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35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设备,包括底座、花键轴和第二螺栓,所述底座顶部与下撑杆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花键轴贯穿底座与下撑杆下端相连接,所述下撑杆右侧设置有三角支架,且三角支架顶部左侧与卡箍右侧转动连接,所述卡箍设置在下撑杆外侧,且下撑杆通过卡箍与三角支架相连接,所述下撑杆顶部贯穿有上撑杆,且下撑杆顶部右侧贯穿有第一螺栓。该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设备,设置有三角支架、底座和连接件,以底座与下撑杆连接处为中心转动倾斜下撑杆,托板以及托架以托板与连接件的连接处为中心转动,直至托板或者托架贴合建筑结构表面,通过调整角度,便于对不同角度的建筑结构进行支撑,使用起来更加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设备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支撑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设备。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已经大量采用模块化建造,为了临时支撑预制板等暂不稳定的建筑结构,因此需要使用到支撑设备。现有的支撑设备的支撑方向单一,一种支撑设备只能支撑特定的一个方向,无法改变支撑角度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因此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现有的支撑设备仅通过限位销与限位孔配合的方式来调整长度,但两个限位孔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导致支撑设备无法完全贴紧建筑结构,影响支撑设备的支撑效果,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支撑设备的支撑方向单一,一种支撑设备只能支撑特定的一个方向,无法改变支撑角度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因此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现有的支撑设备仅通过限位销与限位孔配合的方式来调整长度,但两个限位孔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导致支撑设备无法完全贴紧建筑结构,影响支撑设备的支撑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设备,包括底座(1)、花键轴(3)和第二螺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与下撑杆(2)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花键轴(3)贯穿底座(1)与下撑杆(2)下端相连接,所述下撑杆(2)右侧设置有三角支架(4),且三角支架(4)顶部左侧与卡箍(5)右侧转动连接,所述卡箍(5)设置在下撑杆(2)外侧,且下撑杆(2)通过卡箍(5)与三角支架(4)相连接,所述下撑杆(2)顶部贯穿有上撑杆(6),且下撑杆(2)顶部右侧贯穿有第一螺栓(7),所述第一螺栓(7)贯穿下撑杆(2)与限位孔(8)相连接,且限位孔(8)设置在上撑杆(6)外侧,所述上撑杆(6)顶部外侧设置有螺套(9),且螺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设备,包括底座(1)、花键轴(3)和第二螺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与下撑杆(2)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花键轴(3)贯穿底座(1)与下撑杆(2)下端相连接,所述下撑杆(2)右侧设置有三角支架(4),且三角支架(4)顶部左侧与卡箍(5)右侧转动连接,所述卡箍(5)设置在下撑杆(2)外侧,且下撑杆(2)通过卡箍(5)与三角支架(4)相连接,所述下撑杆(2)顶部贯穿有上撑杆(6),且下撑杆(2)顶部右侧贯穿有第一螺栓(7),所述第一螺栓(7)贯穿下撑杆(2)与限位孔(8)相连接,且限位孔(8)设置在上撑杆(6)外侧,所述上撑杆(6)顶部外侧设置有螺套(9),且螺套(9)顶部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接件(10),所述连接件(10)上端转动设置在托板(11)底部内侧,所述第二螺栓(12)贯穿托架(13)与托板(11)相连接,且托架(13)设置在托板(11)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杨郭为群王磊严海军朱端博王红波魏慧嫔兰永辉魏小强张小涛杨君梅李玲李永博李海涛王永强马翔吕文文张富强张欣丽梁晓龙佟金鑫范宏涛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