胀紧套式球笼万向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508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主动涨紧套包括第一外套、第一紧固螺栓、第一衬套和主动端球笼,所述主动端球笼安装在所述联轴其中一端上,所述第一外套安装在所述主动端球笼端面上,所述第一外套端面两侧开设有第一紧固螺孔,所述第一衬套衬在所述第一外套内部,所述第一紧固螺栓将所述第一衬套固定在所述第一紧固螺孔内,本胀紧套式球笼万向联轴器在拆装时,无需任何工具,单人即可轻松完成操作,从而节省拆装连接螺栓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节约了资源;在拆装时,不需要很大的拆装空间,解决了因拆装空间不足、扳手等拆装工具难以操作以及联轴器无法拆装的难题;拆装快速、简便,可缩短设备的维护更换时间,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胀紧套式球笼万向联轴器
本技术涉及联轴器
,尤其涉及胀紧套式球笼万向联轴器。
技术介绍
现有球笼万向联轴器由主动轴、从动轴、中间轴、外圈、内圈、保持架、钢球和密封系统等组成,其中传动轴及外圈上有多条沿圆周均匀分布且横截面为椭圆形或圆形的直沟道,转矩经传动轴沟道、钢球、两外圈沟道进行传递(或逆方向传递),实现主动端与从动端动力传递。保持架的作用是确保钢球组时时处于内、外圈沟道的角平分面上,密封系统内部充填耐老化性能良好、含极压添加剂的长效润滑脂。通过钢球在直沟道间的滚道,来实现轴向和角度的补偿,且在空间设计极限角度内,可实现完全等速性。但现有结构的联轴器在使用中,经常会遇到拆卸、安装不便的问题,需要拆装大量连接螺栓,特别是拆装扳手空间不足,又是需要经常拆装的部位,此问题更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胀紧套式球笼万向联轴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胀紧套式球笼万向联轴器,包括主动涨紧套和从动涨紧套,所述主动涨紧套和所述从动涨紧套分别安装在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胀紧套式球笼万向联轴器,包括主动涨紧套和从动涨紧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涨紧套和所述从动涨紧套分别安装在联轴两端;/n所述主动涨紧套包括第一外套(1)、第一紧固螺栓(102)、第一衬套(103)和主动端球笼(104),所述主动端球笼(104)安装在所述联轴其中一端上,所述第一外套(1)安装在所述主动端球笼(104)端面上,所述第一外套(1)端面两侧开设有第一紧固螺孔(101),所述第一衬套(103)衬在所述第一外套(1)内部,所述第一紧固螺栓(102)将所述第一衬套(103)固定在所述第一紧固螺孔(101)内;/n所述从动涨紧套包括第二外套(2)、第二紧固螺栓(202)、第二衬套(203)...

【技术特征摘要】
1.胀紧套式球笼万向联轴器,包括主动涨紧套和从动涨紧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涨紧套和所述从动涨紧套分别安装在联轴两端;
所述主动涨紧套包括第一外套(1)、第一紧固螺栓(102)、第一衬套(103)和主动端球笼(104),所述主动端球笼(104)安装在所述联轴其中一端上,所述第一外套(1)安装在所述主动端球笼(104)端面上,所述第一外套(1)端面两侧开设有第一紧固螺孔(101),所述第一衬套(103)衬在所述第一外套(1)内部,所述第一紧固螺栓(102)将所述第一衬套(103)固定在所述第一紧固螺孔(101)内;
所述从动涨紧套包括第二外套(2)、第二紧固螺栓(202)、第二衬套(203)和从动球笼(204),所述从动球笼(204)安装在所述联轴另一端上,所述第二外套(2)安装在所述从动球笼(204)端面上,所述第二外套(2)端面两侧开设有第二紧固螺孔(201),所述第二衬套(203)衬在所述第二外套(2)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露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越宇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