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38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锁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包括把手、按钮、弹簧、转轴、连接件以及方轴头,其中,按钮与转轴连接,弹簧套装在转轴上且位于把手的第一安装容腔内,正常状态下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或自然状态,转轴与方轴头处于分离状态,转动把手时不带动方轴头转动,从而防止不法分子通过猫眼下压把手开门;当按下按钮时,转轴与方轴头啮合在一起,此时转动把手时带动方轴头一起转动,进而方轴头带动锁芯进行开门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
本技术属于锁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用户门都设置有猫眼,方便观察门外的情况,为方便用户使用,一般门内的把手在下压时即可实现开锁,但同时使不法之徒有可乘之机,小偷可以通过破坏猫眼进而通过猫眼将铁丝等工具伸入用户门内再将门内的把手下压实现开锁,使用户门的防盗效果降低,造成用户财产损失,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人在室内时,需摁下把手上的按钮后,把手才能带动锁轴旋转开锁,按钮未被摁下时,把手不会带动锁轴旋转,不能开锁,当有人从门扇猫眼处伸进特殊工具夹住把手视图开锁时,因无法把按钮摁下,即使把手转动也不能实现开锁。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把手、按钮、弹簧、转轴、连接件以及方轴头,其中:把手包含手持部及与手持部连接的安装部,安装部沿锁轴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安装容腔和第二安装容腔,按钮的一端卡接在第一安装容腔内,另一端裸露在把手外部,且按钮在第一安装容腔内沿锁轴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连接件的一端卡接在第二安装容腔内,且与把手同步转动;连接件内沿锁轴长度方向具有贯通的阶梯孔,包括孔径依次增大的第一阶梯孔、第二阶梯孔和第三阶梯孔,转轴的一端固定插接在按钮内,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二阶梯孔的內缘匹配卡接,并与连接件同步转动,且转轴在第二阶梯孔内可沿锁轴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弹簧位于第一安装容腔内,且套装在转轴上;方轴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三阶梯孔内,另一端与锁轴固定连接,方轴头内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和第二阶梯孔的形状大小均一致,转轴上远离按钮的一端可与限位孔啮合或脱离啮合。进一步的,第一安装容腔和第二安装容腔通过隔板分隔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隔板上,另一端与按钮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转轴包括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圆柱轴、第二圆柱轴和方形轴,第一圆柱轴固定插接在按钮的一端,第二圆柱轴贯穿隔板伸入第一阶梯孔内,第二阶梯孔为与方形轴匹配的方形孔。进一步的,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插槽,把手的第二安装容腔内设有与插槽插接连接的凸柱,凸柱插接在插槽内,使把手与连接件同步转动。进一步的,第二连接部的下表面与第一连接部固定,上表面对称设有定位柱,定位柱与定位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定位座的下表面设有与定位柱匹配的定位槽,上表面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由圆形槽和环形槽组成,圆形槽的外径与环形槽的内径相同,且相互连通。进一步的,方轴头为阶梯形套筒,包括位于限位槽内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包括圆环凸起和位于圆环凸起外缘的块状凸起,圆环凸起的外径与圆形槽的外径相同,块状凸起位于环形槽内。进一步的,还包括轴承和锁板,连接件通过轴承与锁板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按钮与转轴连接,弹簧套装在转轴上且位于把手的第一安装容腔内,正常状态下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或自然状态下,转轴与方轴头处于分离状态,转动把手时不带动方轴头转动,从而防止通过猫眼下压把手开门;当按下按钮时,转轴与方轴头啮合在一起,此时转动把手时带动方轴头一起转动,进而方轴头带动锁轴进行开门动作。(2)本技术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在未按下按钮时,把手带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带动转轴和定位座同步转动,而方轴头因未与转轴啮合不转动,此时块状凸起在环形槽内有一定的运动空间;另一方面块状凸起和环形槽的设置使把手在一定的角度内转动,而并非180°内转动,操作简单,如果未按下按钮,把手转动一定的角度后能迅速察觉门锁无法开启,无需转180°后才察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的整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的转轴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的连接件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的定位座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的方轴头结构图;其中,1-把手,11-隔板,12-第一安装容腔,13-第二安装容腔,2-按钮,3-弹簧,4-转轴,41-第一圆柱轴,42-第二圆柱轴,43-方形轴,5-连接件,51-第一阶梯孔,52-第二阶梯孔,53-第三阶梯孔,54-第一连接部,541-插槽,55-第二连接部,551-定位柱,6-方轴头,61-限位孔,62-圆环凸起,63-块状凸起,7-定位座,71-定位槽,72-限位槽,721-圆形槽,722-环形槽,8-轴承,9-锁板,10-锁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包括把手1、按钮2、弹簧3、转轴4、连接件5以及方轴头6,其中:把手1包含手持部和安装部,安装部沿锁轴10长度方向具有安装容腔,通过隔板11将安装容腔分割成第一安装容腔12和第二安装容腔13,按钮2的一端卡接在第一安装容腔12内,另一端裸露在把手1的外部,且按钮2在第一安装容腔12内沿锁轴10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连接件5的一端卡接在第二安装容腔13内,且与把手1同步转动,弹簧3安装在隔板11和按钮2之间,且处于压缩状态或自然状态。具体的,连接件5内具有贯通的阶梯孔,包括孔径依次增大的第一阶梯孔51、第二阶梯孔52和第三阶梯孔53,转轴4的一端固定插接在按钮2内,转轴4的另一端与第二阶梯孔52的內缘匹配卡接,与连接件5同步转动,弹簧3套装在转轴4上,转轴4在第二阶梯孔52内可沿锁轴10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具体的,方轴头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三阶梯孔53内,另一端与锁轴10(锁轴10的作用是用于开锁)固定连接,方轴头6内具有限位孔61,限位孔61和第二阶梯孔52的形状大小均一致,转轴4上远离按钮2的一端可与限位孔61啮合或脱离啮合。本实施例中按动按钮2或者松开按钮2时,转轴4的末端可在第二阶梯孔52内自由移动,正常状态下,未按动按钮2时,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或自然状态,转轴4的末端与第二阶梯孔52匹配卡接,限制了转轴4的转动自由度,转轴4与连接件5同步转动,此时,转动把手1,把手1未能带动方轴头6转动,因此可以防止通过猫眼下压把手1开门,当按下按钮2时,转轴4的末端沿锁轴10长度方向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按钮、弹簧、转轴、连接件以及方轴头,其中:/n所述把手包含手持部及与所述手持部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沿锁轴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安装容腔和第二安装容腔,所述按钮的一端卡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容腔内,另一端裸露在所述把手外部,且所述按钮在所述第一安装容腔内可沿锁轴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卡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容腔内,且与所述把手同步转动;/n所述连接件内沿锁轴长度方向具有贯通的阶梯孔,包括孔径依次增大的第一阶梯孔、第二阶梯孔和第三阶梯孔,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插接在所述按钮内,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内缘匹配卡接,并与所述连接件同步转动,且所述转轴在所述第二阶梯孔内可沿锁轴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容腔内,且套装在所述转轴上;/n所述方轴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阶梯孔内,另一端与锁轴固定连接,所述方轴头内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和第二阶梯孔的形状大小均一致,所述转轴上远离所述按钮的一端可与所述限位孔啮合或脱离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按钮、弹簧、转轴、连接件以及方轴头,其中:
所述把手包含手持部及与所述手持部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沿锁轴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安装容腔和第二安装容腔,所述按钮的一端卡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容腔内,另一端裸露在所述把手外部,且所述按钮在所述第一安装容腔内可沿锁轴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卡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容腔内,且与所述把手同步转动;
所述连接件内沿锁轴长度方向具有贯通的阶梯孔,包括孔径依次增大的第一阶梯孔、第二阶梯孔和第三阶梯孔,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插接在所述按钮内,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内缘匹配卡接,并与所述连接件同步转动,且所述转轴在所述第二阶梯孔内可沿锁轴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容腔内,且套装在所述转轴上;
所述方轴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阶梯孔内,另一端与锁轴固定连接,所述方轴头内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和第二阶梯孔的形状大小均一致,所述转轴上远离所述按钮的一端可与所述限位孔啮合或脱离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容腔和第二安装容腔通过隔板分隔开,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隔板上,另一端与所述按钮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的防猫眼开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圆柱轴、第二圆柱轴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剑锋余沁俞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佳兆业人工智能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