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揿针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耳部的揿针。
技术介绍
1、耳穴揿针治疗法属于一种使用新型的耳针直接作用于耳部的治疗,是传统的耳穴埋针疗法的新的发展形式,其通过利用揿针本身较短的针体着立于耳朵相应的局部表面皮肤上,长时间埋藏,对耳穴产生微弱且长久的刺激,可以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达气血、祛邪扶正,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本法源于《素问·离合真邪论》“静以久留”的方法,作用持久,且留针期间不影响患者正常活动,方便安全,易于接受,适用于需要持续留针的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
2、公开号为es285822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耳针及耳穴治疗针的改良与改进,该结构的针头为矩形截面的矛状针头,针头通过针杆连接一截面为四边形底座,针头四边设置棱角方便揿入皮肤,针头与针杆之间为直角的限位台阶,能对刺入皮肤且限位防止脱出。这种结构的耳针,由于矩形截面的矛状针头的四边棱角在刺入人体时,容易对人体皮肤组织造成划伤,将全部针头刺入皮肤后拔出时,限位台阶四角的棱角更容易对周围皮肤造成损伤,会给患者造成伤害,让患者不舒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耳部的揿针,包括针头(1)、针杆(2)、针柄(3),所述针头(1)通过针杆(2)与针柄(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1)为横截面为圆形的锥状柱体,所述针头(1)的前部为锥状针尖(1-1),后部为针尾部(1-3),针尾部(1-3)为针头(1)的大端,针尾部(1-3)的直径大于针杆(2)直径,所述针尾部(1-3)与针杆(2)之间呈弧形过渡,所述锥状针尖(1-1)与针尾部(1-3)之间平滑过渡,所述针头(1)呈子弹头形,所述锥状针尖(1-1)通过曲线形母线与针尾部(1-3)平滑过渡;或者所述针头(1)呈纺锤形,针尾部(1-3)包括一直柱段(1-2),所述锥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耳部的揿针,包括针头(1)、针杆(2)、针柄(3),所述针头(1)通过针杆(2)与针柄(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1)为横截面为圆形的锥状柱体,所述针头(1)的前部为锥状针尖(1-1),后部为针尾部(1-3),针尾部(1-3)为针头(1)的大端,针尾部(1-3)的直径大于针杆(2)直径,所述针尾部(1-3)与针杆(2)之间呈弧形过渡,所述锥状针尖(1-1)与针尾部(1-3)之间平滑过渡,所述针头(1)呈子弹头形,所述锥状针尖(1-1)通过曲线形母线与针尾部(1-3)平滑过渡;或者所述针头(1)呈纺锤形,针尾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英,王琼,霍江涛,周宁,高阳,马红阳,孙思思,常鹏飞,徐浩,张付智,姚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