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军用可调式车载帐篷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军用可调式车载帐篷。
技术介绍
野外军用救护车辆,在战场临时救治和转送伤员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车辆的限制,抢救伤员的放置空间有限,在极端情况下,野外伤员可能发生集中出现的情况,出现由于受抢救车辆空间限制,很多伤员出现露天抢救,这给抢救伤员过程中,造成很多不确定因素,造成伤员伤口出现感染的几率增大,随之而兴起的是车载帐篷出现,但是现在出现的车载帐篷一旦框架固定好后,帐篷的空间就固定了,不能根据现场情况来调节帐篷空间的大小,现有的车载帐篷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野外伤员的急救了,因此,急需一种可以根据野外急救伤员的情况,来调节帐篷的空间的大小的可调式车载帐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解决现有帐篷空间不能根据需要来调节大小的军用可调式车载帐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军用可调式车载帐篷,包括两分别固连于车体相对侧壁的帐篷单元,各所述帐篷单元包括并排固连于车体侧壁的两底座,各所述底座具有并排设置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军用可调式车载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分别固连于车体(1)相对侧壁的帐篷单元,各所述帐篷单元包括并排固连于车体(1)侧壁的两底座(2),各所述底座(2)具有并排设置的侧板(202),且各侧板(202)与所述车体(1)侧壁垂直并沿竖向延伸,于所述两侧板(202)之间并位于其上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可沿竖向开合的且长度可调的横杆,于各所述侧板(202)下部设有销孔(203),第一限位销(5)插入所述销孔(203),所述横杆在打开工位时,所述第一限位销(5)的上端面与所述横杆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横杆远离所述底座(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与地面固定的立杆,所述横杆和所述立杆与帐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军用可调式车载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分别固连于车体(1)相对侧壁的帐篷单元,各所述帐篷单元包括并排固连于车体(1)侧壁的两底座(2),各所述底座(2)具有并排设置的侧板(202),且各侧板(202)与所述车体(1)侧壁垂直并沿竖向延伸,于所述两侧板(202)之间并位于其上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可沿竖向开合的且长度可调的横杆,于各所述侧板(202)下部设有销孔(203),第一限位销(5)插入所述销孔(203),所述横杆在打开工位时,所述第一限位销(5)的上端面与所述横杆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横杆远离所述底座(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与地面固定的立杆,所述横杆和所述立杆与帐篷布面(6)多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可调式车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包括第一杆体(3)和第二杆体(4),所述第一杆体(3)上开有第一限位孔(301),所述第一限位孔(301)沿第一杆体(3)的宽度方向贯穿第一杆体(3),所述第二杆体(4)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第二限位孔(401),第二限位销(302)贯穿相对齐的所述第一限位孔(301)和第二限位孔(401)以锁定所述第一杆体(3)和所述第二杆体(4);所述立杆为长度可调式的杆状结构,所述杆状结构包括第一支杆(7)和第二支杆(8),所述第一支杆(7)上开有第三限位孔(701),所述第三限位孔(701)沿第一支杆(7)的宽度方向贯穿第一支杆(7),所述第二支杆(8)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第四限位孔(801),第三限位销(702)贯穿相对齐的所述第三限位孔(701)和第四限位孔(801)以锁定所述第一支杆(7)和所述第二支杆(8);所述第二杆体(4)远离所述第一杆体(3)端与所述第一支杆(7)远离所述第二支杆(8)端相插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边巍,郑大伟,徐彪,包杰,吴杨霄,李健,孙万军,龚磊,贾梦,荣晓辉,邓博超,王洪亮,吴佳铭,王严标,张兴,齐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