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点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80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孔槽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工点检测装置,能够提高孔槽的检测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用于放置待测件的工作台,设有检测通孔;定位组件,设于检测通孔的周边,定位组件以用于定位和固定待测件;可升降的检测组件,设于检测通孔的下方,检测组件能靠近或远离检测通孔移动,以检测待测件对应的槽深度;控制系统,分别与定位组件和检测组件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定位组件,可对待测件进行定位以及固定,使待测件的位置与检测组件能够相匹配,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利用检测组件和控制系统,可对待测件的槽深度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检测,不仅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准度,同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检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工点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孔槽检测
,特别是一种多工点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电脑硬盘的生产过程中有很多步骤,其中一些步骤包括固定连接,硬盘零部件众多,有些零部件上有很多孔槽,对应的孔槽会与对应的部件固定在一起,固定方式多样,其中包括焊接或螺纹连接,若孔槽的深度不准确,会影响硬盘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效果和强度。现有的孔槽检测方式大多数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检测,故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容易出现误差、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工作人员检测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工点检测装置,能够提高孔槽的检测效率。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多工点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测件的工作台,设有检测通孔;定位组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周边,所述定位组件以用于定位和固定所述待测件;可升降的检测组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下方,所述检测组件能靠近或远离所述检测通孔移动,以检测所述待测件对应的槽深度;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定位组件和所述检测组件电性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工点检测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定位组件,可对待测件进行定位以及固定,使待测件的位置与检测组件能够相匹配,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利用检测组件和控制系统,可对待测件的槽深度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检测,不仅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准度,同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检测成本。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光发射器,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上方或下方;光接收器,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下方或上方,且与所述光发射器正对;其中,当所述待测件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时,所述光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发射器所发射的光信号,以检测所述待测件对应孔的位置是否符合标准。利用已定位好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并配合定位组件,可对待测件的孔进行快速检测,以确定孔的开设位置是否与标准位置相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准块,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一侧;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所述一侧的对面,所述第一驱动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基准块正对,所述第一驱动件推动所述待测件向对应的所述第一基准块靠近;至少一个第二基准块,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另一侧;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所述另一侧的对面,所述第二驱动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基准块正对,所述第二驱动件推动所述待测件向对应的所述第二基准块靠近;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方向相互垂直。利用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分别在两个不同且相互垂直的方向待测件施力,并分别配合第一基准块和第二基准块,可以快速对待测件实现定位并固定,从而确保待测件位置与检测组件可以相匹配,以提高槽深度的检测精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三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周边;至少一个压紧块,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上,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压紧块沿竖直方向移动,使所述压紧块压于所述待测件的上表面或远离所述待测件。利用第三驱动件和压紧块,可使待测件在竖直方向上保持稳定,可避免待测件在检测过程中出现晃动而影响检测的精准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四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下方;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位移传感器,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所述位移传感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检测通孔。当第四驱动件驱动位移传感器上升时,可使位移传感器与待测件对应的槽底接触,同时使待测件会对位移传感器进行按压,由于第四驱动件的行程是固定的,配合位移传感器的行程变化,可以获得对应的槽深度的检测信号,根据位移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系统可判断待测件的槽深度是否符合标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五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下方;至少一个检测顶针,与所述第五驱动件的驱动端弹性连接;至少一个检测仪,设有移动端和检测端,所述移动端与对应的所述检测顶针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端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检测顶针的侧边,且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以检测对应的所述移动端的位置;其中,所述检测顶针能相对于所述第五驱动件的驱动端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五驱动件驱动所述检测顶针靠近或远离所述检测通孔。当第五驱动件驱动上升时,可使检测顶针的顶端与待测件对应的槽底接触,同时使待测件会对位移传感器进行按压,由于第五驱动件的行程是固定的,且检测顶针与第五驱动件弹性连接,则检测顶针会出处于按压状态,同时移动端会随着检测顶针位置移动而移动,配合固定的检测端,控制系统可判断待测件的槽深度是否符合标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仪为光敏传感器或压敏传感器或行程开关。采用光敏传感器或压敏传感器或行程开关,可在检测过程中,判断移动端是否与检测端的位置相匹配,仅当匹配时,检测端才能检测到移动端,从而判断待测件的槽孔深度是否符合标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组件和所述定位组件电性连接;存储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利用控制器、存储器以及显示单元相互配合,可在检测组件检测后,能够直观的观察到待测件的检测结果。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单元为指示灯和/或显示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通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待测件的尺寸。防止待测件从检测通孔掉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工点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示出的多工点检测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示出的多工点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图1示出的多工点检测装置的右视图;图5为图1示出的多工点检测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附图标记:工作台100、检测通孔110、定位组件200、第一基准块210、第一驱动件220、第二基准块230、第二驱动件240、第三驱动件250、压紧块260、检测组件300、第四驱动件310、位移传感器320、驱动板330、控制系统400、控制器410、存储器420、显示单元430、光发射器510、光接收器520。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放置待测件的工作台,设有检测通孔;/n定位组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周边,所述定位组件以用于定位和固定所述待测件;/n可升降的检测组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下方,所述检测组件能靠近或远离所述检测通孔移动,以检测所述待测件对应的槽深度;/n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定位组件和所述检测组件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放置待测件的工作台,设有检测通孔;
定位组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周边,所述定位组件以用于定位和固定所述待测件;
可升降的检测组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下方,所述检测组件能靠近或远离所述检测通孔移动,以检测所述待测件对应的槽深度;
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定位组件和所述检测组件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
光发射器,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上方或下方;
光接收器,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下方或上方,且与所述光发射器正对;
其中,当所述待测件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时,所述光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发射器所发射的光信号,以检测所述待测件对应孔的位置是否符合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工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基准块,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一侧;
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所述一侧的对面,所述第一驱动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基准块正对,所述第一驱动件推动所述待测件向对应的所述第一基准块靠近;
至少一个第二基准块,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另一侧;
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所述另一侧的对面,所述第二驱动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基准块正对,所述第二驱动件推动所述待测件向对应的所述第二基准块靠近;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方向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
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三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周边;
至少一个压紧块,固定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功应
申请(专利权)人:祥和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