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紧螺母组件、螺母锁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497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紧螺母组件、螺母锁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锁紧螺母组件包括锁紧垫、止退螺母、碟形弹簧、碟簧定位顶丝、止退圆锥销;锁紧垫的中心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其下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梯形齿,梯形齿沿圆周均布;止退螺母的下段为圆柱型,上段为六方型,其中心孔为螺纹孔;止退螺母的下段与锁紧垫的大孔相配合,碟形弹簧设置在锁紧垫的上端面与止退螺母六方型的下端面之间,碟簧定位顶丝设置在锁紧垫的径向小螺纹通孔内,其底端紧压在止退螺母上;止退圆锥销沿径向贯通锁紧垫和止退螺母,且锁紧垫上的两处销孔均为腰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锁紧螺母组件可以有效地防止被锁紧螺母松动,使设备安装后底脚定位可靠,不需要再次进行找正调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紧螺母组件、螺母锁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对螺母进行锁紧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设备的底脚需要通过螺栓、螺母将其位置定位防止设备的松动,以保证设备的精度。但是机械设备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由于存在负荷的变化(比如频繁的启动、超负荷工作、偏心等),会造成设备振动致使螺母发生松动,就会出现轴承发热损坏、电机烧毁等情况而影响生产,这就需要重新找正调试设备,其不仅麻烦而且不易保证能恢复到最初的安装精度。因此,为了防止螺母的松动,目前采取的办法有:在螺母下加弹性垫圈;加大扳手的扭矩;使用紧固双螺母等方法,其原理都是加大正压力,从而增加螺母松动的摩擦阻力。但是即使使用上述的方法,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还是会再次出现松动,这时又需要找正调试。重新找正调试不仅占用生产时间,而且浪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因此,螺母防松一直是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锁紧螺母组件、螺母锁紧装置。本技术锁紧螺母组件可以有效地防止被锁紧螺母松动,使设备安装后底脚定位可靠,不需要再次进行找正调试。本技术螺母锁紧装置中的被锁紧螺母和锁紧螺母组件形成了一个整体,其生根在螺栓上,可有效地防止被锁紧螺母松动。本技术锁紧螺母组件,它包括锁紧垫、止退螺母、碟形弹簧、碟簧定位顶丝、止退圆锥销;锁紧垫的中心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其下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梯形齿,梯形齿沿圆周均布;止退螺母的下段为圆柱型,上段为六方型,其中心孔为螺纹孔;止退螺母的下段与锁紧垫的大孔相配合,碟形弹簧设置在锁紧垫的上端面与止退螺母六方型的下端面之间,碟簧定位顶丝设置在锁紧垫的径向小螺纹通孔内,其底端紧压在止退螺母上;止退圆锥销沿径向贯通锁紧垫和止退螺母,且锁紧垫上的两处销孔均为腰形孔。进一步地,锁紧垫上两处的腰形孔形状、大小一样,腰形孔的直径=止退圆锥销大头的直径。进一步地,锁紧垫中梯形齿的齿顶为平面,梯形齿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齿顶直线的左端通过竖直面与端面连接,其右端通过斜面与端面连接。进一步地,当锁紧垫的端面上均布24个梯形齿时:其中,每个齿的左右两根齿根线之间的夹角为10°,齿顶右端的线位于角平分线上;齿槽左右两根线之间的夹角为5°。本技术螺母锁紧装置,它包括螺栓、被锁紧螺母、锁紧螺母组件;螺栓上加工有左旋、右旋两段螺纹,靠近螺栓六角头部螺纹的公称直径M1>靠近螺栓底部螺纹的公称直径M2,螺纹M1的旋向与被锁紧螺母的螺纹孔旋向相同,螺纹M2的旋向与止退螺母的螺纹孔旋向相同;被锁紧螺母旋合在螺纹M1上、锁紧螺母组件旋合在螺纹M2上;被锁紧螺母与锁紧螺母组件通过梯形齿连接;被锁紧螺母被紧压在螺栓六角头部;锁紧螺母组件通过锁紧垫、止退螺母、碟形弹簧、碟簧定位顶丝、止退圆锥销装配成一个整体。进一步地,被锁紧螺母的端面上梯形齿的齿数、梯形齿的截面形状、齿槽的形状均与锁紧垫端面上的梯形齿相同。进一步地,被锁紧螺母端面梯形齿的高度h’略大于锁紧垫中梯形齿的高度h。进一步地,被锁紧螺母螺纹的螺距p’>止退螺母螺纹的螺距p。本技术锁紧螺母组件通过锁紧垫上与被锁紧螺母两者齿的咬合形成一个整体,而止退螺母上螺纹孔的旋向又与被锁紧螺母上螺纹孔的旋向相反,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被锁紧螺母松动。本技术螺母锁紧装置中,当被锁紧螺母与止退螺母旋向相反时,止退螺母旋紧是通过其齿的斜边推动被锁紧螺母齿槽的斜边进行锁紧;如果被锁紧螺母松动,其齿的直边与止退螺母齿槽的直边相接触,从而推动止退螺母向旋紧的方向旋转,因此不会松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锁紧螺母组件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锁紧垫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仰视图;图6是止退螺母的主视图;图7是螺栓的示意图;图8是被锁紧螺母的主视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10是本技术螺母锁紧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从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可知,本技术锁紧螺母组件,它包括锁紧垫3、止退螺母5、碟形弹簧4、碟簧定位顶丝1、止退圆锥销2;锁紧垫3的中心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其下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梯形齿,梯形齿沿圆周均布;止退螺母5的下段为圆柱型,上段为六方型,其中心孔为螺纹孔;止退螺母5的下段与锁紧垫3的大孔相配合,碟形弹簧4设置在锁紧垫3的上端面与止退螺母5六方型的下端面之间,碟簧定位顶丝1设置在锁紧垫3的径向小螺纹通孔内,其底端紧压在止退螺母5上;止退圆锥销2沿径向贯通锁紧垫3和止退螺母5,且锁紧垫3上的两处销孔均为腰形孔。其中,止退圆锥销2的锥度为1:50。本技术在装配时,先将碟形弹簧4套在止退螺母5的下段上,再将止退螺母5的下段装入锁紧垫3的大孔内里,将碟形弹簧4压紧在锁紧垫3的上端面上,接着装上碟簧定位顶丝1,然后再钻销孔的圆孔;此时,将锁紧垫3、止退螺母5、碟形弹簧4、碟簧定位顶丝1拆卸,最后单独对锁紧垫3上的两处销孔进行加工,以圆孔为中心加工出腰形孔。在使用过程中,止退圆锥销2可以保证止退螺母5与锁紧垫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保证锁紧螺母组件锁紧的可靠性。同时,当需要将锁紧螺母组件整体拆卸时,可以通过将止退圆锥销2取出即可。在使用本技术锁紧螺母组件时,要在被锁紧螺母与锁紧垫相对应的端面上也设置梯形齿,通过锁紧垫上与被锁紧螺母两者齿的咬合形成一个整体,而止退螺母上螺纹孔的旋向又与被锁紧螺母上螺纹孔的旋向相反,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被锁紧螺母松动。实施例2本技术锁紧螺母组件:锁紧垫3上两处的腰形孔形状、大小一样,腰形孔的直径=止退圆锥销2大头的直径。这样,止退圆锥销2的小头就不会与腰形孔相接触,也就不会受力,从而防止止退圆锥销2从小径往大径处运动而松动,防止锁紧垫3和止退螺母松动,从而保证了锁紧的可靠性。同时,当松开碟簧定位顶丝1,锁紧垫3在碟形弹簧4的作用下要移动,而腰形孔保证了锁紧垫3的移动。止退圆锥销2与销孔之间为间隙配合。实施例3本技术锁紧螺母组件:锁紧垫3中梯形齿的齿顶为平面,梯形齿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齿顶直线的左端通过竖直面与端面连接,其右端通过斜面与端面连接。因此,齿的一个面是斜面,另一个面是直面,齿槽的一个面是斜面,另一个面是直面。其中,梯形面主要是有利于端面齿进到齿槽中,直面主要是防止螺母松动。当锁紧垫3的端面上均布24个梯形齿时:其中,每个齿的左右两根齿根线之间的夹角为10°,齿顶右端的线位于角平分线上;齿槽左右两根线之间的夹角为5°。端面上梯形槽形数量根据扭矩大小及相邻槽齿分度而设计的:从强度考虑,齿分度越多,则齿宽则越窄,越易断齿,故如果端面梯形槽形螺母松动的扭矩越大,则越不易分的齿数越多,具体数量由强度计算得出;从紧固来讲,齿分度越多,则紧固收紧效果越好。因此,在扭矩不大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锁紧螺母组件,其特征是:它包括锁紧垫(3)、止退螺母(5)、碟形弹簧(4)、碟簧定位顶丝(1)、止退圆锥销(2);锁紧垫(3)的中心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其下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梯形齿,梯形齿沿圆周均布;止退螺母(5)的下段为圆柱型,上段为六方型,其中心孔为螺纹孔;止退螺母(5)的下段与锁紧垫(3)的大孔相配合,碟形弹簧(4)设置在锁紧垫(3)的上端面与止退螺母(5)六方型的下端面之间,碟簧定位顶丝(1)设置在锁紧垫(3)的径向小螺纹通孔内,其底端紧压在止退螺母(5)上;止退圆锥销(2)沿径向贯通锁紧垫(3)和止退螺母(5),且锁紧垫(3)上的两处销孔均为腰形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锁紧螺母组件,其特征是:它包括锁紧垫(3)、止退螺母(5)、碟形弹簧(4)、碟簧定位顶丝(1)、止退圆锥销(2);锁紧垫(3)的中心孔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其下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梯形齿,梯形齿沿圆周均布;止退螺母(5)的下段为圆柱型,上段为六方型,其中心孔为螺纹孔;止退螺母(5)的下段与锁紧垫(3)的大孔相配合,碟形弹簧(4)设置在锁紧垫(3)的上端面与止退螺母(5)六方型的下端面之间,碟簧定位顶丝(1)设置在锁紧垫(3)的径向小螺纹通孔内,其底端紧压在止退螺母(5)上;止退圆锥销(2)沿径向贯通锁紧垫(3)和止退螺母(5),且锁紧垫(3)上的两处销孔均为腰形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螺母组件,其特征是:锁紧垫(3)上两处的腰形孔形状、大小一样,腰形孔的直径=止退圆锥销(2)大头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螺母组件,其特征是:锁紧垫(3)中梯形齿的齿顶为平面,梯形齿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齿顶直线的左端通过竖直面与端面连接,其右端通过斜面与端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紧螺母组件,其特征是:当锁紧垫(3)的端面上均布24个梯形齿时:其中,每个齿的左右两根齿根线之间的夹角为10°,齿顶右端的线位于角平分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陈陈克英王传进陈奕任士培李萧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恒意硬面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