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542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逆止阀,包括阀体以及逆止功能部。在阀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且其内设置有一容纳腔。逆止功能部内置于该容纳腔内。逆止功能部包括阀套、阀芯、顶靠件以及弹性件。在阀套上开设有始终与第一流通孔相沟通的第三流通孔。在阀芯内设置有导流腔,且围绕其侧壁开设有与该导流腔相沟通的第四流通孔。在顶靠件上开设有第五流通孔,用来沟通第二流通孔和第四流通孔。顶靠件套设于导流腔内,且其由弹性件进行顶靠、支撑。阀芯亦在顶靠件的作用下顶靠于阀套上,且对其上第三流通孔进行封堵。这样一来,从而有效地保证了阀芯受到反向流体作用时其自身受力的均衡性,进而确保阀芯相对于阀套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止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逆止阀。
技术介绍
逆止阀的作用是只允许介质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且阻止反方向流动。传统的逆止阀,借助于弹簧的弹性回复力来实现阀芯相对于阀套的密封(如图1中所示)。当流体沿着正向进行流动时,其施加推力至阀芯的端面,当该推力大于上述弹簧的弹性回复力时,阀芯沿着其自身轴向进行平移运动,进而流通通道得以打开。当流体沿着反向进行流动时,阀芯在弹簧弹性回复力以及流体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对阀体的压紧、密封。然而,为了确保逆止阀具有较好的开启灵敏度,必须对弹簧的刚性系数进行限定,但会致使逆止阀的反向密封性较差,极易引发流体发生泄漏现象,尤其是流体的压强波动值较大时,情况更甚。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开启灵敏度高,且反向密封性较好的逆止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逆止阀,其包括阀体以及逆止功能部。在阀体的左、右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且其内设置有容纳腔。逆止功能部内置于容纳腔内,用来沟通/隔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止阀,包括阀体以及逆止功能部;在所述阀体的左、右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且其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逆止功能部内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用来沟通/隔断所述第一流通孔和所述第二流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功能部包括阀套、阀芯、顶靠件以及弹性件;所述阀套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布置于所述阀芯的左侧;围绕所述阀套的中心轴线开设有始终与所述第一流通孔相沟通的第三流通孔;沿所述阀芯的右端面向内延伸出有导流腔,且围绕其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导流腔相沟通的第四流通孔;在所述顶靠件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同时与所述第二流通孔以及所述第四流通孔相沟通的第五流通孔;所述顶靠件套设于所述导流腔内,且其由所述弹性件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止阀,包括阀体以及逆止功能部;在所述阀体的左、右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且其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逆止功能部内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用来沟通/隔断所述第一流通孔和所述第二流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功能部包括阀套、阀芯、顶靠件以及弹性件;所述阀套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布置于所述阀芯的左侧;围绕所述阀套的中心轴线开设有始终与所述第一流通孔相沟通的第三流通孔;沿所述阀芯的右端面向内延伸出有导流腔,且围绕其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导流腔相沟通的第四流通孔;在所述顶靠件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同时与所述第二流通孔以及所述第四流通孔相沟通的第五流通孔;所述顶靠件套设于所述导流腔内,且其由所述弹性件进行顶靠、支撑;与此同时,所述阀芯在所述顶靠件的作用下顶靠于所述阀套上,且对所述第三流通孔进行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凃士雄凃志兴
申请(专利权)人:沅亨流体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