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436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包括微型固定袋和与微型固定袋连通的注浆头,注浆头用于往微型固定袋内注浆以填充微型固定袋,微型固定袋包括外部防断裂层和设于外部防断裂层内的内部基层,内部基层贴附设于外部防断裂层的内壁面上,注浆头与内部基层和/或外部防断裂层固定连接,微型固定袋收纳于注浆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微型固定袋不容易破裂,能有效填充盾构开挖过程中的开挖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
本技术涉及盾构隧道
,特别地,涉及一种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
技术介绍
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是指曲线半径在250至400米的曲线隧道,采用盾构的方法进行施工。近年来,由于诸如高层建筑和桥梁、电塔等重要地面建筑的存在,越来越多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出现在各大城市的地铁及综合管廊建设中。在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弯道处通常需要进行盾构外周的超挖,以便于曲线段盾构施工,超挖后土层与管片或盾壳之间留下的空隙极易造成土层不稳定,使得隧道变形和地面沉降增大,在盾构机推进时还有可能使管片受力偏移产生破损。目前,解决小半径曲线隧道转弯处的问题的方法主要有:1)通过注浆填满空隙使管片受力均匀合理;2)减小管片尺寸或使用异形管片,使得盾构机产生的反力能够较好的传递给后面的管片;3)加强弯道处管片的配筋,以承受较大的偏心荷载。但是上述几种解决方法均具有一定局限性,无法在盾构机头超挖过后立即通过注浆使得管片后的空隙得到有效填充。现有在实际盾构施工作业时,可以使用微型分隔膜袋法,解决盾构机超挖过后注浆无法立即有效填充空隙的问题。具体地:在弯道处管片上多预制一些注浆孔,管片安装完成之后,将早强灌浆材料通过注浆孔注入管片后的微型分隔膜袋中,在短时间内实现管片与土层之间的局部有效填充,使管片通过微型分隔膜袋中的早强灌浆材料得到土层的有效支撑。但是,采用微型分隔膜袋方法时,分隔膜袋容易破裂,导致注浆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微型分隔膜袋容易破裂,导致注浆填充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包括微型固定袋和与微型固定袋连通的注浆头,注浆头用于往微型固定袋内注浆以填充微型固定袋,微型固定袋包括外部防断裂层和设于外部防断裂层内的内部基层,内部基层贴附设于外部防断裂层的内壁面上,注浆头与内部基层和/或外部防断裂层固定连接,微型固定袋收纳于注浆头内。进一步地,微型固定袋包括袋体,袋体上设有开口,袋体沿开口方向向外延伸形成袋口,注浆头与袋口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注浆头包括固定连接的输入段和输出段,注浆头的输出段分别与内部基层和外部防断裂层牢固粘贴。进一步地,外部防断裂层为合成橡胶层,内部基层为聚酰胺纤维掺入20%的氨纶纤维编织而成的布料层。进一步地,袋口与袋体之间的过渡处设有加强段。进一步地,外部防断裂层的厚度为0.08至0.15毫米。进一步地,内部基层的厚度为0.45至0.55毫米。进一步地,输入段的径向尺寸大于输出段的径向尺寸,输入段的表面上设有外螺纹。进一步地,袋口通过环氧型AB胶与注浆头的输出段的外表面的牢固粘贴。进一步地,注浆头靠近袋体的一端设有止逆阀。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通过包括微型固定袋和与微型固定袋连通的注浆头,微型固定袋包括外部防断裂层和设于外部防断裂层内的内部基层,采用内部基层和外部防断裂层相结合的措施,使微型固定袋具有足够的强度,微型固定袋在注入早强灌浆材料后拉伸的过程中,能够承受较大的注浆压力,使得在灌注早强灌浆材料时不破裂;并且,由于微型固定袋具有可靠的可折叠性和延展性,使其在注浆前可以收纳于注浆头中,注浆后能够在管片背面形成一个较大的块体,实现管片与土层之间空隙的局部有效填充;通过注浆头与内部基层和/或外部防断裂层固定连接,使微型固定袋与注浆头形成可靠稳定地连接,在注浆时微型固定袋不会从注浆头脱落,保证了注浆填充效果,能有效填充盾构开挖过程中的开挖间隙。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的主视图。图例说明:100、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10、微型固定袋;11、外部防断裂层;12、内部基层;13、袋体;14、袋口;20、注浆头;21、输入段;22、输出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的主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100,包括微型固定袋10和与微型固定袋10连通的注浆头20,注浆头20用于往微型固定袋10内注浆以填充微型固定袋10,微型固定袋10包括外部防断裂层11和设于外部防断裂层11内的内部基层12,内部基层12贴附设于外部防断裂层11的内壁面上,注浆头20与内部基层12和/或外部防断裂层11固定连接,微型固定袋10收纳于注浆头20内。本技术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100,通过包括微型固定袋10和与微型固定袋10连通的注浆头20,微型固定袋10包括外部防断裂层11和设于外部防断裂层11内的内部基层12,采用内部基层12和外部防断裂层11相结合的措施,使微型固定袋10具有足够的强度,微型固定袋10在注入早强灌浆材料后拉伸的过程中,能够承受较大的注浆压力,使得在灌注早强灌浆材料时不破裂;并且,由于微型固定袋10具有可靠的可折叠性和延展性,使其在注浆前可以收纳于注浆头20中,注浆后能够在管片背面形成一个较大的块体,实现管片与土层之间空隙的局部有效填充;通过注浆头20与内部基层12和/或外部防断裂层11固定连接,使微型固定袋10与注浆头20形成可靠稳定地连接,在注浆时微型固定袋10不会从注浆头20脱落,保证了注浆填充效果,能有效填充盾构开挖过程中的开挖间隙。可以理解地,本技术的微型固定袋10在未受力状态下剪开后摊铺面积为540平方厘米,受力拉伸后其摊铺面积可扩大6-8倍,便于在注浆前将微型固定袋10在收纳于注浆头20中,往微型固定袋10袋内注入早强灌浆材料后可在短时间内形成直径为30厘米-50厘米的坐垫状硬块。可以理解地,注浆头20与内部基层12和/或外部防断裂层11固定连接,可以是内部基层12贴附设于外部防断裂层11的内壁面上后,注浆头20与内部基层12或外部防断裂层11固定连接,以使微型固定袋10和注浆头20密封连接;也可以是注浆头20分别与内部基层12和外部防断裂层11固定连接,以使微型固定袋10和注浆头20密封连接。更优地,注浆头20靠近微型固定袋10的一端设有转动阀门,以控制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微型固定袋(10)和与所述微型固定袋(10)连通的注浆头(20),所述注浆头(20)用于往所述微型固定袋(10)内注浆以填充所述微型固定袋(10),/n所述微型固定袋(10)包括外部防断裂层(11)和设于所述外部防断裂层(11)内的内部基层(12),所述内部基层(12)贴附设于所述外部防断裂层(11)的内壁面上,所述注浆头(20)与所述内部基层(12)和/或所述外部防断裂层(11)固定连接,/n所述微型固定袋(10)收纳于所述注浆头(2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微型固定袋(10)和与所述微型固定袋(10)连通的注浆头(20),所述注浆头(20)用于往所述微型固定袋(10)内注浆以填充所述微型固定袋(10),
所述微型固定袋(10)包括外部防断裂层(11)和设于所述外部防断裂层(11)内的内部基层(12),所述内部基层(12)贴附设于所述外部防断裂层(11)的内壁面上,所述注浆头(20)与所述内部基层(12)和/或所述外部防断裂层(11)固定连接,
所述微型固定袋(10)收纳于所述注浆头(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型固定袋(10)包括袋体(13),所述袋体(13)上设有开口,所述袋体(13)沿开口方向向外延伸形成袋口(14),
所述注浆头(20)与所述袋口(1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浆头(20)包括固定连接的输入段(21)和输出段(22),所述注浆头(20)的所述输出段(22)分别与所述内部基层(12)和所述外部防断裂层(11)牢固粘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用微型固定袋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铁军杨果林王灏刘欢虢彪张沛然陈亚军胡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