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把手及防盗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66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具体涉及一种防盗把手及防盗锁具,包括门内把手,所述门内把手包括手持部和安装部,所述手持部转动的设置在安装部上,所述防盗把手还包括旋转部和限位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手持部同步转动连接,所述限位部滑动的设置在安装部上,并与所述旋转部卡合;所述手持部上设有按键,按压按键,使限位部滑动与旋转部脱离。使用时,利用安装部将防盗把手安装在门内。由于手持部与旋转部同步转动连接,故旋转部随手持部同步转动。在不按压按键仅转动手持部时,旋转部与限位部卡合,限位部会阻止旋转部转动,进而导致手持部也不能被转动。这样当小偷将猫眼损坏,在门外利用工具拉动手持部时,不能将门打开,提高了安全性和防盗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盗把手及防盗锁具
本技术涉及门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盗把手及防盗锁具。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锁具的防盗功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目前市面上不断推广的智能控制锁具,有指纹、密码、磁卡、手机控制等多智能化的锁具,来保障财产安全。但是在目前市面上,仍然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在正常的门上,不管安装的是普通门锁,还是智能门锁,门上都会有安装一个猫眼。而小偷在偷盗时,通常将猫眼损坏,然后利用工具,在门外拉动门内把手,使门内把手转动将门打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盗把手及防盗锁具,旨在解决门内把手易转动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盗把手,包括门内把手,所述门内把手包括手持部和安装部,所述手持部转动的设置在安装部上,所述防盗把手还包括旋转部和限位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手持部同步转动连接,所述限位部滑动的设置在安装部上,并与所述旋转部卡合;所述手持部上设有按键,按压按键,使限位部滑动与旋转部脱离。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旋转部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卡合。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旋转部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滑动的设置在滑槽内,通过滑槽与所述限位槽卡合或脱离。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防盗把手还设有顶块,所述顶块与所述按键传动连接,并与限位部抵靠;按压按键,带动顶块沿轴向移动,使顶块驱动限位部滑动。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顶块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限位部上设有与第一斜面抵靠的第二斜面;当顶块移动时,第一斜面抵靠第二斜面驱动限位部移动。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限位部、限位槽以及滑槽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部分别滑动的设置在两个滑槽内,并与两个限位槽卡合。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防盗把手还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部上。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防盗把手还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按键传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旋转部与顶块连接。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按键为自动复位按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防盗锁具,包括如上所述的防盗把手和抵顶块,通过所述抵顶块锁定限位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利用安装部将防盗把手安装在门内。由于手持部与旋转部同步转动连接,而初始状态下,旋转部又与限位部卡合,故限位部会阻止旋转部转动,进而使手持部也不能被转动。这样即使小偷将猫眼损坏,在门外利用工具也拉不动手持部,这样就能防止门被打开,提高了安全性和防盗性。如果需要解锁,就必须按压按键,使限位部滑动与旋转部脱离,才能转动手持部。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防盗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防盗把手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旋转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顶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防盗把手使用状态剖视图;图8是图7中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防盗把手,包括门内把手,门内把手包括手持部1和安装部2,手持部1转动的设置在安装部2上。使用时,利用安装部2将防盗把手安装在门内。防盗把手还包括旋转部3和限位部4,旋转部3与手持部1同步转动连接,限位部4滑动的设置在安装部2上,并与旋转部3卡合。手持部1上设有按键5,按压按键5,使限位部4滑动与旋转部3脱离。由于手持部1与旋转部3同步转动连接,故旋转部3随手持部1同步转动。在不按压按键5仅转动手持部1时,旋转部3与限位部4卡合,限位部4会阻止旋转部3转动,进而导致手持部1也不能被转动。这样当小偷将猫眼损坏,在门外利用工具拉动手持部1时,手持部1不转动,不能将门打开,提高了安全性和防盗性。具体地,手持部1和安装部2由锌合金制成,且手持部1上设有一盖板11。如图3、4所示,为了避免限位部4在滑动时偏移,安装部2上设有沿旋转部3径向延伸的滑槽21,限位部4滑动的设置在滑槽21内。具体地,滑槽21包括第一滑槽211和第二滑槽212,限位部4上设有第一滑块41和第二滑块42,第二滑块42为圆柱形,第二滑槽212为弧形滑槽,第一滑块41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滑槽211内,第二滑块42滑动的设置在第二滑槽212内。如图2、4、5所示,旋转部3上开设有限位槽31,限位部4通过滑槽21与限位槽31卡合或脱离。在不按压按键5时,限位部4通过限位槽31与旋转部3卡合,阻止旋转部3转动。具体地,旋转部3包括转盘32和连接块33,限位槽31设置在转盘32上,转盘32安装在连接块33上,连接块33与手持部1固定连接。限位部4上设有卡块43,卡块43位于限位槽31内与旋转部3卡合,限位部4与连接块33分别位于转盘32的两侧。为了加强旋转部3的限位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4、限位槽31和滑槽21均设有两个,两个限位部4分别滑动的设置在两个滑槽21内,并与两个限位槽31卡合。两个限位槽31具体沿转盘32的径向开设,两个限位部4分别位于转盘32的中心轴两侧。使用时,按压按键5,使两个限位部4相互远离,脱离旋转部3。如图2所示,为了使限位部4可以自动恢复位置,防盗把手还设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部4上,第一弹簧6的两端具体与两个限位部4的第二滑块412连接。使用时,按压按键5,两个限位部4相互远离,第一弹簧6被拉伸。松开按键5时,第一弹簧6拉动两个限位部4相互靠近,分别卡入两个限位槽31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6有两个。如图2所示,防盗把手还设有顶块7,顶块7与按键5传动连接,并与限位部4抵靠。按压按键5,带动顶块7沿轴向移动,使顶块7驱动限位部4滑动。具体地,顶块7位于与限位部4的同一侧,顶块7移动,使两个限位部4相互远离,脱离限位槽31。如图4、5、6所示,方便驱动限位部4移动,顶块7上设有第一斜面71,限位部4上设有与第一斜面71抵靠的第二斜面44。当顶块7移动时,第一斜面71抵顶限位部4的第二斜面44,使限位部4沿第一斜面71移动,进而脱离限位槽31。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驱动顶块7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防盗把手还设有连接杆8,连接杆8一端与按键5传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旋转部3与顶块7连接。按压按键5,连接杆8移动,带动顶块7移动,驱动限位部4移动。如图5、6所示,转盘32上设有第一通孔(图未示),连接块33上设有第二通孔34,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34连通。连接杆8一端与按键5传动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34、第一通孔,与顶块7连接。顶块7上设有第三通孔72,连接杆8穿过第三通孔72,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盗把手,包括门内把手,所述门内把手包括手持部和安装部,所述手持部转动的设置在安装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把手还包括旋转部和限位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手持部同步转动连接,所述限位部滑动的设置在安装部上,并与所述旋转部卡合;所述手持部上设有按键,按压按键,使限位部滑动与旋转部脱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盗把手,包括门内把手,所述门内把手包括手持部和安装部,所述手持部转动的设置在安装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把手还包括旋转部和限位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手持部同步转动连接,所述限位部滑动的设置在安装部上,并与所述旋转部卡合;所述手持部上设有按键,按压按键,使限位部滑动与旋转部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沿径向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部滑动的设置在滑槽内,通过滑槽与所述限位槽卡合或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把手还设有顶块,所述顶块与所述按键传动连接,并与限位部抵靠;按压按键,带动顶块沿轴向移动,使顶块驱动限位部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盗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平欧阳平辉肖发兵李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罗漫斯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