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工艺短舱拉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86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工艺短舱拉紧装置。该航空发动机工艺短舱拉紧装置包括挂钩,适于勾住工艺短舱上的第一销轴;曲臂,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两者端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的轴线与第二连接部的轴线相交,形成一钝角,挂钩设置在第一连接部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端;手柄,呈长条形,手柄的一端通过第一限位销固定于工艺短舱的第二耳片,手柄与曲臂的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工艺短舱拉紧装置,能有效提升工艺短舱的开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空发动机工艺短舱拉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中的发动机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工艺短舱拉紧装置。
技术介绍
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通常与由进气道、风扇罩、反推力装置一起构成飞机的动力装置。其中,发动机大部分推力由反推力装置构成的外涵流道产生。反推力装置结构复杂、机构繁多、成本较高。因此,在发动机地面台架试车时,经常采用不具备反推力功能的工艺短舱代替反推力装置,形成发动机外涵流路,确保发动机试车项目顺利进行。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底面台架试车用工艺短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中的工艺短舱的自然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拉线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工艺短舱100一般由左右两半功能相同、结构类似的左、右半C型涵101、102结构分别由外壁103、核心机舱104、上分墙105、下分墙106、外壁后段107、铰链连接杆108构成。左、右半C型涵101、102通过2~4个铰链109安装在试车台架上,左、右半C型涵101、102下部通过快卸锁110实现快速开关。左、右半C型涵101、102上安装有可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发动机工艺短舱拉紧装置,所述工艺短舱包括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所述第一耳片设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二耳片上设有第一限位销,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装置包括:/n挂钩,适于勾住所述第一销轴;/n曲臂,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两者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轴线相交,形成一钝角,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端;/n手柄,呈长条形,所述手柄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销固定于所述第二耳片,所述手柄与所述曲臂的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工艺短舱拉紧装置,所述工艺短舱包括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所述第一耳片设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二耳片上设有第一限位销,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装置包括:
挂钩,适于勾住所述第一销轴;
曲臂,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两者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轴线相交,形成一钝角,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端;
手柄,呈长条形,所述手柄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销固定于所述第二耳片,所述手柄与所述曲臂的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工艺短舱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调节螺母,在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和滑动槽,所述安装孔和滑动槽连通;
所述挂钩包括钩子和与所述钩子固定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伸入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调节螺母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螺纹杆螺纹配合,转动所述调节螺母以使所述螺纹杆能相对所述曲臂前后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工艺短舱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定向销,所述定向销穿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焕何宝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