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膛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867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炉膛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炉壳体以及烟气管道,控制系统包括水冷管模组,水冷管模组为多个,多个水冷管模组沿炉壳体内壁的一周均匀分布并形成水冷壁,水冷壁为多层且相互靠近,水冷管模组的其中一端的端部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连通有第一电磁水阀,水冷管模组的另一端的端部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连通有第二电磁水阀,炉壳体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测量炉膛内温度的热电偶传感器,炉壳体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显示和控制第一电磁水阀、第二电磁水阀以及热电偶传感器的控制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将水冷壁进行分组控制,从而可以快速准确的控制水冷壁中水流量,进而能够有效控制炉膛的温度,使得炉膛内燃烧更稳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膛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垃圾焚烧
,尤其是涉及一种炉膛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焚烧发电是把垃圾焚烧厂和垃圾焚烧设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工作。在实际运行中,燃烧稳定性对锅炉负荷和煤质的变化更敏感。当锅炉负荷降低或煤质恶化时,炉膛整体温度下降较快,容易造成燃烧不稳定,甚至造成熄火,同时导致飞灰可燃物升高,锅炉效率降低。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3687087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炉膛温度的可移动遮热板结构。它包括外层固定隔热板、中层隔热板、内层隔热板、中层固定导槽、内层固定导槽、左侧固定支撑钢、左侧角钢固定件、右侧角钢固定件、右侧固定支撑钢、推拉杆、滚轮,通过控制推拉杆的左端可实现内层隔热板和中层隔热板沿各自固定导槽左右移动。通过改变隔热板的隔热面积,能有效调节炉膛出口的烟气温度,从而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的锅炉热效率偏低以及温度过低导致的低温腐蚀。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遮热板重叠收起时,仍会遮盖部分水冷壁,从而会导致被遮盖部分的水冷壁得不到热量吸收,影响对炉膛温度的控制,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膛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炉壳体(1)以及与所述炉壳体(1)连通的烟气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抵接于所述炉壳体(1)内壁上的水冷管模组(31),所述水冷管模组(31)由多根钢制水管(311)首尾焊接并相互连通,所述水冷管模组(31)为多个,多个所述水冷管模组(31)沿所述炉壳体(1)内壁的一周均匀分布并形成水冷壁(301),所述水冷壁(301)为多层且相互靠近,所述水冷管模组(31)的其中一端的端部连通有进水管(32),所述进水管(32)上连通有第一电磁水阀(33),所述水冷管模组(31)的另一端的端部连通有出水管(34),所述出水管(34)上连通有第二电磁水阀(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膛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炉壳体(1)以及与所述炉壳体(1)连通的烟气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抵接于所述炉壳体(1)内壁上的水冷管模组(31),所述水冷管模组(31)由多根钢制水管(311)首尾焊接并相互连通,所述水冷管模组(31)为多个,多个所述水冷管模组(31)沿所述炉壳体(1)内壁的一周均匀分布并形成水冷壁(301),所述水冷壁(301)为多层且相互靠近,所述水冷管模组(31)的其中一端的端部连通有进水管(32),所述进水管(32)上连通有第一电磁水阀(33),所述水冷管模组(31)的另一端的端部连通有出水管(34),所述出水管(34)上连通有第二电磁水阀(35),所述炉壳体(1)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测量炉膛内温度的热电偶传感器(36),所述炉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显示和控制所述第一电磁水阀(33)、所述第二电磁水阀(35)以及所述热电偶传感器(36)的控制盒(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膛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水冷管模组(31)中的所述进水管(32)和所述出水管(34)相互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膛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传感器(36)为多个并均匀分布于所述炉壳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膛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体(1)的顶部开口且设置有密封盖(11),所述炉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兵朱正荣黄赣闽刘海荣郑遂军石健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投瀛洲生活垃圾处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