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56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所述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包括:底座;丝杆,所述丝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底座顶部;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转动安装在所述丝杆上;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两个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均贯穿所述固定板,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上方;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下弧形环,所述下弧形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块的顶部;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具有操作简单,可以快速衔接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然而面临经济的增长,需要铺设越来越多的管道,有些新的管道需要和老的管道进行衔接,以便将管道加长,让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更远的地方。但是,在传统新老管道进行衔接时,一般都是通过人力将新的管道与老的管道进行对齐,用肉眼观看,然后进行焊接,耗时耗力,且两个管道的内壁可能不是在一个水平面,而且如果焊接的不好,还需要进行二次焊接,耗费人力。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操作简单,可以快速衔接的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包括:底座;丝杆,所述丝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底座顶部;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螺纹安装在所述丝杆上;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两个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均贯穿所述固定板,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上方;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下弧形环,所述下弧形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块的顶部;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上弧形环,所述上弧形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底部;两个上弧形槽,两个所述上弧形槽均开设在所述上弧形环的内壁上;两个下弧形槽,两个所述下弧形槽均开设在所述下弧形环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丝杆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底端套设有轴承,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轴承槽,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轴承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块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槽,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分别置有螺丝,两个所述螺丝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上弧形槽与相对应下弧形槽尺寸相适配。优选的,所述上弧形环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与两个所述上弧形槽相连通,且两个所述通孔内均设置有孔塞。优选的,所述丝杆的顶端设置有转轮。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下弧形环通过第一安装块放置到底座上,将老的管道和新的管道放置到下弧形环上,然后转动丝杆,带动固定板下降,第二安装和上弧形环随之向下移动,直至上弧形环和下弧形环紧密连接,然后向两个通孔内倒入JL6218-粘金属胶水并使之进入两个上弧形槽和两个下弧形槽内,将上弧形环和下弧形环分别与新老管道进行固定粘合,然后转动两个螺丝将第二安装块从固定板上取下,然后转动丝杆,让固定板上升,直至第二安装块脱离第二凹槽,然后将底座向下移动,将第一安装块从第一凹槽内取出,即可完成新老管道的衔接安装,快速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上弧形环和下弧形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上弧形环和下弧形环的结构剖视图;图中标号:1、底座,2、丝杆,3、固定板,4、限位杆,5、第一凹槽,6、第一安装块,7、下弧形环,8、第二凹槽,9、第二安装块,10、上弧形环,11、上弧形槽,12、下弧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上弧形环和下弧形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上弧形环和下弧形环的结构剖视图。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包括:底座1;丝杆2,所述丝杆2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底座1顶部;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螺纹安装在所述丝杆2上;两个限位杆4,两个所述限位杆4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两个所述限位杆4的顶端均贯穿所述固定板3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3的上方;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开设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第一安装块6,所述第一安装块6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5内;下弧形环7,所述下弧形环7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块6的顶部;第二凹槽8,所述第二凹槽8开设在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第二安装块9,第二安装块9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8内;上弧形环10,所述上弧形环10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块9的底部;两个上弧形槽11,两个所述上弧形槽11均开设在所述上弧形环10的内壁上;两个下弧形槽12,两个所述下弧形槽12均开设在所述下弧形环7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丝杆2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丝杆2的底端套设有轴承,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轴承槽,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轴承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块9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槽,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分别置有螺丝,两个所述螺丝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上弧形槽11与相对应下弧形槽12尺寸相适配。所述上弧形环10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与两个所述上弧形槽11相连通,且两个所述通孔内均设置有孔塞。所述丝杆2的顶端设置有转轮。本技术提供的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需根据管道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上弧形环10和下弧形环7;将下弧形环7通过第一安装块6放置到底座1上,然后将底座1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将老的管道和新的管道放置到下弧形环7上,然后转动丝杆2,因为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杆4,两个限位杆4贯穿固定板3,所以在转动丝杆2时,固定板3随之下降,带着第二安装9和上弧形环10向下移动,直至上弧形环10和下弧形环7紧密连接,然后将上弧形环10上的两个通孔内的孔塞取出,再向两个通孔内倒入JL-6218粘金属胶水,JL-6218粘金属胶水通过两个通孔进入两个上弧形槽11和下弧形槽12内,将上弧形环10和下弧形环7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丝杆,所述丝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顶部;/n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螺纹安装在所述丝杆上;/n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两个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均贯穿所述固定板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上方;/n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n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n下弧形环,所述下弧形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块的顶部;/n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n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n上弧形环,所述上弧形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底部;/n两个上弧形槽,两个所述上弧形槽均开设在所述上弧形环的内壁上;/n两个下弧形槽,两个所述下弧形槽均开设在所述下弧形环的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丝杆,所述丝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顶部;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螺纹安装在所述丝杆上;
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两个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均贯穿所述固定板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上方;
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
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活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下弧形环,所述下弧形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块的顶部;
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
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上弧形环,所述上弧形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底部;
两个上弧形槽,两个所述上弧形槽均开设在所述上弧形环的内壁上;
两个下弧形槽,两个所述下弧形槽均开设在所述下弧形环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老管道衔接处理措施快速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丝杆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银红王建煌林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恒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