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支撑架。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在房屋建筑时,需要用到支撑架对楼层间的铝合金模板进行支撑,并且在工程完工后统一进行拆除,传统的建筑用支撑架采用的是各根手架之间相互插接,对各个支撑架进行固定,在建筑工程中,往往会遇到楼层之间的某些区域间距不等情况,而支撑架缺乏伸缩补偿功能,施工人员往往采用在支撑架底端垫砖块等物品对支撑架的高度进行补偿,以达到支撑架与楼层铝合金模板之间的紧固作用,这种支撑的方法不但使支撑的效果变差,还易出现安装事故,在出现支撑长度过长或不够的情况下,会增添建筑施工的工作量,增长施工的周期,不利于加快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用支撑架,该支撑架的支撑效果好,且具备伸缩补偿功能,有利于减轻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支撑架,包括主支撑柱、副支撑柱和高度调节杆;所述主支撑柱的顶端安装有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柱(2)、副支撑柱(3)和高度调节杆(5);/n所述主支撑柱(2)的顶端安装有顶部支撑板(1),主支撑柱(2)的侧面焊接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为圆柱结构,安装座(4)上均匀开设有四组插孔(12),且安装座(4)的底端与插孔(12)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固定板(13),主支撑柱(2)的底端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内螺纹;/n所述副支撑柱(3)的两端均焊接有L型板(11),所述L型板(11)插接在插孔(12)内,且与固定板(13)通过螺栓连接;/n所述高度调节杆(5)的顶端设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与主支撑柱(2)的底端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柱(2)、副支撑柱(3)和高度调节杆(5);
所述主支撑柱(2)的顶端安装有顶部支撑板(1),主支撑柱(2)的侧面焊接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为圆柱结构,安装座(4)上均匀开设有四组插孔(12),且安装座(4)的底端与插孔(12)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固定板(13),主支撑柱(2)的底端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内螺纹;
所述副支撑柱(3)的两端均焊接有L型板(11),所述L型板(11)插接在插孔(12)内,且与固定板(13)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高度调节杆(5)的顶端设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与主支撑柱(2)的底端螺纹连接,高度调节杆(5)的侧面均匀安装有三组支撑板(6);
其中,所述螺纹杆(10)的长度不小于主支撑柱(2)长度...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