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输出传动的自动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520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7
为了解决现有双输出传动的自动变速器,对两个电机的同步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输出传动的自动变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电机驱动,设计了特殊的传动路线,只要三个行星排满足特定的速比关系,则在直行模式下即可保证第一输出轴和第三输出轴的转速相同,对两个驱动电机的同步控制精度没有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输出传动的自动变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输出传动的自动变速器。
技术介绍
双输出传动可以应用于坦克等履带式载具之上,其相比于当前广泛使用的单流传动可以实现原地转向,灵活性较单流传动有非常大的提高。目前,大多双输出传动的自动变速器,是通过两个电机分别控制左右履带,对两个电机的同步控制精度要求较高,在直行模式时,需要通过电控及反馈保证左右履带转速一致,这对于电控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双输出传动的自动变速器,对两个电机的同步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输出传动的自动变速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输出传动的自动变速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和第三输出轴;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第一齿圈;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第二齿圈;第三行星排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第三齿圈;第一太阳轮与第二太阳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输出传动的自动变速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M1)、第二驱动电机(M2)、第一输出轴(1)和第二输出轴(2);/n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第一行星排(PG1)、第二行星排(PG2)、第三行星排(PG3)、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和第三输出轴(3);/n第一行星排(PG1)包括第一太阳轮(S1)、第一行星架(PC1)、第一齿圈(A1);第二行星排(PG2)包括第二太阳轮(S2)、第二行星架(PC2)、第二齿圈(A2);第三行星排(PG3)包括第三太阳轮(S3)、第三行星架(PC3)、第三齿圈(A3);/n第一太阳轮(S1)与第二太阳轮(S2)相连,并共同连接至第二输出轴(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输出传动的自动变速器,包括第一驱动电机(M1)、第二驱动电机(M2)、第一输出轴(1)和第二输出轴(2);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行星排(PG1)、第二行星排(PG2)、第三行星排(PG3)、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和第三输出轴(3);
第一行星排(PG1)包括第一太阳轮(S1)、第一行星架(PC1)、第一齿圈(A1);第二行星排(PG2)包括第二太阳轮(S2)、第二行星架(PC2)、第二齿圈(A2);第三行星排(PG3)包括第三太阳轮(S3)、第三行星架(PC3)、第三齿圈(A3);
第一太阳轮(S1)与第二太阳轮(S2)相连,并共同连接至第二输出轴(2)的一端;第二输出轴(2)的另一端与第三太阳轮(S3)相连;
第一行星架(PC1)与第二齿圈(A2)相连,并共同连接至第一输出轴(1)的一端,第一输出轴(1)的另一端作为自动变速器的其中一个输出;
第一齿圈(A1)与第一驱动电机(M1)相连,并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一制动器(B1);
第二行星架(PC2)与第二驱动电机(M2)相连,并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浩成王凯峰丁斌侯旭辉严鉴铂刘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