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299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横梁结构,包括上端面开设有槽口的横梁基座,所述横梁基座的槽底的两端各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横梁基座的两端均铰接有可收纳于所述槽口内的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横梁基座铰接的一端相互铰接,且同轴铰接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上端面固定有铰接台;所述铰接板与两个伸缩杆铰接的铰接点的下方铰接有支撑柱,所述槽口的两侧壁的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铰接板的一端开设有插接孔;所述定位通孔与所述插接孔正对,所述定位通孔与所述插接孔内共同插接有第三紧固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在施工现场进行快速固定安装,省去了吊装、拼接等安装过程,提升了施工人员的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横梁结构。
技术介绍
房屋建筑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一类,部分房屋的结构为斜顶式,该类房屋的房梁呈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的房梁结构较为稳定,在农村等地区较为常见。房梁的整体结构包括主房梁、上弦、下弦及支撑,下弦又称横梁,主房梁位于房屋的顶部,两组上弦与主房梁垂直并向两侧下方延伸,下弦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组上弦连接,主房梁与下弦之间连接有竖直的支撑。进行房梁架设时,需要先将下弦在房屋墙体的上端定位,之后进行两侧上弦的架设,将主房梁进行固定并在主房梁与下弦之间连接支撑,最后将板材与上弦进行固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的对于斜顶类房屋中房梁的架设,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固定下弦,完成下弦的固定后再逐一将上弦固定,形成三角形框架的结构,之后将主房梁架设到各上弦顶端,最后主房梁与下弦间固定竖直的支撑,板材挂接到上弦的位置。此类房梁的具体施工过程繁琐,上弦、支撑、下弦相对独立,在施工时需要独立吊装连接成整体,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要求高,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因此存在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基座(1),所述横梁基座(1)的上端面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槽口(13),所述横梁基座(1)的槽底的两端各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横梁基座(1)与其下端的立柱(8)固定连接的第一紧固螺栓(11),所述横梁基座(1)的两端均铰接有可收纳于所述槽口(13)内的伸缩杆(2);两个所述伸缩杆(2)远离所述横梁基座(1)铰接的一端相互铰接,且同轴铰接有铰接板(31),所述铰接板(31)上端面固定有铰接台(3);所述铰接板(31)与两个所述伸缩杆(2)铰接的铰接点的下方铰接有可收纳于所述槽口(13)内的支撑柱(4),所述槽口(13)的两侧壁沿自身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基座(1),所述横梁基座(1)的上端面开设有贯穿其两端的槽口(13),所述横梁基座(1)的槽底的两端各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横梁基座(1)与其下端的立柱(8)固定连接的第一紧固螺栓(11),所述横梁基座(1)的两端均铰接有可收纳于所述槽口(13)内的伸缩杆(2);两个所述伸缩杆(2)远离所述横梁基座(1)铰接的一端相互铰接,且同轴铰接有铰接板(31),所述铰接板(31)上端面固定有铰接台(3);所述铰接板(31)与两个所述伸缩杆(2)铰接的铰接点的下方铰接有可收纳于所述槽口(13)内的支撑柱(4),所述槽口(13)的两侧壁沿自身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定位通孔(12),所述支撑柱(4)远离所述铰接板(31)的一端开设有插接孔(41);当所述支撑柱(4)处于竖直状态并与所述槽口(13)的槽底抵接时,两组所述伸缩杆(2)处于伸长状态并互成夹角,所述定位通孔(12)与所述插接孔(41)正对,所述定位通孔(12)与所述插接孔(41)内共同插接有第三紧固螺栓(4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包括中空设置的主杆(21)和副杆(22),所述副杆(22)与所述主杆(21)套接滑动;所述副杆(22)的外周面沿其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定位孔(221),各所述定位孔(221)的轴线平行且共面,所述主杆(21)远离所述横梁基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贤杰林伟姚晓俊姚杨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荣潮拓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