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逆止阀领域,尤其是涉及可调节式逆止阀,此外还涉及可调节式逆止阀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1、逆止阀,又称止回阀、单向阀、逆流阀或背压阀,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驱动电动机反转,以及容器介质的泄放,具体的,当介质正向流动时,阀芯被顶开,介质可正常流动,当介质出现回流现象时,阀芯复位,从而实现阻止液体回流的效果。
2、目前,逆止阀主要可分为旋启式逆止阀(依重心旋转)与升降式逆止阀(沿轴线移动),在升降式逆止阀中,当介质反向流动时,阀芯的移动主要依靠介质的推力及弹簧的弹力,也就是说,在介质正常流动时,介质会推动阀体并压缩弹簧,从而通过弹簧的弹性作用,辅助逆止阀的启闭。
3、但是,在长时间地多次地压缩与回弹后,弹簧的弹力会逐渐降低,进而影响逆止阀的启闭灵敏度,而且当介质的流速变化较大时,若干逆止阀仍保持相同的启闭灵敏度,则会影响介质的正常流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现有的逆止阀的启闭灵敏度不可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可调节式逆止阀及其加工工艺。
< ...【技术保护点】
1.可调节式逆止阀,包括阀体(1)和设于阀体(1)内的密封圈(11)、阀芯(12)及弹簧(13),所述阀芯(12)上设有导油孔(12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还设有套管(2),所述套管(2)内设有活动板(21)、固定板(22)和调节板(23),所述弹簧(13)的一端与所述阀芯(12)的端部抵触、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板(21)抵触,所述活动板(21)与所述固定板(22)上穿设有用于流体流动的通管(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逆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一端设有进液接头(15)、另一端设有出液接头(16),所述弹簧(13)靠近所述出液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式逆止阀,包括阀体(1)和设于阀体(1)内的密封圈(11)、阀芯(12)及弹簧(13),所述阀芯(12)上设有导油孔(12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还设有套管(2),所述套管(2)内设有活动板(21)、固定板(22)和调节板(23),所述弹簧(13)的一端与所述阀芯(12)的端部抵触、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板(21)抵触,所述活动板(21)与所述固定板(22)上穿设有用于流体流动的通管(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逆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一端设有进液接头(15)、另一端设有出液接头(16),所述弹簧(13)靠近所述出液接头(16),所述阀体(1)的一侧内径小于所述阀体(1)的另一侧内径,所述套管(2)抵设在所述阀体(1)的变径处,所述套管(2)的内径与所述阀体(1)的一侧内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式逆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管(24)与固定板(22)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通管(24)与活动板(21)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通管(24)的一端位于活动板(21)的外侧并靠近所述阀芯(12),所述通管(24)的另一端端面与所述固定板(22)朝向出液接头(16)的一侧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式逆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管(24)的一端设有限位环(240),所述活动板(21)朝向阀芯(12)的一侧外壁上设有刮环(211),所述限位环(240)设于所述通管(24)的端部,所述限位环(240)与所述套管(2)的内壁连接,所述刮环(211)的内壁与所述通管(24)的外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式逆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23)的底部设有铰接座(231)和螺纹套(232),所述螺纹套(232)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铰接座(231)上,所述螺纹套(232)的另一端设有喇叭罩(233),所述喇叭罩(233)的内径由远离螺纹套(232)的方向逐渐增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凃志兴,凃士雄,
申请(专利权)人:沅亨流体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