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752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包括底架及导入辊、一次烘干组件、二次烘干组件及导出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其采用将涂覆树脂层后的玻璃纤维布预先经过一次烘干组件进行烘干,使玻璃纤维布到达二次烘干组件时,玻璃纤维布树脂层的外表面已预先凝固,从而可避免二次烘干组件中的热风将玻璃纤维布上的树脂吹走,确保玻璃纤维布的质量,并可提高烘干速率,提高产能,且二次烘干组件中热风经过玻璃纤维布后能够进入引风罩,使引风罩中产生气流,并经管道后从出风罩处沿导入辊的轴线方向吹出,以及时带走一次烘干组件中玻璃纤维布烘干时产生的蒸汽,提高烘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
,尤其是一种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及机械强度高等优点,玻璃纤维布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绝热保温材料等领域;为了满足玻璃纤维布相关使用场合的需求,需要在玻璃纤维布的表面涂覆树脂层,以增强玻璃纤维布的电气绝缘性能、耐腐蚀性能及耐热性能等,玻璃纤维布在涂覆树脂后需要采用烘干机构进行烘干,现有的玻璃纤维布烘干机构普遍包括电热管及风机,风机工作时产生的气流途径电热管后携带热量形成热风,并使热风直接吹向涂覆树脂层的玻璃纤维布,而玻璃纤维布上的树脂层尚未凝固,因此,热风容易将玻璃纤维布上的树脂吹走,导致玻璃纤维布上的树脂层变薄,且在热风风量较大时,还容易致使玻璃纤维布上的树脂层产生凹陷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容易将玻璃纤维布上的树脂吹走,导致玻璃纤维布上的树脂层变薄,且在风量较大时,还容易致使玻璃纤维布上的树脂层产生凹陷变形的问题,现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包括底架及导入辊、一次烘干组件、二次烘干组件及导出辊,所述导入辊、一次烘干组件、二次烘干组件及导出辊沿玻璃纤维布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导入辊和导出辊均转动安装在底架上;所述一次烘干组件包括烘干座及设置在烘干座底部的第一电热管,所述烘干座固定在底架上,所述烘干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烘干槽;所述二次烘干组件包括风机及第二电热管,所述风机固定在底架上,所述第二电热管配置在风机的上方,所述风机产生的气流吹向第二电热管;所述第二电热管的上方配置有开口朝下的引风罩,所述烘干座上表面的前端固定有出风罩,所述引风罩和出风罩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出风罩中流出的气流方向和导入辊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玻璃纤维布依次经过导入辊、烘干槽及第二电热管与引风罩之间后到达导出辊。本方案中采用将涂覆树脂层后的玻璃纤维布预先经过一次烘干组件进行烘干,使玻璃纤维布到达二次烘干组件时,玻璃纤维布树脂层的外表面已预先凝固,从而可避免二次烘干组件中的热风将玻璃纤维布上的树脂吹走,确保玻璃纤维布的质量,并可提高烘干速率,提高产能,且二次烘干组件中热风经过玻璃纤维布后能够进入引风罩,使引风罩中产生气流,并经管道后从出风罩处沿导入辊的轴线方向吹出,以及时带走一次烘干组件中玻璃纤维布烘干时产生的蒸汽,提高烘干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底架固定有风筒,所述风机位于风筒内,所述第二电热管固定在风筒的内壁上,所述引风罩位于风筒的上方,所述玻璃纤维布穿过风筒。进一步地,所述风筒中位于第二电热管的上方转动安装有限位辊,处于风筒中的玻璃纤维布的上表面和限位辊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采用将涂覆树脂层后的玻璃纤维布预先经过一次烘干组件进行烘干,使玻璃纤维布到达二次烘干组件时,玻璃纤维布树脂层的外表面已预先凝固,从而可避免二次烘干组件中的热风将玻璃纤维布上的树脂吹走,确保玻璃纤维布的质量,并可提高烘干速率,提高产能,且二次烘干组件中热风经过玻璃纤维布后能够进入引风罩,使引风罩中产生气流,并经管道后从出风罩处沿导入辊的轴线方向吹出,以及时带走一次烘干组件中玻璃纤维布烘干时产生的蒸汽,提高烘干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示意图。图中:1、底架;2、导入辊;3、一次烘干组件,31、烘干座,31-1、烘干槽,32、第一电热管;4、二次烘干组件,41、风机,42、第二电热管,43、风筒,44、限位辊;5、导出辊;6、引风罩;7、出风罩;8、管道;9、玻璃纤维布。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包括底架1及导入辊2、一次烘干组件3、二次烘干组件4及导出辊5,所述导入辊2、一次烘干组件3、二次烘干组件4及导出辊5沿玻璃纤维布9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导入辊2和导出辊5均转动安装在底架1上;所述一次烘干组件3包括烘干座31及设置在烘干座31底部的第一电热管32,所述烘干座31固定在底架1上,所述烘干座31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烘干槽31-1;所述二次烘干组件4包括风机41及第二电热管42,所述风机41固定在底架1上,所述第二电热管42配置在风机41的上方,所述风机41产生的气流吹向第二电热管42;其中,底架1上与风机41对置的部位处为镂空结构,以便风机工作产生气流;所述第二电热管42的上方配置有开口朝下的引风罩6,所述烘干座31上表面的前端固定有出风罩7,所述引风罩6和出风罩7通过管道8连通,所述出风罩7中流出的气流方向和导入辊2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玻璃纤维布9依次经过导入辊2、烘干槽31-1及第二电热管42与引风罩6之间后到达导出辊5。所述底架1固定有风筒43,所述风机41位于风筒43内,所述第二电热管42固定在风筒43的内壁上,所述引风罩6位于风筒43的上方,所述玻璃纤维布9穿过风筒43;风筒43的设置可使热风集中吹向玻璃纤维布9,并可减少热量的散发。所述风筒43中位于第二电热管42的上方转动安装有限位辊44,处于风筒43中的玻璃纤维布9的上表面和限位辊44接触;利用限位辊44阻挡在玻璃纤维布9的上方,可防止玻璃纤维布9被热风吹动至发生摆动,提高玻璃纤维布9运行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涂覆树脂后的玻璃纤维布9经过导入辊2后到达一次烘干组件3进行烘干,使玻璃纤维布9上树脂层的外表面预先凝固,接着进入到二次烘干组件4进行再次烘干,使玻璃纤维布9上的树脂层全部凝固,最后从导出辊5导出;其中,玻璃纤维布9到达一次烘干组件3时,由于第一电热管32产生的热量会使烘干座31的烘干槽31-1内产生的大量的热量,从而对经过烘干槽31-1的玻璃纤维布9进行加热烘干;其中,玻璃纤维布9到达二次烘干组件4时,由于风机41产生的气流经过第二电热管42时携带热量形成热风,从而由热风直接对经过风筒43内的玻璃纤维布9进行加热烘干,烘干效率高,同时,经过二次烘干组件4的玻璃纤维布9,其树脂层的外表面已预先凝固,因此可避免二次烘干组件4中的热风将玻璃纤维布9上的树脂吹走,且可防止玻璃纤维布9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及导入辊(2)、一次烘干组件(3)、二次烘干组件(4)及导出辊(5),所述导入辊(2)、一次烘干组件(3)、二次烘干组件(4)及导出辊(5)沿玻璃纤维布(9)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导入辊(2)和导出辊(5)均转动安装在底架(1)上;/n所述一次烘干组件(3)包括烘干座(31)及设置在烘干座(31)底部的第一电热管(32),所述烘干座(31)固定在底架(1)上,所述烘干座(31)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烘干槽(31-1);/n所述二次烘干组件(4)包括风机(41)及第二电热管(42),所述风机(41)固定在底架(1)上,所述第二电热管(42)配置在风机(41)的上方,所述风机(41)产生的气流吹向第二电热管(42);/n所述第二电热管(42)的上方配置有开口朝下的引风罩(6),所述烘干座(31)上表面的前端固定有出风罩(7),所述引风罩(6)和出风罩(7)通过管道(8)连通,所述出风罩(7)中流出的气流方向和导入辊(2)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玻璃纤维布(9)依次经过导入辊(2)、烘干槽(31-1)及第二电热管(42)与引风罩(6)之间后到达导出辊(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及导入辊(2)、一次烘干组件(3)、二次烘干组件(4)及导出辊(5),所述导入辊(2)、一次烘干组件(3)、二次烘干组件(4)及导出辊(5)沿玻璃纤维布(9)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导入辊(2)和导出辊(5)均转动安装在底架(1)上;
所述一次烘干组件(3)包括烘干座(31)及设置在烘干座(31)底部的第一电热管(32),所述烘干座(31)固定在底架(1)上,所述烘干座(31)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烘干槽(31-1);
所述二次烘干组件(4)包括风机(41)及第二电热管(42),所述风机(41)固定在底架(1)上,所述第二电热管(42)配置在风机(41)的上方,所述风机(41)产生的气流吹向第二电热管(42);
所述第二电热管(42)的上方配置有开口朝下的引风罩(6),所述烘干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高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