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实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331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1 19:33
一种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实验台,包括实验台,所述实验台为长方体结构,包括多个立柱和连接在立柱之间的上、下横梁,所述实验台的下横梁上固定设置底板,实验台的四侧面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侧板形成箱体结构,所述实验台沿纵向分别设置多个实验工位,实验台的腔内用隔板将各实验工位隔开形成多个工位箱,所述各工位箱上端分别设置一翻板作为上盖板,各工位箱的底板上设置两个升降台,其中,一个升降台用于放置显微镜,另一个升降台用于放置标本瓶,所述各升降台的升降分别由电机驱动。所述实验台能够同时实现存放组织标本与显微镜观察切片,使学生可以多角度的观察标本,同时节省了更换教室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教学实验的,具体涉及一种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实验台


技术介绍

1、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科学,学生在病理学实验课上近距离地观察病理组织标本,是学生学习病理知识的重要途径。

2、目前,病理学实验课的病理学组织标本通常存放在橱柜墙中,无法多角度展示,若进行多角度展示,需将组织标本取出,放置于实验台,在取出和复位的过程中会导致灰尘污染组织标本;且组织标本存放在橱柜墙中,当教师讲解组织标本时,同学需聚集在橱柜墙一侧,导致外围的同学不能清楚全面的看到组织标本,也无法保证听到教师的讲解,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同时病理学组织标本不与切片观察实验台在同一教室,造成实验课学生需要频繁更换教室,浪费教学时间。怎样解决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验台,能够同时观察切片与组织标本,且对组织标本进行多角度展示,长期以来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实验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实验台,包括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台为长方体结构,包括多个立柱和连接在立柱之间的上、下横梁,所述实验台的下横梁上固定设置底板(1),实验台的四侧面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侧板(2)形成箱体结构,所述实验台沿纵向分别设置多个实验工位,实验台的腔内用隔板(3)将各实验工位隔开形成多个工位箱(4),所述各工位箱(4)上端分别设置一翻板作为上盖板(5),各工位箱(4)的底板(1)上设置两个升降台(6),其中,一个升降台(6)用于放置显微镜(12),另一个升降台(6)用于放置标本瓶(8),所述各升降台(6)的升降分别由电机(11)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实验台,包括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台为长方体结构,包括多个立柱和连接在立柱之间的上、下横梁,所述实验台的下横梁上固定设置底板(1),实验台的四侧面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侧板(2)形成箱体结构,所述实验台沿纵向分别设置多个实验工位,实验台的腔内用隔板(3)将各实验工位隔开形成多个工位箱(4),所述各工位箱(4)上端分别设置一翻板作为上盖板(5),各工位箱(4)的底板(1)上设置两个升降台(6),其中,一个升降台(6)用于放置显微镜(12),另一个升降台(6)用于放置标本瓶(8),所述各升降台(6)的升降分别由电机(11)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工位箱(4)上端分别设置两个铰接座(5-1),所述上盖板(5)与铰接座(5-1)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5-1)高于工位箱(4)上端面,所述铰接座(5-1)的一侧偏出侧板(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病理学实验课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微韩晓静李璐马利才王海波耿进霞苏洪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