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缓冲机构的油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489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油缸装置,包括具有一腔体的缸筒、位于缸筒内的活塞杆、活塞、油口部和缓冲部,所述活塞将缸筒的腔体分隔成两个相对的第一密封空间和第二密封空间,所述油口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缸筒侧壁上的至少一个贯通孔;所述缓冲部包括开设在所述活塞侧壁上且能够与所述第一密封空间连通的槽体、设置在所述槽体内且与所述缸筒内侧壁抵接的缓冲环,所述缓冲环上设置有一能够分别连通所述贯通孔和第一密封空间的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优点:通过缓冲环缺口、槽体、贯通孔之间配合形成的油路,控制液压油在单位时间内流出和流入缸筒内的流量控制,实现对活塞杆的缓冲动作,结构巧妙,配合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缓冲机构的油缸装置
本技术涉及了驱动件
,具体的是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油缸装置。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技术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油缸是一种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液压力的冲击性较大,在伸出和缩回动作时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撞击使得活塞容易损坏。现有的液压缸通过在活塞杆上套设有缓冲环,以及在缸体位于所述活塞杆的尾端处设置有缓冲垫片,使得活塞杆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缓冲环与缸体的撞击、缓冲垫片与活塞杆的摩擦实现对活塞杆的缓冲动作。上述的缓冲结构设计复杂,并且活塞杆和缓冲垫片配合的位置、缓冲垫片与缸体配合的位置、缓冲环的加工精度都要求很高,这在加工过程中的困难程度较大,且在后续活塞杆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磨损量较为严重,进而经常会出现缓冲效果不明显的现象,也增加了噪音的引入。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油缸装置,包括具有一腔体的缸筒、位于所述缸筒内的活塞杆和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缸筒的腔体分隔成两个相对的第一密封空间和第二密封空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口部和缓冲部,/n所述油口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缸筒侧壁上的至少一个贯通孔;/n所述缓冲部包括开设在所述活塞侧壁上且能够与所述第一密封空间连通的槽体、设置在所述槽体内且与所述缸筒内侧壁抵接的缓冲环,所述缓冲环上设置有一能够分别连通所述贯通孔和第一密封空间的缺口;/n所述油缸装置具有第一油路状态、第二油路状态和第三油路状态,当处于第一油路状态时,所述贯通孔分别经过所述槽体和缺口与第一密封腔体连通;当处于第二油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油缸装置,包括具有一腔体的缸筒、位于所述缸筒内的活塞杆和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缸筒的腔体分隔成两个相对的第一密封空间和第二密封空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口部和缓冲部,
所述油口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缸筒侧壁上的至少一个贯通孔;
所述缓冲部包括开设在所述活塞侧壁上且能够与所述第一密封空间连通的槽体、设置在所述槽体内且与所述缸筒内侧壁抵接的缓冲环,所述缓冲环上设置有一能够分别连通所述贯通孔和第一密封空间的缺口;
所述油缸装置具有第一油路状态、第二油路状态和第三油路状态,当处于第一油路状态时,所述贯通孔分别经过所述槽体和缺口与第一密封腔体连通;当处于第二油路状态时,所述贯通孔直接与所述第一密封腔体连通;当处于第三油路状态时,所述贯通孔经过缺口与所述第一密封腔体连通;
所述活塞杆具有前进状态和后退状态,当处于前进状态时,所述油缸装置在所述缓冲环位于所述贯通孔的左侧时处于第一油路状态;所述油缸装置在所述缓冲环位于所述贯通孔的右侧时处于第二油路状态;当处于后退状态时,所述油缸装置在所述缓冲环位于所述贯通孔的右侧时处于第二油路状态;所述油缸装置在所述缓冲环位于所述贯通孔的左侧时处于第三油路状态;
其中,贯通孔在单位时间内流过的液压油的流量大于所述槽体和缺口流过的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幼兰郭红颖
申请(专利权)人:赛力达液压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