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薄膜生产的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05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薄膜生产的烘干装置,包括机架、加热板、驱动电机、箱体和收卷装置,所述机架包括架体,安装在架体靠近驱动电机一侧的主动辊,安装在架体另一侧上的从动辊,绕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设置的载物钢带,安装在所述架体上的第一组合辊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组合辊架一侧的第二组合辊架;通过加热板对导热辊进行加热,并从导热辊向载物钢带进行导热,使得薄膜与载物钢带接触一面上水分在高温下产生气泡,且因薄膜自身的粘度,所产生的气泡并不会扩散到料体内部,而只会附着在固液界面的一侧,当薄膜被烘干后,气泡的“痕迹”便留在了接触面上,同时气泡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载体的加热温度,从而控制这些纹路痕迹的最终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薄膜生产的烘干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溶性薄膜行业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薄膜生产的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的水溶性薄膜可以用于包装粉料、膏状或者含水量少于10%的液体,但是由于水溶性薄膜的特性,特别是包装了类似洗衣凝珠的薄膜,为了让其有良好的伸长率,薄膜的粘性比较大。当这种粘性比较大的薄膜作为包装的时候,很容易两个包装袋之间的“粘连”,这种“粘连”给消费者的使用带来不便。一般来说,生产水溶性薄膜在加热阶段都需要经过一个加热的烘道,这个烘道是用于料体的烘干,但是现有的烘干设备都是将薄膜的两面烘干成光滑的、具有粘度的薄膜面,因此在使用时,薄膜之间容易粘连,甚至高温状态下,薄膜与薄膜之间还会相融,难以分离使用。因此以上对于解决薄膜“粘连”的生产设备都不算十分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生产纹路深度可控的、有利于解决薄膜之间粘连的用于薄膜生产的烘干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薄膜生产的烘干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加热板,安装在机架一侧、且与机架连接的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的、使得机架配合加热板形成烘干通道的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一侧的,且与驱动电机连接的收卷装置,所述机架包括架体,安装在架体靠近驱动电机一侧的主动辊,安装在架体另一侧上的从动辊,绕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设置的、用于承托薄膜的载物钢带,安装在所述架体上的、且靠近从动辊一侧的第一组合辊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组合辊架一侧的、且等距安装在架体上的若干个第二组合辊架。进一步的,所述架体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安装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安装座。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辊包括轴,通过销键固定套装在所述轴上的辊筒,以及通过销键固定套装在所述轴上的、且位于辊筒两侧的齿轮,所述轴的一端还安装有皮带轮。进一步的,所述从动辊的结构与主动辊的结构一致。进一步的,所述载物钢带的底面两侧设置有啮合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合辊架包括与架体焊接固定的第一架体,安装所述第一架体下端的、用于支撑载物钢带的托辊,安装所述第一架体下端的、用于向载物钢带施胶的涂布辊,所述托辊包括辊体,以及焊接在所述辊体两端的、与第一架体通过轴承安装的轴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组合辊架包括与架体焊接固定的第二架体,安装所述第二架体下端的、用于支撑和加热载物钢带的导热辊,安装所述第二架体下端的、用于平整施胶层的压辊。进一步的,所述收卷装置包括收卷支架,安装在收卷支架上的、且与驱动电机通过皮带连接的收卷辊。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加热板对导热辊进行加热,并从导热辊向载物钢带进行导热,使得薄膜与载物钢带接触一面上水分在高温下产生气泡,且因薄膜自身的粘度,所产生的气泡并不会扩散到料体内部,而只会附着在固液界面的一侧,当薄膜被烘干后,气泡的“痕迹”便留在了接触面上,同时气泡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载体的加热温度,从而控制这些纹路痕迹的最终深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薄膜生产的烘干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薄膜生产的烘干装置的具体结构图;图3为图2中主动辊的结构图;图4为图2中载物钢带的部分正视图;图5为图2中托辊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结合烘干装置所得薄膜在显微放大40倍后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种用于薄膜生产的烘干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加热板2,安装在机架1一侧、且与机架1连接的驱动电机3,安装在机架1上的、使得机架1配合加热板2形成烘干通道的箱体4,以及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3一侧的,且与驱动电机3连接的收卷装置5,所述机架1包括架体11,安装在架体11靠近驱动电机3一侧的主动辊12,安装在架体11另一侧上的从动辊13,绕所述主动辊12和从动辊13设置的、用于承托薄膜的载物钢带14,安装在所述架体11上的、且靠近从动辊13一侧的第一组合辊架15,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组合辊架15一侧的、且等距安装在架体11上的若干个第二组合辊架16。所述架体11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安装主动辊12和从动辊13的安装座111。所述从动辊13的结构与主动辊12的结构一致,皆用于支撑和传动载物钢带14。所述第一组合辊架15包括与架体11焊接固定的第一架体151,安装所述第一架体151下端的、用于支撑载物钢带14的托辊152,安装所述第一架体151下端的、用于向载物钢带14施胶的涂布辊153。所述第二组合辊架16包括与架体11焊接固定的第二架体161,安装所述第二架体161下端的、用于支撑和加热载物钢带14的导热辊162,安装所述第二架体161下端的、用于平整施胶层的压辊162,所述收卷装置5包括收卷支架51,安装在收卷支架51上的、且与驱动电机3通过皮带连接的收卷辊52,能够收卷干燥所得的薄膜。如图3所示,所述主动辊12包括轴121,通过销键固定套装在所述轴121上的辊筒122,以及通过销键固定套装在所述轴121上的、且位于辊筒122两侧的齿轮123,所述轴121的一端还安装有皮带轮124,能与驱动电机3通过皮带啮合传动。如图4所示,所述载物钢带14的底面两侧设置有啮合齿141,能够与齿轮123啮合,使得载物钢带14能够移动。如图5所示,所述托辊152包括辊体1521,以及焊接在所述辊体1521两端的、与第一架体151通过轴承安装的轴头1522,所述轴头1522不与载物钢带14上的啮合齿141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辊162的结构与托辊152的结构一致,皆用于支撑和传动载物钢带14。图6为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结合烘干装置制得的薄膜显微视图,可见气泡纹路在薄膜宽度方向的直径一般都控制在20um以下,此外,气泡纹路的深度在载物钢带14加热到70℃时可控制在10um以下,在载物钢带14加热到90℃时可控制在15um以下,从而避免刺穿薄膜或者由于大面积的使薄膜的厚度变薄而减弱薄膜力学性能。具体烘干薄膜的过程为:a、启动用于薄膜生产的烘干装置,使得载物钢带14在驱动电机3的带动下进行移动,并带动涂布辊153旋转,同时加热板2通过导热辊162对载物钢带14进行加热,控制其温度为70-90℃,并在箱体作用下长时间保持70-90℃的加热温度,备用;b、将步骤1)制得的薄膜原料熔液通过上料辊在转动过程中向移动的载物钢带上涂布浆料,然后在载物钢带移动中对薄膜层进行加热,当载物钢带加热到70-90℃,薄膜与载物钢带14之间的固液表面的水分便产生气泡,由于薄膜本身的高粘性,所产生的气泡并不会扩散到薄膜的内部,而只会附着在固液界面一侧;当薄膜被载物钢带绕机体1移动一圈进行加热烘干后,气泡的“痕迹”便留在了薄膜接触载物钢带14的一侧,同时气泡的大小可以通过控制载物钢带14的加热温度,从而控制这些纹路痕迹的最终深度,并且纹路的深度在载物钢带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薄膜生产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加热板,安装在机架一侧、且与机架连接的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的、使得机架配合加热板形成烘干通道的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一侧的,且与驱动电机连接的收卷装置,所述机架包括架体,安装在架体靠近驱动电机一侧的主动辊,安装在架体另一侧上的从动辊,绕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设置的、用于承托薄膜的载物钢带,安装在所述架体上的、且靠近从动辊一侧的第一组合辊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组合辊架一侧的、且等距安装在架体上的若干个第二组合辊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薄膜生产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加热板,安装在机架一侧、且与机架连接的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的、使得机架配合加热板形成烘干通道的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一侧的,且与驱动电机连接的收卷装置,所述机架包括架体,安装在架体靠近驱动电机一侧的主动辊,安装在架体另一侧上的从动辊,绕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设置的、用于承托薄膜的载物钢带,安装在所述架体上的、且靠近从动辊一侧的第一组合辊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组合辊架一侧的、且等距安装在架体上的若干个第二组合辊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薄膜生产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安装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安装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薄膜生产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包括轴,通过销键固定套装在所述轴上的辊筒,以及通过销键固定套装在所述轴上的、且位于辊筒两侧的齿轮,所述轴的一端还安装有皮带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芝颖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方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