,提高了蓝光反射膜基体的使用寿命与使用稳定性,拆卸时,拉动外部卡板,通过连接拉带带动蓝光反射膜基体一角的拐角卡板移动,进而完成蓝光反射膜基体的拆卸,同时提高了蓝光反射膜基体拆卸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智能显示设备用防蓝光反射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智能显示设备用防蓝光反射膜结构中蓝光反射膜基体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一种智能显示设备用防蓝光反射膜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一种智能显示设备用防蓝光反射膜结构中固定框与固定卡框的配合截面示意图。图中:1、蓝光反射膜基体;11、拐角卡板;12、连接拉带;13、外部卡板;2、固定框;21、安装阶梯槽;211、固定螺孔;22、反射膜安装腔;3、矩形卡框;31、弧形过渡面;32、封闭缓冲层。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显示设备用防蓝光反射膜结构,包括蓝光反射膜基体1,蓝光反射膜基体1,外部具有固定框2,固定框2内部设有用于安装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反射膜安装腔22,蓝光反射膜基体1位于反射膜安装腔22内部,固定框2上端面开设有安装阶梯槽21,安装阶梯槽21上端面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的固定螺孔211,安装阶梯槽21与安装设备固定连接,安装阶梯槽21上方可拆卸连接有矩形卡框3,矩形卡框3位于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上方,矩形卡框3上端面靠近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一侧具有弧形过渡面31,弧形过渡面31底面固定连接有与蓝光反射膜基体1相配合的封闭缓冲层32,封闭缓冲层32与蓝光反射膜基体1上端面接触,蓝光反射膜基体1四角均设有拐角卡板11,拐角卡板11位于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内部,拐角卡板11外壁均通过连接拉带12固定连接有外部卡板13,外部卡板13位于固定框2外壁的四角;固定框2通过固定螺孔211固定连接在设备屏幕外边框上,此时通过反射膜安装腔22对蓝光反射膜基体1起到了粘贴限位的效果,同时通过矩形卡框3对蓝光反射膜基体1进行二次限位,通过封闭缓冲层32将蓝光反射膜基体1边缘压合,进而避免了蓝光反射膜基体1翘边同时通过封闭缓冲层32进行封闭,使灰尘难以进入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侧面,提高了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使用寿命与使用稳定性,拆卸时,拉动外部卡板13,通过连接拉带12带动蓝光反射膜基体1一角的拐角卡板11移动,进而完成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拆卸,同时提高了蓝光反射膜基体1拆卸的便利性。在图3中: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尺寸大于设备显示屏尺寸,矩形卡框3的内尺寸与设备显示屏尺寸一致,由于蓝光反射膜基体1一部分位于矩形卡框3的下方,因此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尺寸大于设备显示屏尺寸从而形成余量,矩形卡框3的内尺寸与设备显示屏尺寸一致,使矩形卡框3不会影响到设备显示屏的显示。在图4中:固定框2的上端面与矩形卡框3的上端面平齐,封闭缓冲层32的材质为橡胶,蓝光反射膜基体1上端面与安装阶梯槽21的内壁底面平齐;固定框2上端面与矩形卡框3的上端面平齐,从而使整个框体看起来更加规整,同时降低了灰尘附着四角,橡胶材质的封闭缓冲层32,可以通过橡胶的弹性形变,增加封闭缓冲层32与蓝光反射膜基体1之间的密封。在图3中:矩形卡框3与固定框2通过卡接件固定连接,外部卡板13呈片状,外部卡板13底面通过粘接面与固定框2上端面拐角粘接固定,卡接件可以采用螺钉、限位板或者磁铁的方式,将矩形卡框3固定在固定框2内部,外部卡板13底面可以设置双面胶,目的为了使外部卡板13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与固定框2固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固定框2通过固定螺孔211固定连接在设备屏幕外边框上,此时通过反射膜安装腔22对蓝光反射膜基体1起到了粘贴限位的效果,同时通过矩形卡框3对蓝光反射膜基体1进行二次限位,通过封闭缓冲层32将蓝光反射膜基体1边缘压合,进而避免了蓝光反射膜基体1翘边同时通过封闭缓冲层32进行封闭,使灰尘难以进入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侧面,提高了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使用寿命与使用稳定性,拆卸时,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显示设备用防蓝光反射膜结构,包括蓝光反射膜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外部具有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内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反射膜安装腔(22),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位于所述反射膜安装腔(22)内部,所述固定框(2)上端面开设有安装阶梯槽(21),所述安装阶梯槽(21)上端面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的固定螺孔(211),所述安装阶梯槽(21)与安装设备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阶梯槽(21)上方可拆卸连接有矩形卡框(3),所述矩形卡框(3)位于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上方,所述矩形卡框(3)上端面靠近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一侧具有弧形过渡面(31),所述弧形过渡面(31)底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相配合的封闭缓冲层(32),所述封闭缓冲层(32)与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上端面接触;/n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四角均设有拐角卡板(11),所述拐角卡板(11)位于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内部,所述拐角卡板(11)外壁均通过连接拉带(12)固定连接有外部卡板(13),所述外部卡板(13)位于所述固定框(2)外壁的四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显示设备用防蓝光反射膜结构,包括蓝光反射膜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外部具有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内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反射膜安装腔(22),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位于所述反射膜安装腔(22)内部,所述固定框(2)上端面开设有安装阶梯槽(21),所述安装阶梯槽(21)上端面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的固定螺孔(211),所述安装阶梯槽(21)与安装设备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阶梯槽(21)上方可拆卸连接有矩形卡框(3),所述矩形卡框(3)位于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上方,所述矩形卡框(3)上端面靠近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一侧具有弧形过渡面(31),所述弧形过渡面(31)底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相配合的封闭缓冲层(32),所述封闭缓冲层(32)与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上端面接触;
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四角均设有拐角卡板(11),所述拐角卡板(11)位于所述蓝光反射膜基体(1)的内部,所述拐角卡板(11)外壁均通过连接拉带(12)固定连接有外部卡板(13),所述外部卡板(13)位于所述固定框(2)外壁的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湖辉
申请(专利权)人:刘湖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