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下支撑板,所述底座为锥台状,且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收纳支撑筒,所述收纳支撑筒的顶端安装有滑筒,所述滑筒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侧面沿轴向等距离设置有限位环,且每个限位环的顶部直径小于底部直径,所述滑筒的中部一侧设有与滑筒内部连通的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的内侧通过销柱活动连接L形限位杆的弯折处,且L形限位杆的两端向上延伸,所述L形限位杆的一端活动卡接在限位环下侧;使用方便,支撑稳固,可以调整的尺寸范围大,同时也可以进行较高精度的高度调整,使用范围较广,并且不需要外部电力支持,人工手动即可操作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常常需要使用支柱支撑某些地方,由于建筑工程需要支撑的地方常常高度不一,因此需要截取不同高度的支杆支撑,并且还需要在支杆的底部或者顶部垫一些垫块,使用非常不便,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解决这一问题的支撑装置被使用,但是这些装置的调整有的需要借助外部电力,有的尺寸调整精细度差,调整精细度高的支撑装置其可调整的尺寸又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使用方便,支撑稳固,可以调整的尺寸范围大,同时也可以进行较高精度的高度调整,使用范围较广,并且不需要外部电力支持,人工手动即可操作使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下支撑板;底座:所述底座为锥台状,且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收纳支撑筒,所述收纳支撑筒的顶端安装有滑筒,所述滑筒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侧面沿轴向等距离设置有限位环,且每个限位环的顶部直径小于底部直径,所述滑筒的中部一侧设有与滑筒内部连通的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的内侧通过销柱活动连接L形限位杆的弯折处,且L形限位杆的两端向上延伸,所述L形限位杆的一端活动卡接在限位环下侧,且L形限位杆的另一端与限位通道的端口处通过弧形弹片连接,所述滑筒的中部另一侧设有与滑筒内部连通的抬升通道,所述抬升通道的内侧通过销柱活动连接压杆的中部,所述压杆靠近支撑柱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抬升块,且抬升块朝斜上方与支撑柱侧面的限位环下侧活动卡接;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为圆盘状,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下支撑板的底部中心,所述下支撑板的侧面等角度固定有三个半圆块,其中一个半圆块上开设有螺孔,并且螺孔内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柱,所述六角螺柱的顶端与上支撑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六角螺柱的底端设有六角块,另外两个半圆块上分别开设有滑孔,且滑孔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上滑柱,两个上滑柱固定连接上支撑板的底部。进一步的,还包括托板,所述托板不少于四个且等角度设置在底座的底端侧面,且托板远离底座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可以插入固定柱用于固定底座的位置,保证底部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环和下滑柱,所述收纳支撑筒的顶端侧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所述下支撑板的底面边沿等角度设置有三个下滑柱,所述固定环上分别开设有与下滑柱对应的通孔,三个下滑柱分别与固定环上的通孔滑动连接,固定环上的通孔内的下滑柱可以增加下支撑板上下活动的稳定性,保证整个装置高度调整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还包括肋板,所述底座的顶面与收纳支撑筒的侧面之间设置有肋板,所述肋板设有不少于两个且沿收纳支撑筒的圆周侧面等角度分布,肋板增加底座与收纳支撑筒的连接稳定性,提升结构强度。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滑环,所述上支撑板为圆盘状且位于下支撑板的正上方,所述防滑环为圆环状的橡胶环,防滑环且固定在上支撑板的上表面,防滑环可以增加摩擦力,使支撑装置的顶部与被支撑的位置摩擦力增大,保证支撑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还包括把手,所述压杆远离滑筒的一端安装有把手,把手方便人工按压抬升压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握住把手不断的上下按压压杆可以将支撑柱抬升,支撑柱可以将下支撑板快速顶至大致的支撑位置,实现较大范围的支撑高度调整,然后旋转六角螺柱可以将上支撑板精细的调整的需要的支撑位置,实现精细化支撑高度调整;2、使用方便,支撑稳固,可以调整的尺寸范围大,同时也可以进行较高精度的高度调整,使用范围较广,并且不需要外部电力支持,人工手动即可操作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中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收纳支撑筒、3滑筒、4下支撑板、5上支撑板、6托板、7肋板、8固定环、9限位通道、10抬升通道、11压杆、12把手、13下滑柱、14半圆块、15六角螺柱、16支撑柱、17上滑柱、18防滑环、19L形限位杆、20弧形弹片、21抬升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和下支撑板4;底座1:底座1为锥台状,且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收纳支撑筒2,收纳支撑筒2的顶端安装有滑筒3,滑筒3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柱16,支撑柱16的侧面沿轴向等距离设置有限位环,且每个限位环的顶部直径小于底部直径,滑筒3的中部一侧设有与滑筒3内部连通的限位通道9,限位通道9的内侧通过销柱活动连接L形限位杆19的弯折处,且L形限位杆19的两端向上延伸,L形限位杆19的一端活动卡接在限位环下侧,且L形限位杆19的另一端与限位通道9的端口处通过弧形弹片20连接,往下扳动弧形弹片20,可以使L形限位杆19失去对限位环向下的限位作用,从而使支撑柱16缩回在滑筒3内,支撑柱16的底端进入到收纳支撑筒2,滑筒3的中部另一侧设有与滑筒3内部连通的抬升通道10,抬升通道10的内侧通过销柱活动连接压杆11的中部,压杆11靠近支撑柱1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抬升块21,且抬升块21朝斜上方与支撑柱16侧面的限位环下侧活动卡接;下支撑板4:下支撑板4为圆盘状,支撑柱16的顶端固定连接下支撑板4的底部中心,下支撑板4的侧面等角度固定有三个半圆块14,其中一个半圆块14上开设有螺孔,并且螺孔内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柱15,六角螺柱15的顶端与上支撑板5的底部转动连接,六角螺柱15的底端设有六角块,另外两个半圆块14上分别开设有滑孔,且滑孔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上滑柱17,两个上滑柱17固定连接上支撑板5的底部。其中,还包括托板6,托板6不少于四个且等角度设置在底座1的底端侧面,且托板6远离底座1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可以插入固定柱用于固定底座1的位置,保证底部的稳定性,还包括固定环8和下滑柱13,收纳支撑筒2的顶端侧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8,下支撑板4的底面边沿等角度设置有三个下滑柱13,固定环8上分别开设有与下滑柱13对应的通孔,三个下滑柱13分别与固定环8上的通孔滑动连接,固定环8上的通孔内的下滑柱13可以增加下支撑板4上下活动的稳定性,保证整个装置高度调整的稳定性,还包括肋板7,底座1的顶面与收纳支撑筒2的侧面之间设置有肋板7,肋板7设有不少于两个且沿收纳支撑筒2的圆周侧面等角度分布,肋板7增加底座1与收纳支撑筒2的连接稳定性,提升结构强度,还包括防滑环18,上支撑板5为圆盘状且位于下支撑板4的正上方,防滑环18为圆环状的橡胶环,防滑环18且固定在上支撑板5的上表面,防滑环18可以增加摩擦力,使支撑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下支撑板(4);/n底座(1):所述底座(1)为锥台状,且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收纳支撑筒(2),所述收纳支撑筒(2)的顶端安装有滑筒(3),所述滑筒(3)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柱(16),所述支撑柱(16)的侧面沿轴向等距离设置有限位环,且每个限位环的顶部直径小于底部直径,所述滑筒(3)的中部一侧设有与滑筒(3)内部连通的限位通道(9),所述限位通道(9)的内侧通过销柱活动连接L形限位杆(19)的弯折处,且L形限位杆(19)的两端向上延伸,所述L形限位杆(19)的一端活动卡接在限位环下侧,且L形限位杆(19)的另一端与限位通道(9)的端口处通过弧形弹片(20)连接,所述滑筒(3)的中部另一侧设有与滑筒(3)内部连通的抬升通道(10),所述抬升通道(10)的内侧通过销柱活动连接压杆(11)的中部,所述压杆(11)靠近支撑柱(1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抬升块(21),且抬升块(21)朝斜上方与支撑柱(16)侧面的限位环下侧活动卡接;/n下支撑板(4):所述下支撑板(4)为圆盘状,支撑柱(16)的顶端固定连接下支撑板(4)的底部中心,所述下支撑板(4)的侧面等角度固定有三个半圆块(14),其中一个半圆块(14)上开设有螺孔,并且螺孔内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柱(15),所述六角螺柱(15)的顶端与上支撑板(5)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六角螺柱(15)的底端设有六角块,另外两个半圆块(14)上分别开设有滑孔,且滑孔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上滑柱(17),两个上滑柱(17)固定连接上支撑板(5)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下支撑板(4);
底座(1):所述底座(1)为锥台状,且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收纳支撑筒(2),所述收纳支撑筒(2)的顶端安装有滑筒(3),所述滑筒(3)内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柱(16),所述支撑柱(16)的侧面沿轴向等距离设置有限位环,且每个限位环的顶部直径小于底部直径,所述滑筒(3)的中部一侧设有与滑筒(3)内部连通的限位通道(9),所述限位通道(9)的内侧通过销柱活动连接L形限位杆(19)的弯折处,且L形限位杆(19)的两端向上延伸,所述L形限位杆(19)的一端活动卡接在限位环下侧,且L形限位杆(19)的另一端与限位通道(9)的端口处通过弧形弹片(20)连接,所述滑筒(3)的中部另一侧设有与滑筒(3)内部连通的抬升通道(10),所述抬升通道(10)的内侧通过销柱活动连接压杆(11)的中部,所述压杆(11)靠近支撑柱(1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抬升块(21),且抬升块(21)朝斜上方与支撑柱(16)侧面的限位环下侧活动卡接;
下支撑板(4):所述下支撑板(4)为圆盘状,支撑柱(16)的顶端固定连接下支撑板(4)的底部中心,所述下支撑板(4)的侧面等角度固定有三个半圆块(14),其中一个半圆块(14)上开设有螺孔,并且螺孔内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柱(15),所述六角螺柱(15)的顶端与上支撑板(5)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六角螺柱(15)的底端设有六角块,另外两个半圆块(14)上分别开设有滑孔,且滑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楠,赵俊朋,刘博,雷驰,高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交基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