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油阀、喷油嘴及其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45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油喷油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喷油阀、喷油嘴及其发动机;其中所述喷油阀包括与喷油嘴出口适配的喷口,所述喷口的上端面开设有多组进油部,所述喷口的下端面开设有与每组所述进油部连通的出油口,其中动力液从每组所述进油部进入以形成旋流,并且从所述出油口雾化喷出;提升了汽油雾化效果,增加燃油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油阀、喷油嘴及其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汽油喷油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喷油阀、喷油嘴及其发动机。
技术介绍
喷油嘴作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的工作好坏将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在现有的汽车发动机中,经常采用了各种类型的喷油嘴来提高喷雾质量,如高低压直射喷油嘴、涡流喷油嘴等。公开号为CN2606192的技术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喷喷油器,包括有阀体、喷孔板、球头、外壳,在喷孔板上的喷孔为2-3个。该专利具有结构简单、燃烧充分、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但是,这种多孔高低压直射喷嘴由于是实心喷射,在喷射压力较低时,雾化性能较差,对喷射压力的要求很高,只有在喷孔比较小且射流速度较高时,才具有较好的雾化性能。公布号为CN101737218A的专利技术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直喷发动机的喷嘴,包括:壳体、阀杆、喷油孔、进油孔和油路,其中:喷油孔和进油孔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端,油路位于壳体内且两端分别与进油孔和喷油孔相连接,阀杆的一端设置于壳体近进油孔的一侧内部且位于若干条油路的中央,阀杆上设有若干螺旋槽,阀杆的顶端及阀座为球面结构。该专利在低喷射压力和较高背压下能保证较大的喷雾锥角,从而提升喷油嘴的雾化性能。但是,该专利提升的喷油嘴雾化性能有限,需要进一步优化。所以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喷油阀,提升汽油的雾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油阀、喷油嘴及其发动机,以提高汽油喷油嘴的雾化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油阀,包括与喷油嘴出口适配的喷口,所述喷口的上端面开设有多组进油部,所述喷口的下端面开设有与每组所述进油部连通的出油口,其中动力液从每组所述进油部进入以形成旋流,并且从所述出油口雾化喷出。优选的,每组所述进油部与一所述出油口通过旋流腔连通。优选的,所述进油部包括至少两个进油口,所述出油口位于若干所述进油口的中心。优选的,所述旋流腔包括若干连通道,每一个所述进油口与一所述出油口通过一个所述连通道连通。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连通道之间的夹角相等,其中动力液自所述连通道流入所述进油口时的方向形成顺时针/逆时针。优选的,所述进油口为两个,两个所述连通道关于所述出油口呈中心对称。优选的,所述喷口包括开设所述进油口的上盖板、开设所述连通道的旋流板和开设所述出油口的下盖板;其中所述上盖板、所述旋流板和所述下盖板相互贴合。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油嘴,包括如上所述的喷油阀。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喷油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喷口的上端面开设有多组进油部,将动力液从每组所述进油部进入以形成旋流,并且从所述出油口雾化喷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喷油阀的爆炸装配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喷油阀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喷油阀的旋流腔的速度矢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喷油阀的出油口的速度矢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喷油阀的两个进油口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喷油阀的三个进油口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技术喷油阀的四个进油口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技术喷油阀的五个进油口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技术喷油阀的喷油嘴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进油部,101为进油口,2为出油口,3为旋流腔,301为连通道,4为上盖板、5为旋流板,6为下盖板,7为喷油嘴。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文件,现对本申请中的一些技术点做阐述;在本申请中的喷油阀的适用范围是在发动机内部;流入喷油阀的汽油是经过阀芯流出的小分子的汽油;此时雾化的对象是小分子的汽油,小分子的汽油体积小,再对小分子的汽油施加作用力或者小分子的汽油受立场作用时,小分子的汽油运动状态接近理论状态,使汽油分子的运动状态符合预设值,使雾化效果符合预设值;市面上一般对汽油的雾化是直接对液体汽油雾化,在雾化时,雾化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还会有残留的汽油附着在汽油雾化头附近。在本申请中雾化效果是指通过喷油嘴或用高速气流使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的操作。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油阀,包括与喷油嘴7出口适配的喷口,所述喷口的上端面开设有多组进油部1,所述喷口的下端面开设有与每组所述进油部1连通的出油口2,其中动力液从每组所述进油部1进入以形成旋流,并且从所述出油口2雾化喷出;所述动力液进入喷口后沿F方向运动,同时所述动力液沿F方向雾化喷出。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液可以但不限于汽油,还可以是其他可燃液体,如柴油、酒精和煤油等等。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液在进入进油部1时就是小分子状态,在形成旋流后,小分子的汽油从出油口2喷出,喷出时的速度远大于动力液进入进油部1的速度,小分子的汽油以较快的速度从出油口2喷出;在出油口2不同位置的小分子的汽油以较高的速度喷射在空气中的不同位置,以使汽油均匀分布在空气中,呈现雾化状态。请参阅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每组所述进油部1与一所述出油口2通过旋流腔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油口101将动力液输入后通过旋流腔3加速后送至出油口2喷出,以实现动力液的雾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油部1包括至少两个进油口101,所述出油口2位于若干所述进油口101的中心;所述出油口2的圆弧拐角相比锐角拐角的出流流量更大,同时增大进油口101孔径至与旋流腔3直径相等后,出油口2流量变化不大;因此进油口101/旋流腔3(径/宽)比值在0.8~1.0。在本实施例中,高压强的动力液从出油口2的不同位置喷入,在两个高压强的动力液相汇聚时,两个动力液压强较低的地方受高压强力的作用,会向高压强去移动,通过压强液的运动,使压强液在出油口2内形成旋流,进一步加速动力液的速度,使动力液以较高的速度从出油口2喷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油部1至少为两个,还可以是三个、四个和五个等多个进油口101;至少需要两个进油口101才能在出油口2内形成旋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流腔3包括若干连通道301,每一个所述进油口101与一所述出油口2通过一个所述连通道30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油口101与连通道301一一对应,且每一个所述进油口101不相交,防止出现动力液相互混合的情况,影响动力液的雾化效果;通过连通道301将动力液输送至出油口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通道301可以但不限于一条连通道301,通过倒锥形的连通道301加速动力液,以提高动力液进入出油口2的初速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通道301呈倒锥形,且所述连通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油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喷油嘴出口适配的喷口,所述喷口的上端面开设有多组进油部,所述喷口的下端面开设有与每组所述进油部连通的出油口,其中/n动力液从每组所述进油部进入以形成旋流,并且从所述出油口雾化喷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油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喷油嘴出口适配的喷口,所述喷口的上端面开设有多组进油部,所述喷口的下端面开设有与每组所述进油部连通的出油口,其中
动力液从每组所述进油部进入以形成旋流,并且从所述出油口雾化喷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阀,其特征在于,
每组所述进油部与一所述出油口通过旋流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油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油部包括至少两个进油口,所述出油口位于若干所述进油口的中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油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腔包括若干连通道,每一个所述进油口与一所述出油口通过一个所述连通道连通。


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上葆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